《棒!少年》導演許慧晶:紀錄困境孩子“叫板命運”

2020年12月16日10:01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棒!少年》導演許慧晶:紀錄困境孩子“叫板命運”

  許慧晶

  梁正雙

  馬虎

  孤兒、留守兒童、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殘疾人子女……在北京的市郊,一群來自於大山裡的困境少年被選入到了一個名為“強棒天使隊”的愛心棒球基地。今年是這支球隊成立的第五個年頭,從最初的男子棒球隊,到如今新增的女子棒球隊,愛心基地已經累計救助困境兒童80多名,其中,有68個孩子則在基地接受著系統而艱苦的棒球訓練和文化教育。

  對於許多孩子來說,基地是他們從大山深處走向外面世界的第一步。在中國棒球國家隊前隊長孫嶺峰以及70歲傳奇老教練“師爺爺”——孫嶺峰的恩師張錦新的帶領下,這群孩子們得以奔赴美國、日本等國家參加比賽。五年間,這支球隊從不被看好到打出國門,在亞洲紅土棒球場上熠熠生輝﹔這些曾穿不暖衣服、吃不飽飯的孩子,到如今變成訓練有素的棒球隊員,其中有的更是在比賽中獲得最佳投手獎、最有價值球員獎。

  一顆小白球,承載的是孩子們不屈服命運、奔向更遠未來的大夢想。正如電影《棒!少年》海報上所寫,這群孩子正在做的,無非是“叫板命運”。

  歷時三年,積攢了七八百個小時的素材,導演許慧晶與他的團隊將這個愛心棒球基地的故事搬上了大熒幕——《棒!少年》。早在今年7月,這部電影便在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站獲得“最佳紀錄片獎”和“觀眾選擇榮譽獎”﹔12月12日,影片一經上映,在貓眼電影平台上更是得到9.3分的開分。

  聚焦邊緣少數群體的影片很多,可《棒!少年》不僅僅局限於聚焦於少年兒童的悲情命運,它更像一隻冷靜的放大鏡,以馬虎、梁正雙兩個棒球少年為代表,真實地展現了留守兒童和孤兒的群像狀態。

  野蠻與沉默

  聚焦兩個孩子的視角

  在棒球基地,許慧晶和他的團隊伙伴一共拍了六七個孩子,而在紀錄片中,許慧晶最終選擇了兩個孩子的視角。

  主角之一,馬虎。這是一個很“虎”的孩子:不愛讀書,還喜歡影響其他人上課﹔愛充當老大,惹事斗狠,一言不合就與他人發生口角,甚至在宿舍大打出手。就連對待棒球教練,他也敢放狠話:“郭老師把我惹急了,我就揍郭老師。”

  但是當鏡頭一轉,將馬虎的家庭背景拼湊起來后,幾乎沒有人會忍心責備這個12歲的少年。馬虎的童年充斥著貧困和孤單。在他才3個月大時媽媽就因為和爸爸打架而離開了家裡﹔父親常年在外靠賣羊肉串為生,將他托付給了姑姑,但是姑父卻不喜歡他,因此他是自小吃著奶奶討的百家飯長大。

  從小父母缺位,馬虎就在鄉村裡困頓地生長。盡管影片沒有拍出他童年的具體經歷,但觀眾們似乎能理解是什麼讓他從小就設定了自己的處世哲學:以武力解決問題,甚至將攻擊當成了某種交流語言。“但如果馬虎出生在一個正常家庭裡,他會成為那種讓大人驕傲的小孩。”許慧晶說。

  確實,在馬虎的身上有一種野蠻的生命力。而在電影拍攝時,他也有極強的表現欲,“馬虎剛一來就很有表現欲,把倒立、翻跟頭都演了個遍。”許慧晶告訴記者:“馬虎身上的個體狀態很打動我,他一直想要融入集體,一直在接受規劃,接受自己去理解如何與人相處﹔而相比之下,小雙是代表更多社會面,他們就像一個人的兩面,就像照鏡子似的。”

  確實,相比馬虎,梁正雙要沉默得多。這個在基地裡扛大旗的“最佳投手”,卻是有著常人都無法想象的身世。“我剛出生的時候,媽媽跑了,我爸不久就去世了。我有一個雙胞胎哥哥,家裡養我們倆養不起,就想把我送走﹔但是我生下來瘦小,別人都不要我,后來就換走了我哥哥,留下了我。”影片中,梁正雙躺在床上,向小伙伴訴說著自己的故事,語氣雲淡風輕。

  “他是非常讓人心疼的小孩。”許慧晶告訴記者:“他在10多歲的時候就把別人未來幾十年可能要經歷的事情都經歷過了。也正是這樣的悲劇命運,梁正雙比任何人都要珍惜這個棒球基地,他是最把基地當成家的孩子之一”。

  困境兒童與棒球

  在尷尬與隱秘中前行

  紀錄片與勵志電影最大的區別,或許就在於它忠於現實。此前“強棒天使隊”在國內外取得了不少成績:2017年,隊裡有4名孩子入選了國家少年棒球隊﹔2017年日本PONY亞太區選拔賽,“強棒天使隊”分別迎戰印度尼西亞隊、越南、中國香港和韓國隊,4局3勝,榮獲成長組冠軍……但許慧晶卻也拍到了球隊的無奈。

  2018年8月,強棒天使隊又受邀作為亞太區唯一一支代表隊,參加世界少棒聯盟PONY小馬聯盟世界大賽U11 Bronco組決賽階段的角逐,這是中國棒球歷史上首次直接獲邀代表亞太區參加國際青少年棒球賽事。但來到美國,這群孩子們卻遭到前所未有的打擊:第一場比賽,面對的是身材和身高都佔據絕對優勢的芝加哥棒球隊﹔第二場,則是和世界冠軍隊正面較量……球隊核心投手因為超齡無法上場,而能上場的孩子裡,有的剛接觸棒球沒多久,因此符合年齡條件的梁正雙不得不綁著繃帶帶傷上場……對於最終的失利結果,教練們早有心理准備。

  “棒球運動對投手的要求很高。首先,棒球是一個智力游戲﹔其次,它對於體力、身高等素質要求也很高。”許慧晶向記者介紹,國外選拔運動員苗子會考慮身體條件、運動天賦和性格等因素,而在愛心基地,這群孩子卻90%都不達標,因為孩子們大多營養不良,體質跟不上,至於選拔標准隻有三條:家庭貧困、年齡合適(7~10歲)、身體健康(身高達到平均水平,能把沙包扔挺遠)。

  這群投身於棒球的孩子,不是出於興趣或天賦,而是出於生存。與這些孩子的處境同樣略顯尷尬和隱秘的,還有棒球這項運動。一位國內的棒球愛好者就提到:“即使你被棒球深深吸引,但想要投入其中就會面對諸多困境:沒有器材,沒有會打球的小伙伴,沒有場地。”投入一個棒球場費用很高,而對於愛心基地而言,要同時滿足地方夠大、滿足幾十人生活訓練,費用還不能太貴等條件,則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從2016年成立至今,基地歷經三度搬遷:先是安置在北京小湯山鎮官牛坊村一片平房中,接著遷至昌平南七家村,后又輾轉至北京郊區通州。

  即便如此,孫嶺峰教練仍舊想支撐下去。他給孩子們做規劃,除了每天的訓練之外,還包括讀書教育,在賽場上,他對孩子們說:“要把你們訓練成能上戰場的一匹狼”,而“強棒天使隊”的目標也很遠大:“用十年時間,變成一支世界頂級的隊伍。”

  機會與可能性

  “讓孩子自我接納和肯定”

  網絡上有人將電影《棒!少年》比作棒球版的《放牛班的春天》。但是也有人留言,棒球是一項小眾運動,在國內棒球產業還不夠成熟的當下,“孩子們的春天真的來了嗎?”

  對此許慧晶表示抵觸:“我覺得那是不負責任的言論。這群孩子才十幾歲,他們的人生才剛開始,剛有了一個機會和可能性,我們應該去看到希望,而不是用各種問題把他們的路堵死。人都是需要鼓勵,隻有看得到希望,我們才能堅持去做一件事。”

  許慧晶告訴記者,他很喜歡余華的一句話,“作家的使命不是發泄,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對善與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許慧晶說,他認為紀錄片也有這樣的使命,“你不能隻看到問題,畢竟很多問題是無解的,電影是希望大家能夠看到努力,看到可能,從而才會想發自內心想去幫助他們。”

  而這種可能性,不只是許慧晶,孫嶺峰也正在嘗試突破。許慧晶告訴記者,實際上,這種棒球基地的模式在中國台灣早已有過先例,同樣是由一群貧困家庭小朋友,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才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產業基礎。“即便未來他們沒有辦法走進專業隊,他們也能以體育生的身份進入大學,因為青少年時期如果比賽拿過獎,可以參加免試﹔即便最終專業、文化課都不行,那經過幾十年的訓練也能去當棒球教練。當然,至於大學畢業之后,有沒有一個相應的棒球產業體量去接納這群孩子,這是一個新的問題,是孫教練想去做的事情。” 許慧晶說。

  “孩子們成年后或許會成為一名職業運動員,一名大學生或棒球教練,每當有懷疑和否定自己的時候,可以回想起這部紀錄他們成長的影片,提醒他們記得年少的自己為了贏得比賽所做的努力和付出,記得自己當初是多麼的勇猛、堅定和無畏,記得接納自己過得自然舒坦一些。”許慧晶說。(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程依倫)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