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樓與土樓人的故事

 

2020年12月15日09:0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土樓與土樓人的故事

初溪土樓古村落

如升樓內景

承啟樓內的居民

建造土樓的夯土工具

集慶樓內景

“土樓王”承啟樓

五鳳樓“福裕樓”福建土樓永定景區供圖

方形土樓“繩慶樓”

“土樓王子”振成樓

“土樓好啊,土樓裡的人也好。我的家族世世代代住在土樓裡,到我已經27代了。在土樓裡住得舒服,在外面住不習慣。”86歲的江恩慶臉上帶著憨厚的笑容。他說,他出生在土樓裡,生活在土樓裡,一輩子都沒有離開土樓。

“我們小時候,一到吃飯的時間,土樓裡的孩子沒有一個坐著的,都是在樓裡光著腳跑來跑去。一手端著飯碗,另一隻手提著褲腿怕絆倒,邊跑邊笑,那真的是熱鬧。”1986年出生的廖玉連回憶著自己的童年時光。她如今在土樓裡做講解員,向八方來客講述著自己“家”裡的那些事。她說,能一直望著土樓,守著家人,是最幸福的。

“土樓是祖先留下來的珍貴遺產,也是客家人繁衍生息的安身之地。保護土樓是我們客家人義不容辭的職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客家土樓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徐鬆生捧著自己繪制的一張張土樓工程圖語重心長地說,“土樓如果倒了,那就太可惜了。”

這是一個關於土樓與土樓人的故事。故事發生在那一幢幢或圓或方、烏瓦黃牆的土樓中,那裡彌漫著人間的煙火氣息,也沉睡著如星辰般浩瀚的傳奇歷史。

客家人的堡壘

土樓的故事要從客家人說起。史學界普遍認為,客家人本是由中原地區向南遷徙的漢人。在歷史上,客家先民至少經歷了3次較大規模的遷徙。第一次遷徙發生在晉代,起因是“五胡亂華”,一批漢人由黃河流域遷徙到長江一帶。第二次遷徙發生於唐末。為了躲避戰亂,人們繼續向南遷徙至福建、江西南部等地。之后大約從唐末到宋初,這些南遷的漢人與當地的土著和少數民族漸漸融合,進而在閩粵贛邊區形成了以南遷漢人為主體的客家民系及客家文化。客家人第三次遷徙是在宋朝末年,當時金兵南侵,一些客家先民便從閩粵贛邊區繼續向廣東省遷徙。

漂泊為“客”的客家先民聚族而居,以抵御自然災害、野獸和盜匪的侵襲。與此同時,他們傳承並運用源自中原的古老的生土夯筑技術,使之與南方的木結構建筑技術相結合,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建造起了粗陋卻相對牢固且具有防御功能的堡、寨式樓屋,以供較大的家族居住。這些堡、寨式樓屋后又經過削薄牆體厚度以及在牆體中埋入杉樹枝或竹片作為“牆骨”等改造,最終形成了如今的土樓。

可以說,客家土樓經歷了從簡陋到精致的演進過程,打破了其他民居類建筑平面鋪展與多重遞進的建造格局,創新出了向空中延伸的高層建筑模式。

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客家土樓發展出了三種主要的類型,即五鳳樓、方樓和圓樓。五鳳樓類似於北方的四合院,隻不過為了提升防御能力,各個廂房均被建得更高,五鳳樓沿建筑中軸線由前到后依次為下堂、中堂和上堂(主樓),合稱“三堂”。下堂即門廳﹔中堂為單層,用於家族聚會的大廳﹔主樓一般有三至五層,供主人居住,底層中央為祖堂,供奉祖先牌位。三堂之間以天井相隔,廂房設在左右,並與橫屋相通。橫屋為條形的長屋,與中軸線平行而建,同樣用於居住。建筑屋頂多為歇山式,屋頂坡度較為舒緩。五鳳樓以主樓為中心,左右橫樓宛如舒展的兩翼,氣勢仿佛展翅之鳳。

關於五鳳樓還曾流傳過這樣一個故事。相傳明朝在永定縣城(今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記者注)東門外一個叫墩上的地方住著一位女子名喚余娘娘。余娘娘小名叫四娘,雙親早逝,她自幼便與小她兩歲的弟弟相依為命,兩人靠著替人放牛、割草維持生計,常常是食不果腹、衣難蔽體。生活過得異常艱辛不說,他們還時常會受到富裕人家的孩子和流氓地痞的欺辱。

艱難的日子就這樣過著,四娘一天一天在苦熬中長大,曾經的黃毛小丫頭竟慢慢成長一個裊裊婷婷、貌美非常的大姑娘。四娘16歲那年,皇帝下詔挑選天下美貌女子進宮,並規定所有適齡女子都必須接受挑選,任何人不得藏匿,否則將以欺君之罪論處。

很少有父母願意讓自己的女兒進宮,因為一旦進宮,便猶如生離死別,甚至此生再難以見上一面。此外,被選入宮的女子在殘酷激烈的內宮斗爭中可得善終者可謂是寥寥無幾。故而在當時,很多人家得知消息后便都開始忙起了嫁女兒的事宜。由於來到永定的欽差大臣嚴令當地的官員在限期內選送女子,地方官員與鄉紳合謀后,將無所依靠、伶仃孤苦的四娘“推舉”了上去。

當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的四娘前去面選時,欽差大臣竟頓時被其絕頂的容貌驚住了,並認定面前的這位女子就是其要尋覓的佳人。於是欽差大臣立即令畫師為四娘繪制畫像,並遣人攜帶畫像連夜入京供皇帝過目。皇帝觀后,龍顏大悅,立刻下旨護送余娘娘進宮。進宮后的四娘經過了一番精心的梳妝打扮之后,真可稱得上是貌美如天仙,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同時,四娘還聰慧內秀,勤學皇宮禮儀,很快便獲得了皇帝的喜愛,深受恩寵,並最終被冊封為貴妃。

可是不久后,余娘娘卻時常面露憂愁,眉頭緊鎖。皇帝發現后不禁問詢,余娘娘趕忙跪地應道:“臣妾有位胞弟仍住在鄉間。懇求皇上格外開恩宣他進京,使臣妾能見上兄弟一面。”皇上聽聞,生惻隱之心,於是立即下旨,令地方官員護送四娘的弟弟進京。

然而日子久了,雖說每日錦衣玉食,余娘娘的弟弟卻總是很難開心起來。因為雖然和姐姐同處一地,但皇宮重地畢竟守衛森嚴,姐弟見上一面依然很難,同時,相見時煩瑣的宮廷禮儀也讓他這個山野村夫很是吃不消,他擔心蠢笨的自己會給姐姐帶來非議,所以最終還是決定返回鄉下,去過他從前的日子。余娘娘在知曉了弟弟的想法后對他的決定深感無奈,但又不願強留弟弟在京城,便依了他的心意。

分別那日,在向皇帝與姐姐拜別之后,余娘娘的胞弟在臨出宮時仍不住地頻頻轉頭,不舍地回望自己的姐姐。皇帝見狀便詢問其原因,他這才自覺失態,趕忙回答說其家中屋室簡陋,因此對宮室建筑很是羨慕。皇帝聽完后大笑,並下令讓永定的地方官員仿照宮室的樣子,為其在家鄉建造一座五鳳樓。而此時站在皇帝身后望著弟弟,已是滿面淚水的余娘娘便借此機會向皇帝請求,允許其所有有財力的家鄉人都能仿建五鳳樓,分享這份殊榮。皇帝點頭答應。從此以后,一座座氣派壯觀,帶有皇室建筑風格的五鳳樓便屹立在了永定的土地上。

說完了五鳳樓,再來說說客家土樓的第二種類型,方形土樓。方形土樓在客家土樓中是較為普及和常見的一類。方形土樓擁有一圈夯筑的方形高大圍牆,通常隻有一個大門、一間門廳,敞開的天井位於土樓中央,樓內房間沿屋牆而建,層層累疊起來,可高達五六層,每層均設有回廊。此類土樓的建造融入了傳統夯土技藝的精華,土樓雖然大小有別,層數規格不同,但都堅固非常。方形土樓的造型特點與五鳳樓相近,只是其門廳以及橫屋的外牆更厚更高,整體看上去也更為壯觀。

這第三種,也是造型最為獨特的一種土樓便是圓形土樓。圓形土樓通常由二到三圈環形建筑組成,從內到外,圈圈相套,外圈可高達十余米,四層高的樓內可建一到兩百個房間,一層為廚房和餐廳,二層為倉庫,這些房間不對外開窗或隻設有極小的射孔,三層和四層為臥室,房間內設有窗戶。祖堂位於圓形土樓核心圈層的中央,是土樓裡的居民祭祖以及舉行婚、喪、慶等事宜的公共場所。圓形土樓採用當地生土夯筑,無須任何鋼筋水泥,牆基礎寬可達3米,底層牆厚約1.5米,沿牆向上逐漸縮小,頂層牆厚不小於0.9米。大部分的圓形土樓還擁有可貫通全樓的廊道,便於土樓居民到達樓內的各個角落。土樓內一般還修建有水井、磨坊、浴室等設施。若是在土樓內走上一圈便可以發現,土樓內部十分講究對稱。大門、廳堂、主樓、祖堂均設於土樓底層的中軸線之上,樓內其他附屬建筑也均分布在中軸線左右兩側。

圓形土樓的造型極富藝術感,同時也兼顧著實用性。從建筑學角度來看,圓形土樓的採光和通風都較為平均,風阻較小,受力均勻,具有較強的抗震能力。相較於出現得更早的方形土樓,圓形土樓解決了方樓內通風差、光線暗、靠近木質樓梯的房間噪音較大等問題。圓形土樓內的房間的朝向差異也不明顯,這方便了家族的內部分配。此外,用同樣周長可以圍成的圓形比方形的面積大,因此圓形土樓還擁有比方形土樓更大的內院空間。

如今,客家土樓已經成為客家文化的重要載體,多分布於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漳州市南靖縣等地,其中以永定區最為集中,總數達兩萬余座。

2008年7月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包括“六群四樓”,即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初溪、洪坑、高北土樓群及衍香樓、振福樓,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田螺坑、河坑土樓群及懷遠樓、和貴樓,漳州市華安縣大地土樓群。

世界遺產委員會如此評價中國“福建土樓”:“它是東方血緣倫理關系和聚族而居傳統文化的歷史見証,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藝術成就,具有‘普遍而杰出的價值’。”

樓育人,人養樓

承啟樓位於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高頭鄉高北村,這幢巨大的圓形土樓始建於明崇禎年間,經過三代人,80余年的努力,最終於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建成,成了一幢江氏家族樓。

承啟樓因其高大與雄偉而著稱,被人們譽為“土樓王”。曾有一首描繪承啟樓的童謠如此唱道:“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承啟樓之名取“承前啟后”之意,在承啟樓大門兩側刻有一副門聯,上書:“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孫謀讀與耕”,此聯亦為江家人的祖訓,教導江家后輩子孫要繼承祖輩勤儉的美德,並專心讀書與務農。在祖訓的教誨下,承啟樓中的江氏后輩們同堂生活、同堂學習、同飲水、同出入,和諧相處。

三百年來,承啟樓內人才輩出,成就了江氏家族的輝煌。江恩慶就出生、生活在承啟樓裡。“我們客家人好客愛茶,喜歡以茶待客。”江恩慶一邊倒茶一邊說著,雖然如今已經是86歲的高齡,但他倒茶的手很穩,小小的茶杯外沒有濺出一滴水。此時是上午,江恩慶剛剛買完菜回家。他的生活很規律,早上從位於土樓三層的睡房下樓,出門買回一天的食材,午飯晚飯都是親自下廚,晚上看看電視,10點准時上樓休息。這也是他自1996年退休后的日常生活。

土樓人大多以務農為生,在江恩慶年輕時,由於家中的田地較少,農閑時,他還會外出去做其他的工作補貼家用。江恩慶回憶,那時土樓裡的很多年輕男人都外出打工或做生意賺錢,“還有出洋的,做什麼的都有。在外面賺了錢都會回來拿給家裡。”他說,從土樓裡走出去的人都時刻挂念著家裡,尤其是逢年過節和農忙的時候,一定會拿錢回來,改善家裡生活並幫著務農。

“土樓人都很團結,很熱情,人們都會幫來幫去,今天我幫你,明天你幫我。特別是小孩子,很喜歡住在土樓裡,人很多,很熱鬧。逢年過節,各家做了好吃的東西都會一起吃,很有年味。有人家殺豬了,豬血和豬肉就會分給土樓裡的每一個人。”聊起土樓裡的生活,江恩慶臉上總是挂著笑,他手舞足蹈,神情依然如當年那個在土樓裡“串家”的孩子。

江恩慶有5個子女、4個孫子和4個曾孫,子女和孫子也都出生在土樓,按他的話說,每逢過年發完紅包,他的口袋就全空了。然而,如今“四世”卻並不“同堂”。“我們家族很大,不過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走了,我的子女們和很多兄弟姐妹都搬出去住套房了。我老伴去世后,我兒子叫我也去住套房,我最多住兩個晚上就不想住了。外面很多生活習慣都不一樣。(套房)也不像土樓裡人來人往,太封閉了,沒有土樓裡熱鬧。(家中)現在隻有我自己還住在土樓裡。但我的兄弟姐妹、兒女孫子們都經常來看我。”

江恩慶說,他堅持住在土樓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土樓需要人來養。“樓裡沒有人的氣息,就會出現白蟻,白蟻會破壞土樓。如果土樓沒人住,最多十年八年就會垮掉。土樓很有文化內涵也很有歷史,但土樓也越來越少,幾百年的土樓沒有了就再也回不來了。”為了守護好土樓,江恩慶還身體力行保障土樓的安全。土樓懼火,看到有人在樓裡抽煙,他會上前制止,看到游人想要爬上土樓的欄杆照相,為了人和土樓的安全,他也會進行勸阻。

“是土樓養育了我,我的根早就牢牢地扎在了這裡。”江恩慶的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世代傳承的技藝

挂在牆上的是一張裝裱起來的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下洋鎮初溪古村落的全景照片,通過照片可以看到村子被群山環抱,村中大大小小的圓形土樓和方形土樓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徐鬆生站起身,慢慢走到照片前,指著其中一幢圓形土樓說:“我就出生在這裡。”生在土樓、長在土樓的徐鬆生從小跟隨父親學習客家土樓營造技藝,手藝傳到他這裡,已經是第四代了。他說,客家土樓從選址到動工,再到最終竣工,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充足的時間、高水平的建筑技藝以及高效的組織管理,而土樓建造中的各種講究和門道也非常多。

建造土樓的第一步便是確定建筑規模和選址。土樓大多建於丘陵或山地,為節省用地,在建造一座土樓之前,建造者會根據家族人口的多少來確定土樓規模,並盡可能地在土樓周邊預留一定的空間,目的是當樓內人口接近飽和時,后輩人還可以在周邊進行擴建或再建。

當年的客家人十分重視風水,他們認為,風水的好壞會關系到整個家族的興衰,因此在建土樓前一定會請風水師前去勘察。土樓建造受到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統一自然觀的影響,風水師會嚴格遵循陰陽、五行為代表的建筑思想體系,將土樓的布局與地勢、水勢、風向等統一起來。土樓大多依山靠水,客家人認為,依山可借勢、避風,靠水可納財、營造意境。建造土樓時還講究門與門不可相對,同時樓與樓之間要隔上一段距離,如此既不互相阻礙風水又有利於土樓的採光和通風。除此之外,選址時還會考慮是否靠近耕地,道路是否通暢。

建造土樓的第二道工序就是選擇適合的材料。在眾多的土樓建筑材料中,最為常用且用量最大的就是沙質黏土、杉木和石料,同時還會用到其他材料,如石灰、竹片、青磚、瓦等,只是用量相對較少。所謂沙質黏土,就是用沙質黃土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攪拌而成的泥土,其用於夯筑土樓的承重牆。使用杉木主要因其富有彈性,且在地面干燥的環境中不易腐爛,對於土木結構的土樓來說是絕佳的建筑木料,石料主要用於砌牆基,鋪設土樓底層廊道、天井、台階,制作門框、柱座等也要用到石料。石料均為花崗石或青石,取自河流、小溪以及山中。

選好了建筑材料,下一步便是建造。在客家人看來,擇“良時”開工動土與選擇風水寶地同樣重要,因此,開工前會請風水師算上一卦,以確定良辰吉日后正式動土。土樓的建造包括挖基、砌石腳、夯牆、封頂、裝修等繁多、細致的步驟。

相比於今天的建筑設計師,客家土樓的建造者則更為神秘,他們的手藝完全由師父親自傳授,並在實踐中訓練打磨。他們傳承了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土樓營造技藝,並在長期的實踐中探索、創新,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土樓主人可以親自對土樓進行設計,而施工時就必須依靠請來的泥水和木匠師傅,因為他們掌握著建造土樓最為關鍵的技術要領,也隻有他們才知道怎樣夯筑土牆、制作木構件。要建造的土樓的樣貌以及每一處細節在開工前便已畫在了這些工匠師傅的心中。

徐鬆生便是這樣一位工匠師傅。從最初抱著玩耍的心態入行到決定將建造土樓作為畢生的事業,徐鬆生走過了一條漫長的心路。徐鬆生回憶說,他最初開始學手藝的時候,是從體力活做起的,徒手搬石頭、砌石頭、補牆,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每天在工地上工作8個小時以上,有時候還要加班加點,一干就是十幾個小時。“學本事就不是玩了,要下苦功夫才行啊。”

土樓營造技藝是很難學的。打土牆、粉刷、架木料、砌磚牆、做瓦屋面等,每一個工種的手藝都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來用心學習。“想要學會還不能紙上談兵,一定要去工地上反復磨煉,悟性好的也起碼需要4年時間才能學會。”學習手藝雖然苦、雖然累,但徐鬆生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

學成后的徐鬆生通過建造土樓讓自己和家人過上了好日子,看到一幢又一幢自己參與建造的、高大的各式土樓拔地而起,徐鬆生由心底生出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徐鬆生22歲那年,開始獨立帶領班組去各地修建土樓。之后的數十年裡,徐鬆生一共參與建造了十余座土樓,參與修繕的土樓更是多達數十座,遍布永定及其周邊地區。

如今,雖然已經不需要再去建造新的土樓,但67歲的徐鬆生依然繼續做著土樓修繕的工作。他會來到工地現場,耐心地指導修繕工人,必要時還會親自登高進行操作。徐鬆生說,除了在有生之年修繕、保護盡可能多的客家土樓,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客家土樓營造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他的另一個心願就是能將這門手藝一代一代地延續下去。他希望能把土樓營造技藝傳授給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土樓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客家人農耕文化的結晶。把土樓守護好了,后輩子孫才可以追溯客家文化的根源。可是如果土樓營造技藝沒有能夠傳承下去,那以后土樓就沒辦法保護。我真的很希望客家土樓營造技藝可以世代相傳,不要消失。”徐鬆生感慨地說,目光中帶著一絲期盼。(陳鼎)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