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酒店業面臨著不小的挑戰。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今年10月餐飲收入增速首次轉正,達到0.8%。根據中國飯店協會對全國百家綠色飯店企業的調查數據顯示,第三季度住宿業營業額恢復至上年同期的80%,消費正在穩步恢復。
競爭激烈 提升酒店差異化服務
中國飯店協會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2019年我國中端連鎖酒店數量呈逐年增長態勢,年均復合增速為57%。我國中端連鎖酒店營業數9611家,客房數96.51萬間,客房同比增長52.18%。中端酒店市場的主要品牌運營情況、增長勢頭良好。
在中端酒店行業朝著規模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今年疫情的影響加速了中端酒店的競爭格局和競爭態勢。業界分析認為,品牌力和運營力將是助力中端酒店從復蘇到盈利的關鍵。錦江酒店(中國區)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張曉強表示,“疫情過后艱難復蘇,酒店業的2020要在自由競爭與物競天擇中前進。”
多家中端酒店在“轉型”中前進。麗楓酒店在品牌力、產品細節和運營服務的提升方面做了不少努力。麗楓酒店首席運營官梁政表示,品質消費、消費升級是大勢所趨,目前,麗楓的產品體系已陸續推出了1.0、2.0和3.0版本。在人員管理方面,深化了服務和管理標准(XYZ),X即品牌特色服務,Y為更深一層的服務提供,為進一步提升客人滿意度,Z是結合當地風土人情和市場需求提供的特色化服務,提升整體入住體驗。
另外,在今年維也納酒店也進行了全新的品牌升級,按照旅客時間為中心的“生活美學空間”的訂閱模式,集合了商務會談、聚餐、健身、休憩等模塊化設施設備,讓旅客享受工作與生活的無縫切換,在忙碌的工作之外也能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小天地。
科技賦能 助力酒店降本增效
科技帶來了智能化、便捷化的生活方式,也給酒店產品帶來了全新的變革。錦江、華住等酒店集團都推出了智能“無接觸服務”,包括自助續住、退房,以及機器人送物等,在疫情期間不僅能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也提升了服務效率。以錦江酒店(中國區)旗下的麗楓酒店為例,其推出了“麗小懶管家”的住中服務系統,客人可以實現掌上一覽酒店服務。“在客房內設置的智能控制面板,客人可以隨心控制窗帘開合,同時還設有四種模式的智能燈光場景,滿足不同場景下的燈光需求。”梁政告訴記者,未來麗楓還將推出更多服務和產品,帶給住客更優質的服務、更智能的體驗。
首旅如家總經理孫堅表示,“未來酒店發展的理想狀態是人機結合。通過科技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下來的人工可以更好地投入到面客服務,並實現創新,而消費者在這樣一個住宿空間中,可以同時獲得‘效率’和‘體驗感’。”
跨界合作 深耕市場打造品牌形象
目前,市場上中檔酒店品牌很多,但是能夠有識別度和記憶度的品牌卻在少數。不少酒店品牌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紛紛選擇跨界合作,打造體驗式消費過程。
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20中國住宿市場網絡口碑報告》顯示,中高端酒店更重視消費群體的口碑管理。佔全國酒店數據約25%的中高端酒店獲得了超過48%的點評,平均每家酒店獲得了487條點評,為經濟型酒店的2.1倍。同時,中高端酒店消費者更加樂於分享入住體驗,形成了口碑管理與營銷的正向循環。
其中,麗楓的跨界聯合將服務業態延伸到了酒店之外。與書法字體藝術家、時尚百貨、音樂人及插畫師等合作,並且推出諸多跨界衍生產品,同步於“麗享家”平台進行售賣,拉動粉絲關注的同時也增加了參與感。
同時,包括威斯汀在內的多家酒店都推出了IP概念融合的酒店,而MUJI也推出了自己的酒店——MUJI Hotel,將不同城市、不同規模、不同屬性的空間融合在一起,給酒店空間增加了圈層社交的功能,讓酒店成為了網紅打卡地。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消費需求呈現多樣化的特點,消費者更看重品質、參與感、個性化等體驗。梁政認為,“在如今酒店行業快速變化的市場格局下,酒店品牌需在產品的持續優化升級中與消費者共鳴,在‘品牌效應—消費者認可—投資者受益’的循環中賦能,以高標准經營品牌的同時,對產品不斷打磨和優化升級,塑造酒店行業的‘樣板間’。”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