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疇,變了。
過去,開山炸石﹔現在,植樹造林。
過去,架橋修路﹔現在,發展產業。
過去,家鄉寶﹔現在,人們不僅走出大山,打工創業,還帶著資金、新理念回到家鄉,振興家鄉。
西疇,沒變。
在西疇大地,接續奮斗、苦干實干的“西疇精神”沒有絲毫的衰減,依然是行動的自覺、精神的旗幟,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社會各行各業生根開花。
弘 揚
壁立千仞,群山合圍。西洒鎮岩頭村村民小組長李華明曾經帶著15戶人家苦干了12年,在懸崖峭壁上劈出4米寬的進村路,“實干”二字刻在了村頭。
在西疇,人在修路,路也在塑造人。
“現在回頭看,您覺得花12年時間修路值嗎?”面對記者的問題,李華明回答:“有志氣修路,就不愁致富。”
眼下,李華明和村民們合計著兩個增收新項目:開辦農家飯庄,為參觀者提供就餐場所﹔邀請縣裡有名的中藥材致富帶頭人程敦儒來村裡“把脈”,指導村民試種苦參等中藥材。
現代“愚公”謀新路,這是“西疇精神”自強不息的賡續。
西疇的發展巨變絕非偶然。革命老區的紅色基因在這裡深耕厚植,堅定不移跟黨走的堅定信念在這裡落地生根,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精神在這裡薪火相傳。
脫貧攻堅以來,西疇縣委、縣政府從提高干部群眾精氣神入手,打造“西疇精神”現場教學點、創建“西疇精神”講習所、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選樹“西疇精神”典型、組建“西疇精神”宣講團,深入開展弘揚“西疇精神”系列活動,激勵黨員干部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引領群眾牢固樹立“寧願苦干、不願苦熬”的思想觀念,激活了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傳 承
“80后”村民小組副組長項廷洪與老黑箐都變了。過去的西疇三光片區是石漠化重災區,曾經裸露半裸露岩溶面積達到86%。
11月5日,記者走進位於三光片區的興街鎮老街村老黑箐小組。細雨浸潤后的老黑箐碧綠如洗,一棟棟粉飾亮眼的小樓房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寬闊整潔的石板路,全無昔日生態破壞的痕跡。
6年前,項廷洪退出建檔立卡貧困戶,成為遠近聞名的烤煙種植致富帶頭人,並被村民推選為村干部。長輩苦干實干熔鑄出的“西疇精神”,深深刻在了他的骨子裡。“人窮要發狠,地瘦要壘埂。”村裡老人的諄諄告誡,項廷洪言傳身教,為自己的兩個孩子樹立了榜樣。
“學會一種技能,帶富一個家庭。”在家門口張貼著的“西疇縣2019年建檔立卡貧困戶明白卡”上,項廷洪寫下了這樣的感言。
小康是干出來的,不是等靠要來的。在西疇,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
“森林覆蓋率超九成,但耕地少,人均不足五分,大部分人隻得外出打工。 過去我們真是守著青山綠水過苦日子。”蓮花塘鄉香坪村黨總支書記鄧國飛說。
山村盼出路,風景怎樣才能變“錢景”?香坪村村民達成共識,引進專業的旅游投資開發企業,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鄉村旅游。如今,每逢周末、節假日,香坪村到處可以看到外地游客的身影。“好生態吃出好滋味,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生態旅游飯。”鄧國飛說,單今年國慶黃金周就接待游客9萬多人次。
面對貧瘠的故土,西疇人民最不缺乏的就是不甘窮困的精神和逢山開路的干勁。經過不懈奮斗,如今西疇實現了巨變:從“三餐不繼”到“豐衣足食”,從屋漏房斜到住房安全穩固,從人背馬馱到四通八達,從愁醫愁學到文明健康。
奮 進
“西疇精神”深深熔鑄在西疇人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之中,也成為西疇乃至文山州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精神動力。
文山面臨的發展短板不少,缺資金就是其中一項。2017年1月,通往省會昆明的平文高速通車,文山州告別了州府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這是文山自籌資金建設的第一條地方高速公路。
大項目推動,跑出“加速度”。總投資400億元、規劃面積20平方公裡、年產203萬噸、建成后每年可實現產值1000億元以上……今年9月,雲南綠色鋁創新產業園203萬噸綠色鋁項目在文山州硯山縣投產,標志著雲南省向打造千億級綠色鋁材一體化產業邁出堅實一步。專家認為,地處滇東南的文山將崛起成為中國綠色鋁的“新高地”。
該項目於2019年12月18日開工建設,僅用9個月時間就實現投產,期間克服了春節假期、新冠肺炎疫情、雨季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文山速度”令人驚嘆,贏得了合作方的尊重,更贏得了未來。
“新時代‘西疇精神’為全州干部群眾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文山州委書記童志雲認為,“西疇精神”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邁入新時代,文山全州各項事業呈現出齊頭並進的良好勢頭。
脫貧攻堅成色足。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是全國唯一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邊境地區、山區、貧困地區、原戰區”為一體的自治州,是雲南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雲南全省有3個州市的所有縣都是國家級貧困縣,文山州便是其中之一,貧困人口總數居全省第4位。通過5年的奮戰,文山、硯山、西疇、麻栗坡、馬關、丘北、富寧、廣南8縣(市)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經濟發展高質量。一批重大項目相繼落地、建設、投入使用,德厚大型水庫下閘測試,廣那、文馬高速公路試通車,文麻高速公路建設加快推進。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情況下,文山州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2019年度GDP保持兩位數增長,並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規劃,突破千億大關,成為全省第8個經濟總量超千億元的州(市)。
“這些項目的落地並非偶然,超前謀劃項目儲備,做實項目前期是我們獲得機會的重要保障。”文山州發展改革委主任金波說。
文山州廣大干部群眾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幸福生活是奮斗出來的”“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希望”的新時代精神。(張文峰 段毅 張登海 陳飛)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