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舉行2020年心理健康教育論壇暨心理測評項目啟動儀式,將啟動教師心理測評項目,緩解教師職業壓力。
日常生活中,醫生、教師、警察等職業扮演著幫助別人的角色,從而被稱為助人人群。但一項心理學調查顯示:助人人群最易產生“職業枯竭”。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鄭日昌表示,學生成績、教學或管理任務重、工作時間長、收入不理想成為教師的首要壓力來源。北京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曾隨機抽取300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93.1%的教師感到“當教師越來越不容易,壓力很大”。
“我經常感覺很疲憊,但卻不知應該如何減壓,找不到情緒釋放的出口,或者說是適合自己的減壓渠道。”官渡區第二中學教師張旭說。
教師們容易產生的“職業枯竭”,即對工作喪失熱情、情緒煩躁易怒、悲觀沮喪等。尤其是疫情期間,面對時間緊、任務重、工具新的客觀情況,教師更容易感到沮喪、自責。針對這一情況,昆明市將逐步對教師開展心理測評。
教師心理測評項目依托“師說心語”平台進行。平台上有專業的測評量表,約40分鐘,便可完成相關資料填寫。隨后,根據資料信息,平台會出具一份個人心理健康情況檢測報告,並給予相應的解決方案。此外,平台相關主題的心理健康課程已上線,教師們可以按照各自需求在線上課。
昆明市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穆仁早說,利用平台,昆明市將分期分批開展教師心理健康測評和現狀分析,對教師的身心健康做全面摸底評估調查,並根據反饋施行具有針對性的方案,或專題培訓、或工作坊、或一對一心理咨詢等,多種方式降低或緩解教師的職業壓力。
目前,平台還處於調適階段,不久后將對昆明地區教師開放。首批參與心理健康測評的教師約有2000人。張旭認為,專業的心理測評太有必要了,希望平台能給予自己和同事專業、規范、系統的心理指導。
“平台能讓我們的咨詢工作更加規范,也能保証教師的私密性。今后,我們可以通過平台為同事和朋友解決心理方面的問題。”昆明市外國語學校心理健康教師余曉潔說。(楊艷萍)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