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滇東北貧困村的脫貧密碼

程浩

2020年11月30日08:24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編者按: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職責,脫貧攻堅戰中,全國各地高校發揮優勢,努力在祖國大地書寫脫貧攻堅的“高校樣本”。為此,我們走進昆明理工大學,看該校如何瞄准關鍵點,為定點幫扶對象精准脫貧貢獻“高校思維”。

茨營完小的學生在上電腦課。(人民網 李發興 攝)

雲南省宣威市羊場鎮普瓦、兔場、茨營3個行政村,地處滇東北山區,“地無一處平”,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64戶2010人。

在昆明理工大學多年幫扶下,3個村迎來“升級迭代”——它們以黨建為引領,因地制宜發展扶貧產業,提高教育質量,直到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村民們更期待,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紅火。

村民在採收蔬菜。(人民網 李發興 攝)

黨建引領 產業脫貧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火車頭”快不了,脫貧攻堅戰“打”起來自然費勁。

昆明理工大學黨委統籌安排學校32個基層黨組織與挂聯點的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幫助3個幫扶村建設基層黨建活動陣地,幫助提升黨員素質。

在幫扶村,“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定期開展﹔第一書記時常帶著黨員集體學習﹔村裡的重大事項堅持“四議兩公開”原則﹔大膽提拔年輕干部,為黨組織注入新活力……昆明理工大學黨委的目的,是讓黨建引領脫貧攻堅。

抓班子、帶隊伍,幾年下來,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村民們干事創業的信心足了。這一點,在推進產業發展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走進兔場村的蔬菜基地,20多個大棚整齊排列,大棚裡的茄子、辣椒、蓮花白、苦菜長勢喜人,村民們忙著採摘、分揀、裝箱。次日一早,這些新鮮蔬菜就能上到200多公裡外的昆明理工大學食堂餐桌。

村民李朴瓊是基地負責人,回想與蔬菜結緣的故事,還得感謝黨組織。

咋回事?兔場村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全村1537戶4599人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10戶989人。要脫貧,沒產業不行。“學校師生數萬人,每天要消耗很多蔬菜,可否村裡建一個蔬菜基地,學校負責回購?”有人在一次黨組織會議時提出。“可以啊!”大伙一致同意。

誰來建?村黨總支通過開黨員會議的形式把找基地負責人的消息傳遞給黨員。作為黨員,李朴瓊覺得這事挺好,“要不我整(干)?”她申請。

“行,就你來,可有個兩個條件,必須保証蔬菜無公害,必須多請貧困戶務工。”村裡的條件,李朴瓊想都沒想便同意了。

此后,一車車蔬菜由基地運往昆明理工大學食堂,李朴瓊兌現承諾:基地用農家肥,定時檢測蔬菜各項指標,確保蔬菜無公害﹔多招貧困戶務工,每天提供20多個工作崗位,多的話每天四五十人,每天每人65元。

受益的不止李朴瓊,截至今年10月,昆明理工大學幫扶的普瓦村、兔場村、茨營村共建成連體大棚170畝,露地蔬菜680畝,昆明理工大學向蔬菜基地定向採購達1646.4噸,價值約394.15萬元。

一名村民正在愛心公益超市選購生活用品。(人民網 李發興 攝)

教育扶貧 校內校外

產業是脫貧基礎,教育則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在普瓦村、兔場村、茨營村,昆明理工大學與3所完小建立“教育扶貧 共進共生”的長期對口幫扶關系,旨在利用高校資源,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2019年10月18日至20日,一場來自昆明理工大學附屬小學的教育幫扶活動在兔場完小進行。昆明理工大學附屬小學數學老師殷雪嬌的一節《倍的認識》,讓三年級學生著了迷。

對不少小學生來說,倍數是個抽象概念,課堂中,殷雪嬌用擺小棒、學生擁抱的形式,讓孩子們形象地理解了倍數的概念。“數學回歸生活,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太厲害了!”台下老師受益匪淺。

連司空見慣的班會,兔場完小的老師也從昆明理工大學附屬小學的老師身上學到了不少竅門。

一堂《我有一雙小巧手》的主題班會上,昆明理工大學附屬小學的老師通過對二年級小朋友手工作品的展示、小品表演、整理書包、系紅領巾等活動,讓孩子們明白一個道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做的事情學著做。

教育扶貧,更多工作在校外。2019年8月,茨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瞿廣衛的女兒瞿桃美中考成績不理想,沒考上高中,可她仍想繼續讀書。現實是,父親因引發山火被刑拘,母親離開了家,爺爺奶奶年歲大,她不敢提出上學要求。

昆明理工大學駐茨營村扶貧工作隊得知情況后,向學校扶貧辦反映,在昆明理工大學學校領導的關心和溝通下,幫瞿桃美補報志願,並於當年9月被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藥劑專業錄取,實現了求學願望。

一家人又為孩子讀書的費用發起愁來,駐村工作隊隊員幫她申報了“雨露計劃”,每年可獲得3000元助學補貼。昆明理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黨支部每月資助瞿桃美500元,讓她學習和生活有了保障。

點點“雨露”,滋潤學生。2017年至今,昆明理工大學還招收羊場鎮籍貧困新生50人,開學報到時為他們發放“愛心禮包”,並通過發放獎學金和助學金等形式資助其就學。同時,學校還利用相關措施,幫助羊場鎮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順利實現就業。

張麗梅拿著自己手寫的感謝信。(人民網 李發興 攝)

感恩感激 笑臉相迎

5年幫扶,3個行政村貧困戶全部摘了窮帽子。成效在哪?在一個個扶貧項目裡,也在貧困戶的一張張笑臉上。

茨營村村民瞿廣狀,家有上年紀的父母,還有一兒一女要養。2016年,發展動力缺乏的一家人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咋甩掉窮帽子?昆明理工大學駐茨營村的駐村隊員幫瞿廣狀協調到5萬元貸款。拿著這些錢,瞿廣狀買了10頭母豬,20頭小豬仔。

今年豬價好,瞿廣狀前后賣了200多頭,純收入40多萬元,一下從貧困戶變成致富帶頭人,貸款也還清了。

由於身患慢性心衰,多年受困於呼吸困難、心慌、乏力的兔場村村民胡美娣,根據醫生推薦,從2019年9月起,65歲的她長期服用一種叫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的藥。

此藥每盒14片,每天2次,每周一盒。在今年1月1日前該藥沒納入醫保報銷時,每盒200多元,一個月下來近千元。對受制於貧困、唯一的孩子又患有嚴重智力障礙的胡美娣一家來說,是個天文數字。

好在來自昆明理工大學的幫扶干部和駐村隊員幫她申請了醫保特殊慢性病就診卡,今年該藥又納入醫保報銷范疇。拿著就診卡,她每年能到醫保部門報2000元的藥費。而且,自去年3月起,無勞動能力的一家3口全部享受低保兜底政策,基本生活得以保障。

普瓦村村民湯白穩患先天性小兒麻痺,母親年老多病,昆明理工大學駐普瓦村的扶貧工作隊員研究政策,他被列入政府特困供養群體。

湯白穩想學手藝,4名駐村隊員湊錢買豬給他養,買來時15公斤,如今目測已有50多公斤。幫扶干部和駐村隊員還時不時送來財物,湯白穩母親手裡的拐杖,就是挂包他家的昆明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英杰從昆明帶來的。

為感謝昆明理工大學幫扶,和湯白穩同村的張麗梅雖隻上到初一,但還是決定專門手寫一封感謝信。“聽黨話 感黨恩 幸福生活黨給予 勤勞致富報恩情”,感謝信結尾處,她這樣寫道。

這封不到500字的感謝信,折射出昆明理工大學幫扶羊場鎮的大戰略。

“5年多來,我們從黨建扶貧、產業扶貧、消費扶貧等方面著手,促進3個行政村產業發展和群眾增收,當地脫貧攻堅的任務最終高質量完成。”昆明理工大學駐羊場鎮扶貧工作隊隊長劉磊說。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如何讓村民們過上更好的日子,最終實現鄉村振興,劉磊說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