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組織強起來 黨員活起來 群眾動起來

鄉村善治的騰沖樣本

 符皓

2020年11月19日08:35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編者按:

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實現鄉村善治,提高廣大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必由之路。

黨的十九大以來,在探索鄉村善治過程中,雲南省騰沖市圍繞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緊跟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著力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組織體系,探索建立了村民小組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體系——“1+1+N”農村末梢治理體系,使村民小組黨組織強起來、黨員活起來、群眾動起來,用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填補法治、德治空白,實現村民小組“1人管理”為“多人共管”,變“要我管”為“我要管”,構建了“組組行動、戶戶參與、人人有責”的農村治理新格局,為騰沖市的鄉村振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自管組發動村民參與,經過藝術化改造的帕連小組一角。(人民網 符皓 攝)

“村民小組黨支部參與村組管理沒有具體抓手,黨支部戰斗力在小組的作用發揮不出來。”

“村民小組管理壓在小組長一人身上,人少事多,小組管理力不從心。”

“村干部崗位有限,村民想為小組做事,找不到發揮作用的平台和載體。”

……

提起農村基層治理難題,問題一籮筐。如何破解?各地結合實際展開了探索。

在雲南省騰沖市,2019年以來,該市圍繞“支部到組、自管到戶、商量到人”的目標,啟動了“1+1+N”農村末梢治理體系建設試點。

第一個“1”,是指建強一個村民小組黨組織﹔第二個“1”,是指建好一個村民小組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管組,自管組組長由村民小組黨支部書記或小組長擔任,自管組內設3至15名成員,共同參與村務管理﹔“N”,則為健全村民小組黨組織領導下的N個群眾組織,具體設立類別和數量根據各村組實際需要而定。

“1+1+N”治理體系一建立,組組行動、戶戶參與、人人有責,激活了農村治理的末梢“神經”,效果立竿見影,在推動騰沖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移風易俗、產業發展等方面成效顯著,村民自管組也成為騰沖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孫家寨小組自管組發動村民拆除村裡的違章建筑。(攝影:黃春俊

“三無”鄉村精彩蝶變

“算下來,平均每月不低於5000元,比起打工,收入不減,還能照顧老人和孩子。”秋收后,天氣轉涼,村裡的游客依然絡繹不絕,在攤位上忙著招呼游客的楊文佐笑得合不攏嘴。

楊文佐今年38歲,家住騰沖市五合鄉聯盟社區帕連村民小組,該組是一個傣族聚集村寨。2019年,在上海打工9年的楊文佐,看到村裡搞鄉村旅游后,毅然選擇回鄉創業。

而在以往,帕連隨是傣族村寨,但除了村民的服飾穿著,在村居環境和產業發展上,與周邊村寨並無多大區別,為賺錢,年輕人都選擇外出打工。

村子無特色、無優勢、無潛力,鄉村振興迫在眉睫,如何推進?當地黨委政府展開了調研。

2019年底,五合鄉探索推出了“1+1+N”農村末梢治理模式,作為其中的試點小組,帕連村民小組在成立黨支部的基礎上,成立了村民自管組。根據村民小組管理實際需要,自管組又下設了婦女小組、環境衛生小組、老年協會、治保小組、義務調解隊、農業科普宣傳小組6個群眾組織。

自管組組長由村民小組長擔任,自管組成員共9人,均由村組黨員和辦事公道正派的村民構成,自管組成員又擔任群眾組織負責人。每個群眾組織又分別挂鉤聯系幾戶人家,確保政策宣傳、組織發動精准到戶。

自管組建立后,各群眾小組各司其職,村組黨員找到了服務村組事務的抓手,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的村民找到了服務村組事務的平台。管理村子不再成為小組長一個人的事,變為戶戶參與、人人有責。

眾人拾柴火焰高。通過自管組發動廣大村民積極參與,在騰沖推動轄區南部鄉鎮發展健康旅游產業的政策利好下,帕連小組的自管組發動村民流轉了78畝土地種植熱帶水果,成立了旅游合作社開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做得有聲有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打造鄉村旅游上,帕連小組引入了藝術家團隊,對村子的房屋內外進行了藝術化包裝改造。

房屋還是那棟房屋,村子還是那個村子,經過藝術畫裝裱外牆、詩句上牆、織錦及竹編工藝體驗展示,帕連這個平凡無奇的小村落,一下子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旅游休閑、寫生研學、參觀考察等各色游客紛至沓來,村裡的客棧、農家樂、工藝品店、小吃鋪等也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

作為帕連發展鄉村旅游的受益者,返鄉后的楊文佐在村裡租塘養起了魚,還在村邊廣場擺攤賣起了傣族特色小吃,收入還不賴。

“經過藝術打造后,從去年年底開始到現在,到帕連的游客超過20萬人次,高峰期每天多達3000多人次。”一年不到,看到村子精彩蝶變,帕連小組組長、自管組組長楊正學對自管組發揮的作用贊嘆不已。

“1個人負責管理小組事務時,遇到事情時也沒有個商量處,思路打不開。”他表示,自管組讓自己有了更多參謀和幫手。

“之前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而現在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上級的各項工作部署,在基層村組都能夠及時得到貫徹落實。”五合鄉原黨委副書記張佔菊如是評價了“1+1+N”治理模式給當地農村基層治理工作帶來的提升。

芭蕉林小組村貌。(人民網 符皓 攝)

村組管理“得心應手”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才能春滿園。“1+1+N”治理模式的成功經驗,並不僅限於帕連小組。

在毗鄰帕連的聯盟社區孫家寨小組,長期以來,村民佔用集體土地建商鋪、蓋牛圈、堆放物料等私搭亂建、亂堆亂放現象突出,任憑小組長磨破嘴皮子,依然得不到有效控制。

2019年11月,孫家寨小組的自管組和群眾組織成立后,針對私搭亂建問題,先由村民小組黨支部提議、自管組商議,再召開村民大會形成決議,統一執行,18戶佔用集體土地私搭亂建的違規建筑被逐一拆除。

“自管組調動小組村民主動解決內部問題,成功實現了小組矛盾不出村。”自管組成立后,孫家寨社區自管組成員孫正侃和許多村民找到了為村組集體做事的平台,談起自管組在村組管理中發揮的作用,滿臉自豪。

如今,沿著騰密公路(騰沖至緬甸密支那)行進至猴橋鎮下街社區楊家田村民小組路段,隻見公路兩側干淨整潔,栽種了紫薇、櫻花、茶花、玉蘭等各色花卉,成為騰密公路上的一道亮麗風景。

這一切,自然也離不開“1+1+N”模式的治理成效。今年7月,楊家田小組成立自管組后,下設了文藝隊、紅白理事會、老年協會、環境衛生組。村組黨支部的8名黨員全部成為自管組成員,每名自管組組員挂鉤聯系4戶村民,

自管組成立后,楊家田小組發動村民完成了村裡的旱廁改造,對騰密公路兩側堆放的雜物進行了清理,並種上了400余株花卉。

“以環境衛生整治為突破口,讓村民看到了自管組的巨大能量,對自管組充滿了期待。現在不擔心村民不配合,反倒擔心我們在自管組工作沒做好,村民不滿意。”運行下來,楊家田小組黨支部書記楊景榮驚喜地發現,有了自管組,村組黨支部參與村組事務有了具體抓手,自管組也成為團結村民、收集社情民意的重要載體。

曾經,在猴橋鎮永興社區芭蕉林小組,在常規的紅白喜事外,宴席種類繁多,大操大辦、相互攀比之風盛行。

“別的地方都在辦,為什麼不讓我辦?”村干部上門勸說,辦宴席的村民如此懟回。鄉裡鄉親的,說重了還傷了和氣,勸說工作收效甚微。

今年6月,芭蕉林小組成立了自管組,下設社會治安小組、環境衛生小組、產業發展小組、文藝小組、紅白理事會、老年協會。自管組成立后,在村民小組黨支部的牽頭下,自管組修訂了村規民約,對大操大辦行為進行了約定。隨后,黨員和自管組成員帶頭示范,紅白理事會負責監督,徹底杜絕了大操大辦、高價禮金等陳規陋習。

“通過自管組聯系群眾、組織發動群眾,把村民的心都攏在了一起。”芭蕉林小組黨支部書記、自管組組長邵維炳表示,自管組讓村組管理工作從以前的“力不從心”變得“得心應手”。

楊家田小組自管組發動村民清理騰密公路兩側的堆積物。(攝影:楊景榮)

經驗探索一直在路上

組織規范、運轉高效、作用明顯,在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目前,騰沖已在轄區18個鄉鎮的村民小組成立自管組180個。

不過,在運行過程中,自管組也並非一帆風順。

比如,在帕連小組,動員村民參與自管組,就曾有村民以“忙不過來”為由拒絕。

的確,作為自管組成員,不可能隨時待在村子裡,遇到有事外出時,該如何履職?

韓家寨小組開展“1+1+N”組織結構宣傳。(攝影:孫德斌)

芒棒鎮紅豆樹社區韓家寨小組的經驗不失為一種參考。韓家寨小組是一個搬遷安置點,有61戶286人。該組黨支部書記朱紅艷介紹,針對村裡男性勞動力外出務工較多實際,在成立自管組時,有意識地將名額向在家的女性傾斜。即便有自管組成員是男性,遇到其外出時,其家人也會主動代工代勞。

參與村組集體事務,自管組成員全憑一腔熱血和公心在辦事,時間一久,熱情消退,如何提高自管組成員的工作積極性?

“通過自管組帶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產生收益后為組員發放一定補貼。”採訪中,各個村民小組不約而同地將解決問題的思路聚焦在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上。

以芭蕉林小組為例,該小組在設立自管組下的群眾組織時,特地設立了產業發展小組。產業發展小組結合小組森林覆蓋率較高的實際,規劃帶動村民套種了皂角、草果、紅花、油茶等作物,通過壯大集體經濟,在產生收益后,為村組公共事務支出提供更多的資金保障。

“村民自管組不設屆期,成員的產生、調整撤換或增補由村組黨組織提議,報行政村黨組織同意,黨員大會審議,戶代表會議表決通過。”除資金激勵外,為保障自管組成員認真履職,騰沖市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下發了《關於扎實推進“1+1+N”農村末梢治理體系示范點創建工作的通知》,從運行“規范化、科學化、實體化”方面,對自管組運行機制進行了約定,確保自管組成員做到“全員參與帶頭、農業發展帶頭、環境改善帶頭”。

“村民小組黨組織強起來、黨員活起來、群眾動起來。”“1+1+N”點燃了村組黨員干部群眾參與村組管理的熱情,在推動治理模式完善上,各個村組的干部群眾也紛紛給出了意見建議:

“希望上級部門積極創造條件,給自管組成員提供更多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聯盟社區黨總支書記王明坤提議。

“將自管組作為培養村干部的資源庫,確保從自管組成員中選拔任用村干部形成常態。”楊景榮說。

“希望自管組帶動我們農戶發展,把產業做大做強。”村居環境煥然一新后,韓家寨67歲的村民張生友對自管組發揮更大的職能作用充滿期待。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