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評價不妨多幾把“尺子”

2020年11月19日09:15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治國經邦,人才為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日前印發通知,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証書,同時建立健全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的貫通機制。這意味著,快遞員、育兒嫂等“藍領”,也能像醫生、工程師等“白領”一樣參加職稱評定了。“不拘一格降人才”,這種基於人的實際能力與貢獻評價人才的舉措值得點贊。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成功的標准和成才的路徑,從來都不是單一的。隻要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即使是平凡的崗位,也能拼出不一樣的精彩。前一段時間,95后快遞小哥李慶恆被評定為高層次人才,並獲得杭州市一百萬購房補貼,引起了社會上對“什麼是人才”等問題的熱議。像李慶恆這樣的人才還很多,他們雖然沒有“拿得出手”的學歷,但在行業中的技能卻是“頂呱呱”,對社會的貢獻也是公認的,用鐵一般的實事告訴每個勞動者,不管你從事的是什麼工作,隻要你肯吃苦、肯學習、肯鑽研,都能有所作為,甚至可能取得讓人驚嘆的成就。將其認定為特殊人才,正是對其勞動價值的認可,有助於形成良好示范帶動效應。

“駿馬能歷險,耕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長期以來,在不少人看來,所謂高層次人才,往往與高學歷、高職稱、高資歷等因素挂鉤,即“技”不在高有“名”則靈。而大眾職業裡的能工巧匠等,則被拒之門外。但是,各行各業的人才,因其行業屬性不同,要求自然各異,不宜“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個人是不是人才,不應由條條框框說了算,而由事實說了算,由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說了算。各行各業要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懷,樹立起“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觀,秉持百花齊放的理念,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成績作為衡量人才的重要標准,釋放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勇爭先的“蝴蝶效應”,讓更多的“李慶恆”不斷涌現,讓更多人實現出彩人生。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人才既要發現得了,更要用得好,隻有培育好成長的“土壤”,才能讓各類人才出其力、盡其才、建其功。每個行業領域的“領跑者”,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各行各業都要打破制約人才發展的“枷鎖”,提升人才政策制度的“含金量”,增強人文性、服務性和靈活性,做到人崗相適、人盡其才,讓不同行業、不同職業、不同類型的人才都能夠找到自身職業的價值感、認同感和尊嚴感,在本職崗位上發光發熱。營造“識才、愛才、用才、護才”的良好環境,給予充分施展才能的平台,少些條條框框的限制,多些滿滿當當的支持,在落戶、住房、醫療、子女就學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讓人才無后顧之憂,釋放出強勁動能,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常言道,英雄不問出處。讓價值得到彰顯,讓勞動得到尊崇,就定能形成各類人才萬馬齊奔、各展所長的良好局面。(陳長)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