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大型真菌30余年成果累累——

楊祝良 行走在高山峽谷(講述·一輩子一件事)

本報記者 楊文明

2020年11月18日08:5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楊祝良 行走在高山峽谷(講述·一輩子一件事)

  楊祝良在野外拍攝蘑菇生長。 資料照片

  楊祝良學習期間留影。  資料照片

  人物小傳

  楊祝良:1963年生於雲南省曲靖市,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專注真菌研究30余年,已發現4個新亞科、21個新屬、260余個新種。他為大型真菌繪制族譜,通過編纂書籍、制作宣傳挂圖等方式,幫助人們提高防范能力,以降低雲南野生菌中毒事件發生起數、中毒和死亡人數。

  在昆明,即便進入雨季,大多數食用野生菌仍無法人工繁育,不少野生菌價格依然高企。然而,曾經很貴的羊肚菌,這兩年價格卻大幅下降。“你們在市面上看到的羊肚菌,應該是人工種的。多虧咱們現在人工種植技術水平高,大家才有這樣的口福……”一進楊祝良的辦公室,映入眼帘的全是菌類期刊專著,楊祝良侃侃而談。

  “我的工作主要是為大型真菌繪族譜、認‘親戚’”

  中國是羊肚菌科物種的世界分布中心,乍看一樣的羊肚菌,從分子生物學角度看,卻有30多個不同物種。從中找出既容易人工栽培、又高產穩產的物種,談何容易?前后10多年,楊祝良團隊隻要出差就在全國各地採集菌株,終於篩選出十幾種適合人工栽培的菌株。投放到市場,第一年便見到了效益。可轉年再種,有的菌株卻出現明顯退化,“有的產量驟降,有的干脆不長。”楊祝良帶領團隊再次聚焦羊肚菌,在基因層面揭示了羊肚菌退化的原理。“現在隻要檢測兩個基因,就能判斷菌種是否退化、是否合格。”

  研究大型真菌,既有很強的科研價值,又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楊祝良說:“我的工作主要是為大型真菌繪族譜、認‘親戚’。這就好比一個大家族裡可能有10多個家庭,每個家庭裡又有不同的成員。哪些能放心吃,哪些有毒,這些研究清楚了,才能進一步考慮產業發展的問題。”楊祝良說。

  后來,楊祝良團隊瞄准了被業內評價“很棘手”的牛肝菌科分類。他們聯合國際同行,借到了國內外重要標本館的大多數代表性研究材料,終於收集到了全球該科60余屬約400種的2600余份標本樣品。“借標本、分析基因組是我們非常常規的工作,雖然看似有些枯燥,但看到收集到的標本樣品越來越多,我還是樂在其中。”楊祝良說。

  2014年3月,楊祝良團隊在國際真菌學主流期刊《真菌多樣性》上發表論文,首次構建了世界牛肝菌科的分子系統發育框架。緊接著,他們對我國牛肝菌的物種多樣性進行了系統研究,澄清了一大批分類混亂的菌種﹔其中一些研究成果被國際權威專家譽為牛肝菌研究的“裡程碑式成果”。楊祝良說:“能出這樣的科研成果,不是因為我們多高明,而是得益於我們國家的發展。”

  “沒有一流的野外工作,就沒有一流的科研成果”

  楊祝良的科研離不開實驗室分子生物學技術的應用,但去野外發現新的野生菌,依然是楊祝良最大的期盼。他說:“沒有一流的野外工作,就沒有一流的科研成果。”

  1998年夏,楊祝良第一次去青藏高原科考。生於雲貴高原的楊祝良沒想到,自己竟然在海拔3000多米處產生了高原反應。心跳每分鐘120次,躺在床上像跑步,“跑”了一晚,第二天連走路都吃力……科考隊長勸楊祝良回去,楊祝良想都沒想便拒絕了。他說:“要是不堅持住,以后永遠也不能站上世界屋脊,這會成為我科研生涯中的一個短板。”

  一周后,楊祝良身體逐漸適應,甚至比最初照顧他的同伴走得還快、爬得還高。他說:“那會兒就想把耽誤的時間補回來,抓緊機會考察。”也是在那次科考中,楊祝良意外地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草甸發現了野生菌。“一般認為野生菌應該長在植被茂密的林下,可為何出現在植被稀疏的草甸中呢?這本身就是很好的科研題目……”楊祝良說,現在,自己的學生到了野外,車一停就會全都鑽進大山。野外採集雖然辛苦,卻能夠給科研人員帶來重要的啟發。

  楊祝良對於科研始終全身心投入。他曾大年三十沒有離開研究所,也曾堅持每周六天半時間“泡”在實驗室裡。在國外讀博期間,他還花了兩年時間,到野外森林中尋找不能人工栽培的鵝膏菌幼齡個體供研究之用,最終提出了不同於前人的新觀點,后來還被外國同行收入到研究著作中。

  1997年底楊祝良完成國外學業回國,他立即開展研究、申請項目並獲得批准。恰在此時,楊祝良收到國外研究機構的邀請,但他選擇了留在國內。“國家培養了我,正是出成果的時候,我不能離開。”楊祝良說。

  “科普有時候比科研論文更重要”

  雖然從事的是基礎研究,但楊祝良並不想躲在象牙塔裡。“選擇研究方向時,要結合大眾生產生活的需要。”他說。

  在世界每年誤食毒菌而中毒死亡的案例中,有90%以上都是因誤食劇毒的鵝膏菌所致。中國共發現了12種劇毒鵝膏菌,其中一多半要歸功於楊祝良團隊。“劇毒鵝膏菌含有一類環肽分子,可能對癌症靶向治療有幫助。從基因的角度研究為何會演化出這類毒素,還能更好了解整個地質歷史時期蘑菇的進化規律。”楊祝良說。

  上世紀90年代開始,雲南山區和半山區出現100多起“不明原因猝死”,一直沒有找到原因﹔民間生出各種謠言甚至迷信的說法。中國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聯系到楊祝良,並通過與國內多學科、多個研究團隊聯合攻關,最終發現事件背后的元凶之一是毒溝褶菌。於是,除了撰寫科研論文,楊祝良還和同事們編寫了科普宣傳冊,教當地人掌握這些毒菌的特點,遠離它們。“不明原因猝死”現象少了很多,迷信謠言也不攻自破。

  “科普有時候比科研論文更重要。”科普活動沒法申請項目,也無助於職稱晉升,但他說,科普也是科學家的重要工作。“科研語言要准確專業,但科普得通俗易懂。”楊祝良團隊2015年出版了《中國鵝膏科真菌圖志》,可以幫助大眾區分可食用和有毒的鵝膏菌。“記住兩點,普通人就可避開大多數毒蘑菇:一是‘自己不熟知的蘑菇不吃’﹔二是‘頭上戴帽’‘腰間系裙’‘腳上穿靴’的蘑菇不吃。”楊祝良說。

  近些年,雲南省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幾率已大幅下降。而這背后,既有食品安全、疾控部門的努力,也與楊祝良這樣的科研人員的深入科普密不可分。

  如今,楊祝良最喜歡別人叫他“蘑菇先生”。“這還是一位小學老師起的。當時我去給一所小學做科普,老師介紹我時叫我‘蘑菇先生’,我覺得特別准確,我不就是這樣一個人嗎?”

  因為熱愛 所以執著(記者手記)

  對科研,楊祝良近乎痴迷。為了搜集科研材料,他和同事跑遍山山水水﹔為了早點獲得科研成果,過年期間他也會去“泡”實驗室。越是遇到科研難題,楊祝良越有動力。做科普,楊祝良樂在其中。他提出的兩個標准,讓高大上的科研成果成為雲南山區群眾吃菌的常識,極大減少了因為誤食毒蘑菇導致的中毒事件。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楊祝良說,研究蘑菇是一項偏冷門的學科,但他從不覺得自己是在“坐冷板凳”。業界的認可,還有被叫做“蘑菇先生”,讓他始終內心火熱……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18日 第 06 版)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