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長版”雙11剛過,快遞大戰上演。根據國家郵政局此前的預測,今年雙11期間(11月11日至16日)快遞業務量將出現旺季峰值,預計日均快遞業務量達4.9億件,約是日常業務量的2倍。
“買買買要快樂,收收收要綠色。”今年8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改委、科技部等八部委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快遞綠色包裝標准化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逐步完善標准與法律政策協調配套的快遞綠色包裝治理體系,推動標准成為快遞綠色包裝的“硬約束”,支撐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取得顯著成效。
在“綠色快遞緊箍咒”實施后的第一個雙11,以往“雷聲大雨點小”的綠色快遞表現如何?
綠色快遞主打減量化和可循環
“這個活動好,倡議大家隨手做環保!”在杭州倉溢東苑小區的菜鳥驛站,綠色回收箱早已成為站點基礎設施,每天至少有500人主動參加紙箱回收。據菜鳥綠色行動負責人王昊蘇介紹,今年的雙11綠色行動覆蓋快遞包裹的“查、取、寄”等各環節,力推源頭包裝減塑、環保包材寄件、快遞包裝回收等,讓更多人逐步參與到綠色包裝行動中。
“今年在快遞綠色包裝方面進行了全方位升級,且這些舉措已經常態化運作。”蘇寧物流研究院總監凌雲飛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快遞的綠色瘦身主要表現在“減量化”和“循環化”。在減量化方面,全面推廣使用42mm超級瘦身膠帶,覆蓋率已達98%,預計全年節約的膠帶用量可繞地球0.2圈﹔全面推廣使用一聯電子面單,覆蓋率已超80%,全年可節約600萬平方米的紙張,換算下來是64000棵樹木。在循環化方面,截至目前已經投放近50萬隻共享快遞盒,累積循環了超1.5億次,還持續加快循環中轉袋的投入和使用率,並不斷拓展使用場景。
數字化技術有助減少二次包裝
除了減塑、回收、循環使用等常規手段之外,“綠色雙11”離不開技術的加持。電商包裹的創新環保,就是重要一環。
雀巢和菜鳥正探索利用智能分析等手段擴大原箱發貨的規模。據介紹,以奶粉為例,以往很多出廠的產品都是每箱十幾罐甚至幾十罐。奶粉到倉后,還要根據消費者購買的數量,拆零重新打包。而菜鳥供應鏈通過數字化智能分析,得出消費者更喜歡一次買多少罐后,生產端據此改進包裝方案,變成消費者常購數量的包裝,從而減少二次包裝,貼上面單就直接原箱發貨到消費者手中,大大降低紙箱等的使用量,更節約環保。
凌雲飛表示:“可以進行運輸網絡的優化,通過網絡優化系統輔助人員決策,給出平衡成本、時效、裝載率的建議,減少碳排放。”
“數字化的供應鏈將為快遞減塑、綠色物流插上智能化的翅膀。”菜鳥行業供應鏈總經理張特特說。
需加強綠色包裝研發創新
“雙11期間末端快遞作業壓力較大,推行綠色環保相關舉措的難度遠超平時。”凌雲飛直言,比如共享快遞盒的回收,由於快遞員派件量激增,對派件時效要求高,此時回收共享快遞盒的難度有所提升。另外由於作業量大,末端網點及代收點等難以及時引導顧客完成紙箱和循環包裝的回收,建議增加消費者環保意識,形成主動進行綠色生態行動的良好氛圍。
更重要的是,凌雲飛表示,在包裝減量化方面,雖然降低了包裝成本,但一些減量化產品可能達不到包裝穩固、安全的要求。為此,他建議:“相關科研院所、企業等需要持續加大綠色包裝的研發,通過創新包裝模式、材料、結構從而達到成本與效果的平衡。政府、相關組織機構也要加強對公眾的環保教育,隻有全社會協同參與,才有望解決這些問題。”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