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曲靖沾益區小康路上的智慧生活

2020年11月17日09:52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刷臉進小區、丟垃圾、借閱圖書,智能查找停車位、自動繳費、預約辦事等,這種便利、智慧的生活,已經來到雲南省曲靖市沾益區市民身邊。

近年來,沾益區堅持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推進全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探索智慧城市建設之路,推動城市體系建設由人工化作業向數據化服務轉變,經驗型管理向專業化治理轉變,因循守舊向智能高效轉變,使城市管理、文化旅游、政務服務等高質量發展,打造智慧生活小城。

智能門禁:居住環境更安心

沾益區大為小區門口設置了一個小屏幕,這是9月建成使用的智能門禁系統。通常門禁系統都是以刷卡、密碼鎖為主,但在這個小區,業主隻需用臉比對就能自動開門,大大提升了通行效率和通行體驗。

“用卡的話,忘帶或者遺失的時候比較麻煩。現在刷臉就能輕裝出行,方便多了,還能有效防止不法分子乘虛而入,保証了我們的安全。”正在通過門禁的居民金女士說。丈夫何先生表示:“尤其今年疫情暴發,指紋、密碼等都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刷臉則減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據了解,系統不僅在小區門口和單元樓採用了人臉識別技術,還在大門、車庫等地設置了車牌識別系統,在識別過程中不受光線、模具、人像、視頻等因素影響,實現了智慧管理與疫情防控相結合,技防與安防系統一體化,為安保人員減少工作量的同時,也能為公安部門提供辦案依據,有效提升了居民安全感和滿意度。

供圖

智能垃圾桶:垃圾分類更熱心

今年4月,在沾益區西平街道柴油機廠小區投放使用的智能分類垃圾桶,讓垃圾分類成了人人踐行的好習慣。

“真是好用!”小區院內,隻見午后下樓扔垃圾的劉大爺站在黃色智能垃圾桶前,將臉對准攝像頭片刻,艙門便自動開啟,“現在扔個垃圾也這麼先進,我喜歡刷臉開門,我老伴兒喜歡用卡,大家都覺得挺新鮮。”

據了解,該小區的黃色垃圾桶用於收集紙類、塑料、玻璃、金屬等可回收垃圾,綠色和黑色則分別對應廚余垃圾、其他垃圾等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箱體24小時開放,居民通過掃碼或人臉識別即可投放垃圾,機器自動按照重量折算成積分,積分可在旁邊的兌換機上換成生活用品。

居民唐先生表示:“垃圾分類大家都理解,關鍵是不知道怎麼分類,現在有了這個大家伙,我們就明白了,還能通過垃圾分類換牙刷、洗衣粉等,我們都特別支持。”

不僅如此,當出現投放錯誤、垃圾滿了等情況時,后台會自動報警,便於附近的環衛車輛及時作業,確保后續工作到位。通過分類投放、分類收集,該區實現了廢品回收和資源循環利用,變廢為寶,從而從根本上減少垃圾,讓垃圾分類成為文明新風尚。

智慧停車:車輛停泊更舒心

與朋友聚餐,不知道飯店附近有沒有停車位,花10分鐘才找到一個停車位﹔用餐后去開車,排隊繳費再花10分鐘……這樣令人叫苦不迭的經歷,正逐漸遠離沾益區市民。

這要歸功於該區7月落地的智慧停車管理系統——“曲靖停車”APP。通過APP,市民就能實時查詢車位信息、一鍵導航,並實現無感支付。

清晨的小河底農貿市場,一排排汽車沿路邊停在泊位裡,進出的車輛絡繹不絕,卻絲毫不見混亂。前來買菜的趙女士說:“附近哪裡有車位,哪條路堵,我都能隨時了解,再也不會出現以前‘開車十分鐘,停車半小時’的現象了。”

點開APP中的地圖模板,輸入任意地點,屏幕上的地圖即顯示著所在位置、附近的停車點,以及每個停車場的剩余車位數、具體路線、收費標准等信息,去除人工成本的同時,更給車主帶來了省時、高效的停車體驗。

據悉,該系統錄入了城區近2000個停車泊位的信息,涵蓋了停車包月、無感支付、優惠信息等服務,既緩解了“行車堵、停車難、管理亂”的問題,也提高了車位的周轉率和使用率,還為政府交通空間規劃、交警違章治理、公安技偵等提供了平台支撐和數據支持。

供圖

智慧書屋:閱讀體驗更隨心

“我特別喜歡這裡的科技感,之前隻在網上見過,今天同學帶我體驗了一次,掃碼進門,自助借書,科技的力量太強大了。”經過簡單的操作就能借到心愛的圖書,這讓第一次體驗智慧書屋的海峰中學劉同學感到意外和新奇,“書籍種類不少,裝修得也雅致,是一個能靜下心來看書的好地方。”

她所說的是沾益區“24小時智慧書屋”,這是近年來該區響應“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號召建成的公益性文化項目。為方便市民閱讀,提高使用率,項目選址在城區中心的玉林廣場,依托RFID技術,實現24小時全開放,使無人圖書館變成了現實。

按照“綠色環保可持續、簡約創新高品位”的設計理念,書屋採用可移動的模塊化裝置,安裝了智能化的安防、燈光、通風系統,打造了集文化、學術、社交、休閑、體驗為一體的閱讀空間。市民在茶余飯后,憑身份証或掃碼進門,就可享受數字報刊雜志免費閱讀、實體圖書借閱售賣等便捷化的閱讀管家服務。優質的閱讀體驗,濃濃的書香味,引來了各地市民紛紛打卡。

供圖

智慧政務:辦事服務更暖心

文昌社區的商戶高女士一大早就來到了沾益區政務服務中心,提交材料、審核、簽字、辦結,不到10分鐘就拿到了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証。因為提前在“一部手機辦事通”APP上申請過,高女士在現場辦理起來就很簡單。

近年以來,該區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突破口,依托省政府建成的“一部手機辦事通”政務服務平台,囊括公安、住建、司法、稅務、醫保、人社、民政等多個部門24個主題、524項網辦業務,完成全流程、套餐式集成服務,並持續優化升級。居民用手機就能辦理相關業務,實現“一網通辦”“掌上辦”“指尖辦”。

“群眾和企業按照手機指示,就能提前了解辦事流程和需要提供的材料,同時還可以辦理便民繳費、對接政務專遞,最大限度精簡程序、減少環節、縮短時限。我們提供‘保姆式’服務,他們才能省心專注發展。”沾益區政務服務管理局局長梅映煒介紹道。

平台在清晰展示辦事流程圖的同時,還提供規范表格、填寫說明、示范文本下載服務,按照“同一事項、同一標准、同一編碼”的錄入標准,實現相同事項無差別、均等化、同待遇辦理,真正讓居民和企業“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

供圖

智慧城管:城市管理更精心

走進沾益區“智慧城管”指揮中心,大屏幕上街道車水馬龍卻井然有序,這得益於該區自主開發的涵蓋城市管理、市場監管、環保、安全生產等26個部門、215個網格的“智慧城管”APP。

說起“智慧城管”的好處,區城市綜合管理局局長吳永飛娓娓道來。一方面,信息採集員隨身佩戴4G執法記錄儀、手持終端裝備,在線上傳圖文、上報問題至指揮中心,由平台分派給責任部門進行處置,處置結果同步反饋。另一方面,廣大市民可通過“美麗沾益”微信公眾號或撥打12319舉報電話,及時反饋問題線索,實現發現、交辦、整改問題流程一體化的治理模式。通過分析研判實時動態數據,大屏上就能呈現城市管理多發問題、易發區域、高發時段情況,形成“一圖覽全城、一圖連萬家”的執法監管網。

利用平台,該區有了“全民城管隊伍”,以精准“找茬”促進“大城細管”,從細枝末節提升城市顏值。“過去發現問題,要查官網、查熱線、再撥電話,很多人嫌麻煩就算了。現在隻要打開微信,后台就會自動定位,還能上傳圖片和錄音,處理反饋也更及時,效果立竿見影。”居民夏先生邊說邊拿著手機演示,不到半分鐘,就找到了“問題上報”入口。

平台不僅縮減了辦事成本,還降低了入門門檻——即使是上了年紀的人,隻要會用手機,也可以和年輕人一樣輕鬆享受便利。每天晚上到玉林廣場散步已成了張爺爺的習慣:“以前環境太差了,我們想管管不了,后來兒子告訴我,隻要打12319就能舉報。之前我看到有人躺在草坪上休息就試著舉報了,結果不到一刻鐘,城管就來處理了……要我說,這個平台是實實在在為老百姓干事的好平台!”

截至目前,智慧停車累計服務50余萬人次,每月節省人力成本近4萬元﹔智慧書屋累計服務35782人次﹔智慧政務累計辦理事項13661件次,節省行政經費30余萬元﹔智慧旅游累計服務超千萬人次,珠江源景區點擊量達80多萬人次﹔智慧城管累計服務20萬余人次,辦理事項12萬余件次,節省經費2億余元。

隨著一個個智慧場景的運用,沾益區筑牢了城市智慧“底座”,全面提升了智慧化的城市治理水平和民生服務能力。眼下,這些“有心”的工程舉措,為沾益群眾小康生活增添幸福“砝碼”的同時,也讓他們體驗到了智慧“心”生活。(扶艷)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