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學的精准教育扶貧

程浩

2020年11月16日08:25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編者按:

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職責,脫貧攻堅戰中,全國各地高校發揮優勢,努力在祖國大地書寫脫貧攻堅的“高校樣本”。為此,我們走進昆明理工大學,看該校如何瞄准關鍵點,為定點幫扶對象精准脫貧貢獻“高校思維”。

茨營完小的學生在上電腦課。(人民網 李發興 攝)

“這個字打錯啦!”雲南省宣威市羊場鎮茨營完小的計算機室,同學指著崔文豪面前的電腦顯示屏,說話時特意把“啦”字拉長。

10歲的崔文豪正用電腦鍵盤打古詩《暮江吟》,他打字很慢,每打一個字,先默念一遍拼音,眼睛盯著鍵盤,左右食指再跟著動,樣子好笑又可愛。

好不容易打完,卻把“暮江吟”的“暮”打成“幕”,同學眼尖發現了,崔文豪不好意思地笑了。

上四年級的崔文豪每周上三節計算機課,他說喜歡這門課,“好玩!”

這間計算機室,由幫扶羊場鎮3個行政村的昆明理工大學捐贈。除此之外,捐贈圖書、送教到鄉村小學、為鄉村小學老師培訓……幫扶5年來,昆明理工大學與3所完小建立了“教育扶貧 共進共生”的長期對口幫扶關系。

而要讓農村孩子享受城裡孩子一樣優質的教育,來自昆明理工大學的幫扶干部和駐村隊員深知,必須得利用高校資源,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兔場完小的學生在上課。(人民網 李發興 攝)

“上好學”:抓住教育扶貧“牛鼻子”

2015年8月,昆明理工大學定點幫扶羊場鎮普瓦村、兔場村、茨營村。咋讓3個村的664戶2010名貧困人口從根上脫貧,關鍵在教育。

走進兔場完小圖書館,開放式的書架上,陳列著各式各樣的圖書,孩子們抱著“尋寶”的心態,專注地找著想看的書籍。

11歲的六年級學生朱軍正盯著一本介紹戰爭武器的書看,長大想當兵的他喜歡看書上關於各種武器的照片。“太震撼了!”他邊看邊和同學感嘆,仿佛書裡的武器是他自己的。

這間圖書館有圖書11754冊,20%由昆明理工大學捐贈。除此之外,學習用品、生活用品、樂器……昆明理工大學盡自身所能,在硬件設施上給予3所小學最大支持。

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要發展,除硬件條件提升外,教育教學水平提升同樣重要。

相比城裡的學校,農村地區教學點條件有限、教育力量薄弱、藝術課程專業教師短缺等,是教育發展的難題。如何提升師資力量,讓農村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是昆明理工大學幫扶干部思考的重點。

結論是:要發揮高校人才和智力優勢,尤其是從師資培訓入手,抓住教育扶貧“牛鼻子”,幫助貧困地區建起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實現從“根”上扶貧。

兔場完小的學生在圖書館閱讀。(人民網 李發興 攝)

“好上學”:玩中收獲知識

2019年10月18日至20日,一場來自昆明理工大學附屬小學的教育幫扶活動在兔場完小進行。昆明理工大學附屬小學數學老師殷雪嬌的一節《倍的認識》,讓三年級學生著了迷。

對於不少小學生來說,倍數是個抽象概念,課堂中,殷雪嬌用擺小棒、學生擁抱的形式,讓孩子們形象地理解了倍數的概念。“數學回歸生活,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太厲害了!”台下老師受益匪淺。

連司空見慣的班會,兔場完小的老師也從昆明理工大學附屬小學的老師身上學到了不少竅門。

一堂《我有一雙小巧手》的主題班會上,昆明理工大學附屬小學的老師通過對二年級小朋友手工作品的展示、小品表演、整理書包、系紅領巾等活動,讓孩子們明白一個道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做的事情學著做。

“這樣的班會很有意義,尤其現在,好多孩子除了讀書,其他事情很少會做,連基本的生活自立能力都沒有,這樣的班會能引導孩子形成好的行為習慣,值得學習!”兔場完小的老師們私下議論。

兔場完小有鋼琴、架子鼓、手風琴等樂器,可學校的音樂老師不會用,樂器成了擺設。2019年8月20日,作為學校代表,吳金波和另一名老師前往昆明進行為期一周的音樂課程培訓。即興伴奏、節奏訓練、打擊樂器、樂理知識、音樂課堂教學……培訓被安排得滿滿當當。

培訓結束后,吳金波把學到的教學方法引入到兔場完小,讓單調的音樂課變得有情趣,讓孩子們在玩中收獲了知識。

看得出,昆明理工大學將定點扶貧當作使命而非任務,他們注重在幫扶點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隊伍。

兔場完小的學生在做課間操。(人民網 李發興 攝)

“有學上”:點點“雨露”滋潤學生

教育扶貧,更多的工作是在校外。

2019年8月,茨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瞿廣衛的女兒瞿桃美中考成績不理想,沒考上高中,可她仍想繼續讀書。現實是,父親因引發山火被刑拘,母親離開了家,爺爺奶奶年歲大,她不敢提出上學要求。

昆明理工大學駐茨營村扶貧工作隊得知情況后,向學校扶貧辦反映,在昆明理工大學學校領導的關心和溝通下,幫瞿桃美補報志願,並於當年9月被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藥劑專業錄取,實現了求學願望。

一家人又為孩子讀書的費用發起愁來,駐村工作隊隊員幫她申報了“雨露計劃”,每年可獲得3000元助學補貼。昆明理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黨支部每月資助瞿桃美500元,讓她學習和生活有了保障。

點點“雨露”,滋潤學生。時隔近一年,昆明理工大學駐兔場村扶貧工作隊員徐敏仍記得第一次見到兔場完小學生張雨欣時的場景。

張雨欣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父親張高飛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母親有殘疾,哥哥念高中,一家人生活壓力大。

“我第一次見到她時,是在她漆黑的家裡,小女孩一個人坐在角落,邊打著手電,邊做著作業,跟她打招呼也沒有回應。”徐敏暗下決心,一定要幫小雨欣打開心結。

他多次到小雨欣家走訪,跟她聊天,陪她做游戲,輔導她做作業,不定期到兔場完小了解她的情況。一學期后,小雨欣的精神面貌好了,學習成績提高了。

今年1月,一場公益活動在兔場完小舉行,小雨欣突然跑過來,拉著徐敏的手說:“期末考試裡有一道題是寫《最想感謝的人》,我寫的是你,謝謝你像個大哥哥一直陪著我!”徐敏眼淚頓時在眼眶打轉。

“我們堅持把教育扶貧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之策,確保孩子們‘有學上’‘上好學’‘好上學’,旨在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昆明理工大學駐羊場鎮扶貧工作隊隊長劉磊說。

兔場完小的音樂老師在給孩子們上音樂課。(人民網 李發興 攝)

確實,扶貧路上,教育必須同行。2017年至今,昆明理工大學還招收羊場鎮籍貧困新生50人,開學報到時為他們發放“愛心禮包”,並通過發放獎學金和助學金等形式資助其就學。同時,學校還利用相關措施,幫助羊場鎮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順利實現就業。

再回到兔場完小,初冬時節,一縷陽光從樹梢間洒落開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洪亮整齊的讀書聲在耳畔響起。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