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家校責任邊界 家長群需要“靜靜”

2020年11月12日08:27  來源:昆明日報
 
原標題:家長群需要“靜靜”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在短視頻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他認為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這也引發不少家長的共鳴和熱議。

  11月10日,“今天的語文作業是家長與孩子共同完成親子閱讀……”昆明市五華區龍翔小學一年級家長群裡布置的作業,卻受到家長的點贊。一退一贊之間有何區別呢?

  不滿情緒可理解

  11月3日,“昆明教育”微信公眾號發起關於家長群的微調查,600余名家長參與其中,有64%的家長認為家長群給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壓力”或“負擔”。

  孩子上一年級兩個多月,每當家長群裡傳出消息提醒聲,秦先生就有點緊張:孩子又被點名批評了?還是老師又發布了新的作業,或對作業有了新的要求?

  “每次都得仔細閱讀老師布置的各項作業,怕做漏、做錯,第二天被點名批評。”秦先生說,“輔導作業時,我和孩子不再是爸爸和兒子的關系,而是變成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我不僅要檢查錯誤、訂正、簽字,還得教導孩子正確的書寫、拼讀。”

  微調查中,26%的家長認為家長群變成了“作業群”,每天要完成教師安排的各種任務或作業﹔31%的家長怕錯過群裡的信息,或沒能及時回復教師發送的消息﹔13%的家長害怕教師在群裡公開孩子的作業和成績﹔14%的家長覺得群裡都是教師說了算,自己隻能被動接受。

  壓力大、承擔了教師應負的責任,是江蘇那位家長退群的主要原因。針對“家長退群”事件,雲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昆明市家庭教育研究會會長李勁鬆認為,家長吐槽的現象是學校教育越位到家庭中造成的。

  “一個人主要從家庭、學校和社會3個方面得到教育,3類教育有各自的目標、內容和方法。家長本應進行的是家庭教育,但是工作一天回到家,忙完家務還要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家庭教育被學校化了,家長因此出現不滿情緒,是可以理解的。”李勁鬆說。

  換個角度發信息

  如何化解家長在群裡的不滿情緒?龍翔小學的張老師有妙招:從來不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學生。

  每次學生獲得獎勵時,張老師都會把學生照片和受表揚的原因發到家長群裡。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形成榜樣效應﹔二是引導家長思考,自己的孩子為何沒受到表揚。對於犯錯的學生,他不會在群裡公開批評,而是私信家長,共同對孩子進行教育。

  此外,每逢班級開展活動,張老師會挑選學生照片發群裡,讓家長們知道孩子情況。“一些一年級的新生家長,還不適應孩子身份的轉變。把學生學習生活的照片發家長群,可以起到幼小銜接的作用,讓家長了解教師的工作,從而理解教師、支持教師。”張老師說。

  微調查中,隻有1個家長群的家長佔比僅有14%,有2個群的家長佔比達25%,有5個或以上群的家長佔比達31%。其中有2%的家長認為家長群沒有作用,其他家長認為家長群是布置作業、學校發布相關的通知、家長了解孩子學習情況以及報名、收各項雜費的平台。

  雲大附中一二一校區初一年級設置了兩個家長群,一個群班主任用於發布各種信息,一個群則是各科任課教師在其中,方便家長交流溝通﹔紅旗小學利用一對一的教學交流平台,讓家長了解學生作業信息、考試成績、教師建議等,不在微信群中發布其他信息﹔新聞路小學一年級建有一個班級群、一個家長群、一個收費群﹔方旺中心學校有一個通知群,一個家長交費和交流群,一個數學教師群,教師會在群裡分享當天的數學知識點……群策群力、家校共育,這是學校教師和家長都願意看到的情景。

  相互體諒莫“越界”

  近年來,教師承擔了很多與本職工作關系不大的事務,耗費了時間、分散了精力。這一背景下,一些教師把督促孩子做作業的事交給了家長,從而造成了“越位”。同樣,家長在家長群會感到“壓力大”也是出自焦慮,害怕孩子完成不了任務或者達不到老師的要求,導致被批評,有的家長甚至向孩子施壓,造成惡性循環。解決這一矛盾的辦法是讓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各司其職。

  目前,龍翔小學教師正探索讓一年級學生自己記錄每天的作業。一年級學生還不識字,教師就讓孩子嘗試用拼音記錄作業,還可以鞏固拼音知識點,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逐漸把家長們從作業中解脫出來。此外,教師們盡量布置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完成的作業,如親子閱讀、親子繪畫等,不把家長變成一個作業監督員,而是讓他們參與到孩子的作業中,陪伴孩子成長。

  對於家長群的期盼,有21%的家長希望家長群是布置作業和接收學校和教師信息的地方,28%的家長認為這應該是家校交流和反饋的平台,26%的家長希望在家長群裡能解決孩子學習及生活問題,18%的家長希望能從家長群裡汲取到家庭教育方法。

  李勁鬆建議,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來安排作業、活動,讓學生有能力完成。具有專業教育知識、經驗的學校教師,應該幫助家長了解家庭教育的內容和目標。作為家長要放平心態,根據孩子的情況設定目標。同時,家長應該理解和體諒老師的工作、壓力,通過家校共育,讓孩子得到健康成長。(蔡曉磊 余蘇晏)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