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昆明11月9日電 (木勝玉)“44起,發病212人,死亡8人”,這組觸目驚心的數據,是雲南省衛生健康委發布的2019年截至11月20日雲南省報告因煮食或誤食烏頭鹼類中藥材中毒情況。進入秋冬季,雲南省一些地方長期以來都有食用(黃)草烏、附子等毒性中藥材進補的習慣,因操作不當,導致(黃)草烏、附子等毒性中藥材中毒事件屢有發生,釀成悲劇。近日,雲南省政府食品安全辦發布公告再次提醒,(黃)草烏、附子是毒性中藥材,不是食品,嚴禁作為食品、藥膳食用。
而就在今年9月13日,雲南省德宏州瑞麗市14人出現腹痛、嘔吐、腹瀉、臉麻等症狀,經初步調查,疑似因食用草烏導致中毒,1人因搶救無效死亡,9人病情危重。烏頭鹼類中藥材中毒為何如此嚴重?該如何避免和預防?帶著這些問題,人民網雲南頻道採訪了雲南省疾控中心營衛所的專家。
烏頭鹼類藥物有哪些?
烏頭鹼類藥物有川烏、草烏、附子、雪上一枝蒿等。川烏、草烏、附子是中醫臨床常用中藥。
(黃)草烏、川烏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黃草烏或烏頭的母根,附子是其子根的加工品,都屬大毒藥材,含有滇烏鹼、烏頭鹼、次烏頭鹼、新烏頭鹼等多種生物鹼,對人體毒性極強。草烏還有另一個名字——斷腸草,從這名字來看,就可以看出這種東西“不好惹”。0.2毫克的烏頭鹼就能讓人中毒,3毫克就能致人死亡,中毒過重或搶救不及時,會導致呼吸衰竭或嚴重的心律失常,死亡率極高。
由於毒性極強,國務院制定的《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將其列入管理,一般要在炮制后方可作為藥物使用,且孕婦禁用,也不宜與半夏、瓜蔞、瓜蔞子、瓜蔞皮、天花粉、川貝母、浙貝母、平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白蘞、白及同用。同時,購買和使用都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才能進行。
煮食烏頭鹼類藥物風險有多高?
《中國藥典》和《雲南省中藥材飲片標准》規定,炮制后的(黃)草烏每日用量限於3—9克、附子3—15克,而且必須先煎久煎,使毒性極強的雙酯型生物鹼轉化而降低毒性。
但是,目前家庭或邀約親友共同煮食(黃)草烏、附子時,一是直接用毒性極強、未經炮制的鮮藥材,二是用量遠遠超過藥品標准規定用量,三是煮食過程均不能使毒性成分完全轉化,因此發生中毒的風險極高。食用(黃)草烏、附子中毒有什麼表現?一般在食用后0.5-2小時之間出現中毒症狀,食用(黃)草烏、附子類藥物中毒的臨床表現主要是患者口舌、四肢或全身發麻、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甚至昏迷、面色蒼白、心慌氣短、心率減慢或紊亂、血壓下降、瞳孔散大或縮小、復視並出現幻覺等症狀。
如何防止食用烏頭鹼類藥物中毒?
進補固然必要,但是生命更重要。就如何預防烏頭鹼類藥物中毒,雲南省疾控中心營衛所專家給出了以下建議。
1.不採食不熟悉的植物,謹防誤食﹔
2.烏頭鹼急性中毒無特效解毒藥,進食這類藥物后,一旦發現口、唇、舌發麻,臉部以及皮膚發痒或者有螞蟻爬行感,惡心、發慌等中毒症狀,應立即採用多喝水的方法進行催吐,並迅速送往醫院,同時帶上剩余藥物,以便查明原因﹔
3.嚴禁集體食用加有草烏、附片等毒性藥材原料自行配制的藥酒及其他食品。酒浸或用酒沖服此類藥物可增強其毒性,盡量不飲或少飲自泡藥酒,不喝無標識或標識不明的泡酒﹔
4.嚴禁一切單位和個人出售以草烏、附片等毒性中藥材原料的食品﹔
5.嚴禁餐飲經營單位、學校食堂、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婚喪宴請和會議涉及集體用餐等加工食用草烏、附片等毒性中藥材。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