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西部鄉村完小的音樂課傳承之路

程浩

2020年11月04日08:13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兔場完小的孩子們在上音樂課。(人民網 李發興 攝)

10月28日上午,雲南省初中學生體育音樂美術考試方案聽証會在昆明舉行。根據該方案,雲南省將把初中學生體育美育考試分值大幅提高,音樂、美術兩科分數從10分提高到40分。其中音樂考試以提高學生藝術素養為目的,滿分20分。

兩天后的10月30日,距離會場200多公裡外的雲南省宣威市羊場鎮兔場完小,中考音樂提分的消息還未傳到尹星媛那兒。作為學校唯一的一名音樂專業老師,她更不知道聽証會上有人建議:要提高初中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從小學階段培養。

這個建議,尹星媛是支持的,她希望通過努力,讓更多人關注農村音樂教育,這也是兔場完小及其幫扶單位昆明理工大學所努力的方向。

尹星媛正給孩子們上音樂課。人民網 李發興 攝

農村小學來了位專業音樂老師

“小熊小熊點點頭呀,點點頭呀……”10月30日上午,兔場完小的音樂教室裡,尹星媛正教二年級學生唱兒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她先帶學生朗讀歌詞,熟練后教唱,再鋼琴伴奏,孩子們樂在其中,課堂氛圍活躍。

環顧教室,除鋼琴外,還有架子鼓、手風琴、電子琴等樂器。尹星媛用鋼琴伴奏時,孩子們認真地敲著三角鐵,響聲清脆。

今年9月,從曲靖師范學院音樂專業畢業的尹星媛通過招考,進入兔場完小,成為這個山區小學唯一一名音樂專業老師。

學校共有446名學生,不少是留守兒童,尹星媛觀察發現,孩子們一上音樂課就特別開心,低年級的孩子歡呼聲很大,一到上課時積極性就特別高。在她看來,農村孩子身上兩個特點,一是質朴,二是乖巧,而音樂教育能把孩子們的優點放大,它不但能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也能培養孩子優良的品德和情操,讓他們智力得到發展。

尹星媛正在上音樂課。人民網 李發興 攝

時隔兩個月,尹星媛依然記得第一次給孩子們上音樂課時的情形,“我給孩子們彈鋼琴,他們睜大眼睛看著,嘴裡喊著:‘音樂課太好玩了!’”尹星媛也希望,通過自身努力,能對孩子們有一個積極正面的影響。

而在尹星媛到來之前,兔場完小的音樂課,均由其他專業老師兼任,方式多為單一教唱歌。

吳金波就是一名非專業的兼職音樂老師。多年前,她從曲靖師范學院普師專業畢業,來到兔場完小教書。除兼任音樂老師外,她還教孩子們語文、書法、美術等課程。

類似非專業老師教授孩子們音樂課的境況,不止兔場完小,在雲南的農村小學很普遍。“當時學校也沒什麼樂器,每周兩節的音樂課,就是教孩子們唱歌。”吳金波說,孩子們興致也高,不過畢竟不是專業教育,總感覺差點意思。

這樣的音樂課,吳金波說自己上了五六年。

吳金波(左)和同事去昆明理工大學附小培訓。供圖

兼職音樂老師的培訓之旅

此后,全國各地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當地政府部門為學校配了鋼琴、架子鼓、手風琴等樂器。

樂器有了,學校的音樂老師不會用,樂器成了擺設。

彼時,昆明理工大學定點幫扶羊場鎮的3個行政村,兔場村是其中之一。了解到兔場完小情況后,昆明理工大學幫扶干部搭建平台,安排兔場完小老師到昆明理工大學附小進行音樂課程培訓。

2019年8月20日,作為學校代表,吳金波和另一名老師前往昆明進行為期一周的音樂課程培訓。即興伴奏、節奏訓練、打擊樂器、樂理知識、音樂課堂教學……培訓被安排得滿滿當當,激動之余,吳金波倍感壓力。

第一節課是即興伴奏,對於第一次接觸鋼琴的兩人來說很難,“剛開始聽不懂,慢慢能聽懂一些理論,右手也勉強會彈。”吳金波回憶。

之后的音樂課堂教學,“老師一邊唱歌,學生一邊做動作,然后老師用鋼琴彈奏向學生問好,示意學生入座……”整整一周,吳金波看到的都是新鮮的教學方式。這些教學方式,打破了傳統音樂課隻唱歌的單一模式。

“我們要把這些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入到我們學校,讓單調的音樂課變得有情趣,讓孩子們在玩中收獲知識,真正做到學生幸福成長,老師幸福教學。”吳金波信誓旦旦。

兔場完小的孩子們正上音樂課。人民網 李發興 攝

農村音樂老師的期望

甫一回到學校,吳金波便著手准備。上音樂課前,她先放一段歡快的音樂,讓孩子融入課程,再進行發聲練習,之后朗讀歌詞,再用鋼琴伴奏,指導孩子們用打擊樂配合。整套流程下來,吳金波忙得夠嗆,好在孩子們挺喜歡,她壓力減輕不少。

這樣的音樂課程持續了一年,受限於音樂基礎差,吳金波會彈奏的歌曲有限,會用的樂器亦不多,小學音樂課下一步如何推進成了問題。

今年9月,24歲的尹星媛來到學校,熟悉教學流程后,這名會彈鋼琴、吉他,會吹葫蘆絲的音樂專業老師接替吳金波,成了二年級的音樂老師。

尹星媛有個期望,她也和學校領導溝通過,希望全校學生的音樂課都由她跟進。她覺得,音樂是實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不僅能感受到其中的詩情畫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養。

學校領導認真考慮過尹星媛的建議,但受限於山區學校師資力量不足及其他原因,除了帶二年級音樂,尹星媛還被安排教該年級數學、科學等科目。

“如果可以,明年我們爭取讓你帶全校孩子的音樂課,讓農村孩子也能和城裡孩子一樣,上專業的音樂課。”看著學校“保護天性 尊重個性 發展社會性”的校訓,校領導對尹星媛說。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