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故事,見証脫貧攻堅中的“老山精神”

符皓

2020年11月02日08:24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麻栗坡脫貧攻堅總攻動員大會。(供圖)

他叫李運忠,2006年,26歲的他不慎踩上地雷,致使右小腿截肢致殘,人生跌入低谷,一家人的生活也失去了依靠。

他叫胡天祥,父母身患重病,行動不便,作為家中獨子,2008年,14歲的他初中沒讀完就提前踏入社會,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一個家的希望。

面對不幸,他們比任何身體健康、家庭和美的人更有理由抱怨命運的不公。

然而現實的境況是,李運忠身殘志堅,不但靠做茶養活了全家人,還被選為村小組黨支部書記,帶領村民脫貧致富﹔胡天祥也沒有向命運低頭,22歲時他依靠扶貧貸款,開始發展種養殖產業,后成為村裡的致富帶頭人。

李運忠和胡天祥的家,在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這裡曾是“老山精神”的發源地,也曾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貧困發生率曾經高達29.42%。

脫貧攻堅戰打響后,面對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自然條件差、增收渠道窄、內生動力弱等諸多致貧因素,麻栗坡縣堅持以“老山精神”提振信心、凝聚力量、激發動力,打贏了脫貧攻堅的“老山戰役”。

今年5月,麻栗坡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9082戶74879人全部脫貧。

“老山精神”對麻栗坡脫貧的激勵有多大,從李運忠和胡天祥的故事裡,興許可以找到答案。

正在犁地的李運忠。(供圖)

“人不要怕困難”

李運忠家住麻栗坡縣猛硐瑤族鄉壩子村長地小組,村子距離邊境線600多米。

不幸發生后,李運忠的心情一度低落到了極點。看著年邁的父母、瘦弱的妻子在田間地頭艱辛勞作,自己幫不了忙,還需要他們照顧,絕望的他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

好在有親人的悉心陪護,讓李運忠冷靜了下來。“逃避非但不會為家人減輕負擔,反倒會把他們帶入更加絕望的境地。”他看清了現實。

生活還得繼續。在公益企業的幫助下,李運忠裝上了假肢,開始了適應訓練。皮膚摩擦起泡、潰爛、康復、再起泡……經過三年的反復磨合,直到截肢處的皮膚被磨起了老繭,假肢也終於與身體協調一致。

干不了重體力活,但犁地、放牛等相對簡單的農活,李運忠已能輕鬆應對。

村子距離老山主峰直線距離隻有2公裡,老山戰役中那些不畏艱險、英勇獻身的英雄事跡,一直在村民中口耳相傳。

一次放牛時,李運忠與村裡的老黨員盤國亮相遇,閑談中,老人聊起了老山過往的英雄事跡,並聯系到彼此的生活境遇。

“人不要怕困難,像我在寨子裡干活動作最慢,但沒有讓家裡的一寸土地荒著。”盤國亮老人的鼓勵,讓生性好強的李運忠心有所動。

重體力活干不了,但他腦子轉得快。在認真分析村裡的發展條件后,李運忠瞄准村裡種有600多畝茶葉的實際,於2014年開始做起了茶葉生意。

第一年,通過採摘自家茶葉和收購村民茶葉鮮葉,李運忠炒制了1.2噸干茶。不過,步子邁得太大,沒有穩定的銷售渠道,茶葉遲遲賣不出去。

“坐等不是辦法。”想到一年的辛苦將白費,李運忠坐不住了。思前想后,他決定主動上門推銷。

主意一定,他便將茶葉分成小包包裝,帶著去縣裡及州內的其他各縣,隻要見到茶葉店就進去推銷。

“老板,這是我自家種的原生態茶,請您品嘗一下。”李運忠自賣自夸。

有茶葉店主拒絕購買,李運忠也不灰心,轉而邀請店主品嘗自己的茶葉,求其給出建議。

“炒糊了。”

“殺青火候不夠。”

“必須買正規的炒茶鍋。”

……

一條條建議,李運忠都認真記下。功夫不負有心人,靠假肢支撐,他拜訪了近百家茶葉店,終於分批將1.2噸茶葉全部賣完,收入3萬多元。同時,也與許多茶葉店建立了聯系。

接下來的日子,李運忠對自家的茶葉生產方式進行了改造。做出的茶葉,還隨時寄樣品給各家茶葉店,並根據反饋意見不斷改善茶葉品質,茶葉終於有了穩定的銷路,最高可以賣到100元一公斤。在此基礎上,他還通過網絡平台,將茶賣到了東部沿海省份。

靠著這股不屈不撓的韌勁,李運忠成為村裡的致富帶頭人。2015年,他光榮入黨,並於2018年被村小組黨支部推選為黨支部書記,挑起了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重擔。

長地小組有48戶182人,建檔立卡戶有16戶57人。李運忠在負責收購貧困戶茶葉的同時,還與其簽訂了保底價,盡可能降低茶葉市場波動對貧困戶帶來的影響。

據統計,2019年,李運忠收購貧困戶的茶葉鮮葉在10噸以上,全村貧困戶也於2019年全部脫貧。

“目前干茶產量每年有3噸,正在准備建設加工廠,將產能擴大到5噸以上。”談起茶葉發展規劃,今年已經40歲的李運忠臉上挂著笑容,對未來,他信心滿滿。

胡天祥在自己種植的生姜地裡自拍。(供圖)

“光靠政府救濟,一輩子都摘不了窮帽子”

開挖機、修車、搞電焊、在冶煉廠務工……離開學校后,胡天祥的打工軌跡都在文山州內,父母身體不好,他不敢走太遠。

不過,勤奮工作,依然不能改變家庭現狀。好在脫貧攻堅戰打響后,胡天祥一家被劃為了建檔立卡戶,父母的醫療費有了保障,家裡的危房經過改造也煥然一新。

“看到別人買了房、買了車,日子過得美滋滋的,我也下定決心一定要實現。”想歸想,如何實現,胡天祥沒有底。

在推進脫貧攻堅過程中,麻栗坡縣在村組成立了“老山精神”講習所,挂鉤干部、駐村扶貧隊員和基層干部會根據村裡實際,反復宣傳“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為核心內容的“老山精神”,宣傳扶貧政策措施,宣傳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脫貧故事,激勵貧困群眾從“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的思想轉變。

耳濡目染中,胡天祥的斗志被徹底激發,他領悟出:“光靠政府救濟,一輩子都摘不了窮帽子。”

有志不在年高。2016年,時年22歲的胡天祥,申請了5萬元扶貧貸款,開始了養豬、養雞。

不過,空有一腔熱情,胡天祥的創業之路走得並不輕鬆。

“技術缺乏,經驗不足,市場情況掌握不充分,一年下來,貸款全部虧完。”他總結稱。

深入分析原因后,胡天祥改變了思路,除了積極參加政府組織的農業技術培訓外,還獨自前往省內外種植產業發展得比較好的地方考察學習,先后引進並種植了生姜、魔芋、花椒、草紅花等作物,包括自家土地種植和租地種地,種植面積超過100畝。

胡天祥種植的生姜,豐收在望。(供圖)

在此過程中,自主發展產業的胡天祥還收到了縣裡發放的8萬元補貼,種植產業發展逐漸步入正軌。

“這個小伙子肯吃苦!”看到年紀輕輕的胡天祥脫貧致富,全村有一半的農戶紛紛跟著他的步子開始種植生姜,村裡的貧困戶也隨時跑來向他請教產業發展思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胡天祥引進種植的草紅花,自己種了20畝不算,他還把種子發放給村民,帶動村民種植了20畝,並在採收后負責回收。

至2019年,胡天祥一年的純收入已達16萬元。收入逐年攀升,他不但還完了欠款,還花幾萬元買了車,成為坪寨小組30戶貧困戶中,發展得最好的一戶。他也先后被縣裡評為“光榮脫貧戶”“致富帶頭人”。

事業起步,家裡的生活得到改善后,命運的打擊又一次降臨,2019年,胡天祥母親病重去世,沒有子嗣的叔叔也相繼離世。

換是他人,一年2位親人去世,可能扛不起。

強忍悲痛,胡天祥為兩位親人辦理了后事,還將之前與叔叔在一起生活的奶奶接到家中,與他和父親一起生活,方便照料。

“事情來了,抱怨不起作用,隻能樂觀面對。”回憶一路走來的艱辛,今年26歲的胡天祥一臉平靜,成熟的言語中,有著同齡人少有的從容和淡定。

對未來,胡天祥看得長遠。“這兩年覺得自己越來越有勁,再辛苦都開心。下一步要成立合作社,帶領村民一起發展。”展望完遠景,胡天祥又補充一句:“我想在30歲前娶個媳婦。”說完,他黝黑的臉上,浮上一片緋紅。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