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群眾致富路、幸福路(大家談·我身邊的“十三五”)

2020年10月29日09: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暢通群眾致富路、幸福路(大家談·我身邊的“十三五”)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這5年,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勠力同心、團結奮斗,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性成就,暢通了億萬人民致富奔小康之路。本期大家談,我們選刊3篇讀者來稿,一起分享脫貧攻堅帶給人民生活的變化。

  ——編 者

  把風景變成發展“前景”

  田 鴻

  290多條大小河溪,數百座大小山峰,四大特色文化,幾十種特色農產品……“擔不完的沅州”說的就是我的家鄉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然而長期以來,我們卻“抱著金蛋過著窮日子”。

  “十三五”期間,與全國各地一樣,芷江奔跑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征程上。為此,全縣干部群眾都在思考:我們有什麼優勢?我們該怎麼干?5年來,全縣18個鄉鎮、218個村寨大力挖掘山水美景、鄉土文化、民俗風情、農耕節慶等資源,開發包裝鄉村旅游、農副產品、民間藝術、節慶活動,走出了一條融合發展新路子,一個個村寨實現了從“貧困村”向“美麗鄉村”的精彩轉身。

  種好“風景”,換來“錢景”和“前景”。去年4月,“擔不完的沅州”成功脫貧摘帽,還將著力打造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獨具魅力的特色侗城、區位優越的美麗邊城、人見人愛的幸福小城,未來令人期待。

  村裡通了“幸福路”

  唐才龍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劍河縣懂熬村開展幫扶工作,親身經歷了一個深度貧困山村的轉變,更見証了群眾如何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走進村子,一條寬敞的公路直通村民的家門口,村村通、組組通公路是最直觀的變化。路通了,車多了,進城方便了,農產品可以出山了,村民看病就醫更加快捷。除了修路,近年來,美麗鄉村建設也提上了日程。我們大力開展環境整治,新建了生活排污工程,村民自覺把垃圾分類處置,垃圾清運車直接上村回收,全村都享受到環境改善帶來的生活質量提升。

  路,串接起村裡村外,更激活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內生動力。一個個致富帶頭人脫穎而出,帶動貧困群眾自力更生,村子的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美好生活在村裡變成現實,致富的腳步走得更穩更堅實。

  美在“山頭”,甜在“心頭”

  宋 威

  金秋十月,漫步村庄前面的金嶺礦山,鮮花遍野,彩蝶紛飛。如果不是景區入口“礦山傳奇”幾個大字的提醒,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是礦山廢棄地。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鄉親紛紛感慨:“像回到了小時候,門前那座山,又綠了!”

  我的家鄉河北遷安是一座因礦而起、因鋼而興的資源型城市。幾十年礦山開採,成就了發展,也讓一些山體“千瘡百孔”。近年來,得益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我們堅持因地制宜、變廢為寶,大力推進土地復墾、固廢利用、生態公園建設。昔日生態傷疤漸漸撫平,礦山變成了景區,資源變成了資產,村民們的口袋也漸漸鼓起來了。人與山都在不知不覺中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不僅美在“山頭”,更甜在“心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十三五”時期,這句話不僅落地生根,更深入人心。親眼見証村后的臭水溝蝶變成荷塘,雜草叢生的街角建起健身廣場,鄉親們更加堅定了深挖“環境”這座富礦、端好“生態”這個飯碗的決心和信心。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