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遠程看護系統、感知攝食行為可穿戴設備、老年人智能餐具……智慧養老產品和應用日新月異,不斷突破想象。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智慧養老前景廣闊,未來發展應注重以人為本。
智慧養老是老齡產業的發展趨勢之一。《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提出,把技術創新作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第一動力和戰略支撐,全面提升國民經濟產業體系智能化水平。提高老年服務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大老年健康科技支撐力度,加強老年輔助技術研發和應用。
“智慧養老並不是一種新的養老模式,而需要跟傳統的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模式有機融合。”在日前舉行的第三屆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護理和照護分會學術年會上,全國老齡辦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吳玉韶說,智慧養老突破了傳統養老服務進社區和入戶難題,能夠有效整合資源、緩解人力短缺、提高服務質量,在老年人居家照護、安全保護、健康管理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不過,智慧養老服務在當前也存在一些痛點:信息平台有平台沒服務,有線上沒線下,有系統沒整合﹔智慧產品缺乏體驗性、不夠智慧,不能形成有效數據,缺乏平台支撐……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護理和照護分會副主委、上海愛照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CEO丁勇認為,智慧養老的技術要用於提供正確和高效的服務。目前,一些供老年人使用的可穿戴設備最大的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不夠人性化,導致不少老年人放棄佩戴。
吳玉韶認為,養老服務的基本形式是人對人帶有情感的近身服務,再先進的技術也不太可能替代情感和近身服務,因此,發展智慧養老仍要提倡以人為本,要防止“智慧不養老,養老不智慧”。(田曉航)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