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韻舊韻之辯:好詩不拘如何用韻

2020年10月23日10:1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新韻舊韻之辯:好詩不拘如何用韻

隨著傳記電影《掬水月在手》10月16日上映,詩詞名家葉嘉瑩的傳奇經歷,激發起更多人學習、創作傳統詩詞的熱情。

中華詩詞學會曾公布數據,全國每天新創作的傳統詩詞有5萬首。這些作品雖然都被冠以“詩詞”或“傳統詩詞”“舊體詩詞”之名,但它們所依據的規則並不相同。主要的差異在於用韻:一部分人用新韻,一部分人用舊韻。現代人寫傳統詩詞,該用新韻還是舊韻?爭論不少。

“舊詩,如同古琴、京劇,是一種傳統,一種遺產,隻能原封不動地保持下來。一些形式上的‘改革’隻會損害它。”主張用舊韻的人,有這樣的看法。

“當代詩詞是給今人和后人讀的,不是給古人讀的。新韻適合新的時代、新的名詞、新的意象,會極大地拓寬我們的創作空間,推動詩詞繁榮。”主張用新韻的人,有這樣的認識。

兩種觀點之外,還有新韻、舊韻並行的意見。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2019年11月發布試行《中華通韻》,提出“知古倡今、雙軌並行”的原則。雖然這部以普通話為基礎制定的新韻書實施已近一年,但有關新韻和舊韻的爭論仍未停歇。

時有古今:規則該變嗎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在一個講解古詩詞吟誦的視頻中,葉嘉瑩有意把這句詩中的入聲字“白”讀得短促,發音類似“擘”,很像京劇中“白”字的讀音。她解釋:“古代的詩在聲音上是有格律的,如果用現代的普通話來讀,格律就不對了。所以有些入聲字,我讀的時候,就要特別提醒一下。”

從古至今,漢字的讀音一直在變化,這已是常識。

“《詩經》《楚辭》,漢魏晉南北朝詩歌,每個時代的聲韻各有異同,不盡一致。隋唐時期有了科舉,以詩賦取士,特別是到了科舉制度定型的宋代,詩賦考試成為選拔官員的重要程序,這才需要制定‘國標’,否則考生與閱卷官員就無所適從。”中國韻文學會會長、南京師范大學教授鐘振振指出,“所謂‘平水韻’,就是應科舉考試之運而生的‘國標’。”

歷史上,詩歌如何用韻,一度沒有統一規則,大體上隨著語音的改變而改變。直到金朝出現“平水韻”,此后歷經元、明、清三代,雖然北方話的語音發生了很大改變,但“平水韻”——也就是現在人們說的“舊韻”——一直保留了下來。格律詩的規則該不該變,是爭論的焦點。

主張用新韻的人認為,規則不能一成不變。“白”字的古音是入聲,但普通話的聲調已經是陽平了,就應該按照普通話的聲韻進行創作。平水韻不僅與普通話差別很大,而且與唐人用韻也不完全一致。如果用平水韻檢驗唐詩,就會發現連一些經典作品都不合格律。比如元稹的名作《行宮》:“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按照平水韻的標准,“紅”“宗”分屬兩個不同的韻,是不能押韻的。現在還堅持使用唐人都沒用過的平水韻,無異於抱殘守缺。

但有主張用舊韻的人認為,不論是平水韻,還是更早的《切韻》,舊韻反映的不完全是當時的口語,而是綜合了古音、今音以及各地方言而制定的,沒有必要隨著口語的改變而改變。甚至有人認為,格律詩詞如果使用新韻,無異於破壞游戲規則,就不可稱其為“舊體詩詞”。

“文字讀音隨時代而改變,這個道理非常淺顯,古人也很清楚,但這不是棄用舊韻(平水韻)的理由。”在南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汪夢川看來,任何規則都不是完全合理的,平水韻就是唐以后歷代詩人普遍認同的、較為合理的既定規則,完全沒有必要改變,雖然古人寫的近體詩有不合平水韻的情況,但畢竟是少數,因為平時寫作不必都按照考試的要求去做,“要想寫好舊體詩,必須過平水韻這關,這是當今創作舊體詩的基礎。要想不受這個規則約束,完全可以去創作新詩。”

地有南北:方言之爭還是理念之別

從20世紀40年代的《中華新韻》,到60年代的《詩韻新編》,再到這部《中華通韻》,數十年來,一直有人在為編制新韻而努力。

“新韻唯一的優勢就是降低寫作難度,但是正所謂‘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這樣隻會催生更多的半瓶水詩人。”汪夢川不認可編制新韻的做法,“如果達不到標准就降低標准,玩不轉規則就修改規則,隻能使其每況愈下,不斷庸俗化,最終變得毫無價值。”

新韻易,舊韻難?有人分析:平水韻更接近南方方言,新韻更接近北方方言,講南方方言的人容易掌握平水韻,但不容易掌握新韻,因此他們支持平水韻,而講北方方言的人用新韻更得心應手,用平水韻就比較困難,因此他們支持新韻。

但也有不同意見:平水韻並不對應任何一種現代方言,北方方言、南方方言學習平水韻各有優勢,以葉嘉瑩為代表的很多當代詩詞名家,都是北方人。還有學者指出,現在互聯網發達,無論查檢舊韻還是新韻都很容易,雙方的分歧,並非方言之爭,也不是哪個更簡單、哪個更容易,而是因為理念的差異。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海鷗是在南方教書的北方人,雖然不反對使用新韻,但在寫舊體詩詞時,他選擇用舊韻,也在課堂上教學生使用舊韻。張海鷗的理念是:“古代格律詩詞是用那個時代的韻書創作的,現代人閱讀唐宋以來的格律詩詞,不懂舊韻是一種欠缺。現代人寫格律詩詞首先要對這種經典文體有精准的理解和把握,學習者必須首先學會經典文體的基本規范。”

“制定新韻書的目的不是取代舊韻書,而是將新韻的使用規范化、普及化,服務廣大群眾、詩歌愛好者、特別是青少年學習與創作詩歌等韻文的需求。在詩歌創作中,《中華通韻》與當前流行的舊韻書並存。在雙軌並行原則下,提倡使用《中華通韻》,但尊重個人選擇。”《中華通韻》的起草人之一、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范詩銀介紹,從目前已舉辦的兩次全國詩歌創作征集活動看,第一次參賽人數13012人,第二次參賽人數23230人,詩歌創作者們對《中華通韻》應用比較自如,作品質量比較高。

“這場新舊聲韻之爭,人數相當,勢均力敵,曠日持久,迄無共識,恐怕永遠也不可能達成共識。”鐘振振說。

雙方共識:工夫在詩外

有人把新韻、舊韻之爭比作足球比賽,雖然雙方對有些規則的理解不同,一方主張踢尺寸大一些的球,另一方主張踢尺寸小一點的球,但對於最重要的規則並無爭議——把皮球踢進球門才算得分——無論使用什麼聲韻,最終目的都是寫出好詩。

“熟練使用平水韻只是基本功,並不保証一定能寫出好詩。”汪夢川的觀點非常明確。

“今天很多初學詩詞者最畏難的是平仄,實際上平仄是詩中最形而下、最簡單的。”在《大學詩詞寫作教程》一書中,深圳大學副教授徐晉如寫道,“‘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擁有器識和胸襟才是最重要的。”

不僅當代的詩人、學者有這樣的觀點,清代小說《紅樓夢》就借林黛玉之口提及類似的主張。香菱找黛玉學作詩,“黛玉道:‘什麼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又道:‘平仄是末事,詞句也次之,第一是立意要緊,意趣真了,詩自是好的……’”

“無論用平水韻、《詞林正韻》還是《中華通韻》,寫出能夠傳世的好作品,永遠是硬道理。”鐘振振的觀點同樣是:寫得好,用什麼聲韻都可以﹔寫不好,用什麼聲韻也無濟於事。他贊成中華詩詞學會的態度,新舊聲韻並行不悖,各從其便,各取所需,“隻要在同一首詩裡不混用即可”。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