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攣窯”技藝:搭建泥與火的魔幻空間

2020年10月23日09:18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景德鎮“攣窯”技藝:搭建泥與火的魔幻空間

(文化視點·聽非遺講故事·圖文互動)(1)景德鎮“攣窯”技藝:搭建泥與火的魔幻空間

把樁師傅胡家旺(前)參加景德鎮葫蘆窯復燒點火儀式(10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瓷器之成,窯火是賴。

江西景德鎮有1000多年的官窯史、600多年的御窯史,這裡的瓷器通過絲綢之路運往世界各國,而產出的母體就是歷代制瓷窯爐。21日,包括景德鎮歷代制瓷窯爐營造圖紙在內的一批珍貴資料,由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捐贈給景德鎮陶瓷大學,用於陶瓷文化研究。

這批瓷窯營造圖紙基本囊括了景德鎮千年制瓷各個時期的典型窯爐。按年代來劃分,有宋、元、明、清、民國﹔按窯型來劃分,有龍窯、饅頭窯、葫蘆窯、鎮窯、獅子窯﹔按燒成品種來劃分有明清御廠的青窯、龍缸窯等“六式窯”﹔按窯和爐來劃分有柴燒瓷窯和烤花紅爐(即明爐、暗爐)﹔按燃料不同劃分有柴窯和槎窯。

“景德鎮歷代窯爐發展史是中國陶瓷史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批營造圖紙及相關資料凝結著景德鎮多年來在陶瓷文化傳承和保護方面的心血,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檔案價值。”國家文博研究員、景德鎮歷代瓷窯復燒專家顧問團團長周榮林說。

作為中國最早的瓷業城市,景德鎮瓷業建筑及營造技藝堪稱一絕。2006年,景德鎮傳統瓷窯作坊營造技藝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從2009年開始,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開啟了歷代瓷窯的復建復燒計劃,目前已讓12座歷代瓷窯窯火重燃。而這批珍貴圖紙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誕生的。

“攣窯”是景德鎮的瓷業俗語,指的是砌窯和補窯。“攣窯”需要依據不同瓷窯的營造圖紙來進行。“除了2009年復燒的清代鎮窯之外,其他古窯,在景德鎮並沒有原型可參考。”周榮林告訴記者,繪制圖紙的過程就像在破解一個個歷史謎團。

明代葫蘆窯是第一個被成功“解密”的古窯。文獻中隻有零星記載,《南窯筆記》中描述其“窯形似臥地葫蘆,前大后小,如育嬰兒鼎器也”,宋應星《天工開物》中則有一張極其簡單的示意圖。但僅憑這些,葫蘆窯是無法實現復建復燒的。

2010年,16名專家赴湖田古瓷窯址、御窯廠遺址和麗陽鄉瓷器山明代窯址實地考察了明代葫蘆窯窯爐遺存殘體,在此基礎上繪制圖紙,歷經十余次集體論証,營造施工圖才最終確定下來。“有了圖紙,還要和營造技藝結合起來。如同制瓷72道工序,攣窯同樣是門技術活,一個環節出錯可能導致整個窯爐的營造失敗。”周榮林回憶說,當時請了景德鎮傳統瓷窯作坊營造技藝傳承人余雲山來攣窯,使用的窯磚和攣窯泥均為傳統材料。

余雲山陸續還參與了元代饅頭窯、宋代龍窯等古代瓷窯的攣窯工程。如今,老人已經離世,但他參與復建的古代瓷窯仍在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被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欣賞。景區每年都會選擇部分古代瓷窯舉行復燒儀式,而一睹歷代瓷窯跨越時空“對話”的盛景也成為很多游客前來游玩的初衷。

“優秀的傳統手工技藝要在生產中才能得到更好地保護。”周榮林說,歷代瓷窯的窯火生生不息,瓷窯的營造技藝和燒成工藝也在動態生產中得到傳承。(記者 袁慧晶、李嘉盈)

 

(文化視點·聽非遺講故事·圖文互動)(2)景德鎮“攣窯”技藝:搭建泥與火的魔幻空間

這是重建的景德鎮葫蘆窯(10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