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鬆生:土樓生土樓長的土樓營造技藝傳承人

2020年10月20日09:3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徐鬆生:土樓生土樓長的土樓營造技藝傳承人

  初溪古村落。陳鼎/攝

  徐鬆生。陳鼎/攝

  徐鬆生手繪工程圖。陳鼎/攝

  2020年9月上旬,龍岩市永定區連續下了幾場持續數日的暴雨,看著窗外不停歇的雨水,徐鬆生眉頭緊鎖,憂心忡忡的他有感而發地寫下了一篇題目為《非遺傳承守護家園》的文章,詳細講解了土樓防水的相關知識與注意事項。為了讓文章更好地進行傳播,他現上網學習電子文檔的用法,並將寫好的文章發在了微信群和朋友圈裡。在文章的結尾徐鬆生如此寫道:“身為國家級非遺土樓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近年來對土樓技藝的傳承與保護魂牽夢繞。土樓是世界文化遺產,是客家人繁衍生息的安身之地,也是客家人農耕文化的結晶,保護土樓是客家人義不容辭的職責。土樓一旦倒塌難以修復,在此呼吁人們愛護它,守護它。願土樓與青山綠水共榮永存!”

  在位於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下洋鎮的大山深處,有一座名為初溪的古村落。村子被群山環抱,一條清澈的小溪由東向西在村前流過。若從高處俯瞰,便可以看到村子裡大大小小的36座土樓,其中圓樓5座,方樓31座。土樓群坐南朝北,因地制宜,依山傍水,錯落有致。

  永定客家人大多於南宋、元、明時期由福建省寧化縣石壁村一帶遷入。在飽受戰亂飢荒、漂泊流離之苦后,永定客家先民決定將閩粵贛交界的山區作為安身立命之所。他們既要防御盜賊匪寇的侵擾以及時常出沒的虎狼等野獸,同時也要化解與土著居民的摩擦,於是聚族而居、集體防衛便成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必然選擇。最終,客家人傳承了中原古老的建筑技藝,建造起將居住與防御融合於一體的 “堡”和“寨”。后經過減薄牆體厚度、在牆體中埋入杉樹枝或竹片作為“牆骨”等改造,形成了如今的土樓。

  由於山深林密、交通閉塞,在初溪村的先祖開創基業后,村子裡便幾乎無外人出入。初溪村的居民皆為徐姓,並在這樣一處相對獨立的世外桃源中繁衍生息。初溪村中的每一座土樓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所有的名字中都帶有一個“慶”字,如集慶樓、余慶樓、華慶樓、庚慶樓……如今,初溪村已有10座土樓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1953年8月,徐鬆生就出生在初溪村的余慶樓裡,並在其中度過了他至今都難以忘懷的童年。那時,住在土樓裡的都是大家庭,徐鬆生家當時是土樓裡最大的一戶,有十幾口人。人雖多,卻十分和睦。“我在土樓裡出生,又在土樓裡長大。我看到現在的小孩每天都要讀書,根本沒有我們那時候的小孩那麼天真活潑。小時候我們什麼都可以玩,而且不需要老人帶,不要家裡人管,五六歲時就能自己出去讀書,放學自己回來。土樓裡的居民都會互相照顧,誰家父母親不在或者去勞作了,會有人幫著照看小孩。每家做好的飯都會拿出來給大家吃。那時候我們的童年都過得很幸福,土樓裡保存了我很多的記憶。”徐鬆生笑著回憶說。

  徐鬆生的父親14歲時便拜師學習客家土樓的營造技藝,徐鬆生開始跟隨父親學習這門手藝時也剛好是14歲。徐鬆生說,由於自己是家中的老大,父親最終選中他繼承衣缽,手藝傳到他這裡,已是第四代。“我父親建土樓的技術很好,那時,周邊地區都有他建造的土樓。”於是,憑借著對土樓營造這門手藝的好奇與從小培養起的深深感情,當時還在讀書的徐鬆生便抱著玩耍的心態在停課期間跟隨著父親來到工地。

  到了工地,徐鬆生才發現一切都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樣。“那真的是要干活兒了,交通也沒那麼方便,要在工地上吃住,很辛苦。”徐鬆生回憶說,剛開始學手藝的時候,是從體力活兒做起,十幾歲的孩子每天徒手搬石頭、砌石頭、補牆,每天在工地上工作8個小時以上,有時候甚至要干十幾個小時。建造土樓不僅工作強度大,學習難度也很大。“泥水匠的工種就很復雜,比如做泥工就包括打土牆、粉刷、搭架子、架木料,好幾個工種,磚瓦工要砌磚牆、做瓦屋面,等等,每一個工種的手藝都要用好長時間來學習。想要學會建土樓不能紙上談兵,有工地能夠用來磨練的話,起碼也需要4年時間,而且還是在悟性好的前提下。”雖然苦,雖然累,但徐鬆生並沒有放棄,父親一點一點地教,他便一點一點地學,那時的他也許沒有想到,他正漸漸與土樓結下一生的緣分。

  18歲初中畢業后,徐鬆生全身心投入到了土樓營造的學習與工作中。他坦言,最初決定以建造土樓為業是為了更好地生活。20世紀70年代,徐鬆生所在地區的農村裡大興土木,蓋的房子大多是土樓,木匠和泥水匠也因此成了農村裡較為吃香的工種,並且受到人們的廣泛尊敬。而與此同時,看到自己參與建造的一座座高大的土樓拔地而起,徐鬆生心中也產生了莫大的成就感。4年時間轉瞬而逝,在徐鬆生22歲那年,他開始獨立帶領班組去周邊各地修建土樓。“我那時的班組一般有十幾個人,可以獨立完成建土樓的每一項工作。我們不算是一個建筑公司,還是像家族裡面的小團隊。負責技術工作的有兩三個人,其他的都是輔助工,比如有砌石頭的、抬石頭的、夯土牆的、運土的,還有挖地基的。”從此,徐鬆生逐漸成長為一名可以獨當一面的土樓建筑匠人,越來越多的個人和鄉鎮邀請他的班組前去修建土樓。

  徐鬆生說,賺到了收入,習得了手藝,收獲了成就感是他堅持走上土樓修建這條路的三大動力。這條路一走就是幾十年。其間,徐鬆生參與建造的土樓就有10余座,參與修繕的土樓更是多達數十座,遍布永定及其周邊地區。2007年,“客家土樓營造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同年,徐鬆生被原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客家土樓營造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如今的徐鬆生已是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但他與土樓的情緣卻還在繼續。徐鬆生說,現在人們都涌向了城市,住在土樓裡的人越來越少,也幾乎沒有人再建土樓了,但他現在還是會繼續接修繕土樓的工程。徐鬆生依然會來到工地現場,耐心為修繕工人們進行指導,必要時甚至還會親自登樓操作。“我希望可以拿到更多的修繕土樓的工程,因為土樓不修就倒了。那些佇立了上百年甚至數百年的土樓都是要靠樓主人精心維護的。土樓怕雨,狂風暴雨會把瓦屋面掀翻,土牆就會被雨淋,會受潮,會剝脫,產生裂縫,有的甚至會倒塌,木料也會很容易腐爛,木料腐爛了就會變形。如果土樓的基礎積水了,不及時去清理,積水下沉又不均勻的話,土樓也有可能倒塌。所以,對土樓的修繕要頻繁。發現瓦屋面被掀翻,漏雨了,就要及時把它蓋回去。土樓不像鋼筋水泥的建筑,它是軟性的。”說這番話時,老人用的是叮囑的語氣。

  徐鬆生說,土樓是祖先留下來的遺產,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守護好土樓,可以讓后輩子孫追溯客家文化的根源,土樓如果倒了,他會覺得很可惜,很愧疚。

  當下,土樓的建造已經停止,客家土樓營造技藝也正面臨著失傳的危機。除了修繕盡量多的土樓,徐鬆生的另一個心願是招收更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傳授土樓營造技藝。“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學(土樓營造技藝)了,因為都覺得很難學、費工夫,最重要的是,又比較不容易就業,害怕學出來以后沒有出路。可是如果這門技藝沒有得到傳承,以后的土樓又該怎麼保護呢?我很想傳授土樓營造技藝,我想招一批比較年輕的農村的待業青年,和有修繕土樓基礎及經驗、又對土樓營造技藝感興趣的師傅和徒弟,傳授給他們這門技藝。因為不傳授肯定就要失傳了,我希望土樓營造技藝可以世代相傳,一代一代延續下去”。

  徐鬆生認為,要原汁原味地對客家土樓營造技藝進行保護、傳承與發展,不要讓其在現代化與工業文明的進程中慢慢消失。他建議,要在土樓修繕中,通過師徒相授的方式,進行客家土樓營造技藝的傳承。同時,要讓客家土樓營造技藝進入課堂,通過課堂學習,讓學生了解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知識,並且在參觀和體驗中加深對土樓營造技藝的理解。徐鬆生還建議,在當代建筑中融入客家土樓營造技藝,比如在樓宇中融入天井等土樓結構,如此不僅可以增強當代建筑的通風和採光,令建筑更具自然性,還可以使客家土樓營造技藝與當代建筑相結合,得到活態傳承、創新與發展,進而煥發生命力,獲得新的靈魂。(見習記者 陳鼎)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