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近日報道,山東青島一所中學讓體育老師當班主任,結果遭到家長反對和投訴,引發廣泛關注。
對此,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體育教師、音樂老師、美術老師、科技老師都可以做班主任。每一名教師都有教師資格証,都符合教師要求,他們只是教的科目不同。相關負責人還提到,學校的體育中考要逐年增加分值,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在此基礎上,通過不斷總結經驗,立即啟動體育在高考中計分的研究。
家長反對體育老師當班主任,說得更直白些,是“看不起”體育教師,認為相比於語數外科目的教師,體育教師當班主任不利於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因此,把體育納入中高考,提高體育分值,對於提高體育科目和體育教師的地位無疑有直接推動作用。不過,要讓學校、家長真正重視體育,除提高體育分值外,還需堅持依法治教,做到“五育並舉”,消除將義務教育學科分“主科”“副科”的急功近利做法。
有意思的是,青島早在1993年就把體育納入中考,分值為30分,2012年和2020年,這一分值先后被提高到45分、60分。盡管如此,還是有家長“不待見”體育教師。事實上,從2007年起,根據教育部“把體育納入中考,逐步提高分值”的要求,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把體育作為中考計分科目。不出意料的是,不重視體育的情況依舊在多地存在。
對此,有不少人認為,這主要是因為中考體育分值還不夠高,體育並沒有納入高考。沿著這一思路,解決的辦法就是進一步提高中考體育分值,以及把體育納入高考科目。也就是說,要把體育上升為“主科”地位。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把體育納入升學考試,進一步提高分值,也存在令人擔憂的問題:這會不會出現“應試體育”傾向,沒有起到促進學生發展體育運動興趣、培養體育技能的作用,反而增加學生的負擔?
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改進中考體育測試內容、方式和計分辦法。在筆者看來,應該結合前不久發布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對體育科目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而不是把一次集中測試的成績作為中考體育成績。同時,為做好過程評價、增值評價,各地政府教育部門要堅持依法治教,保障學校的體育教育資源,並監督學校開齊開好體育課,組織學生進行體育鍛煉,讓學生每天能上好一節體育課,完成一個小時的課外體育鍛煉。
據了解,雲南從今年起將體育分值提高到100分,和語數外科目分值等同。根據雲南省的中考體育方案,體育考試內容含體質健康監測、技能體能考試兩大項。考慮到學生個體差異,其中學生體質監測合格佔60分,體能與技能測試佔40分。3年成績加權計算總分計入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總成績。對於雲南的中考體育評分辦法,有人認為雖然總分為100分,但體能與技能測試隻有40分,還是無法引起學校、家長的重視。把體育納入中考,並不是想考倒學生,而是要倒逼學校上好體育課,保障學生的鍛煉時間。因此,應該強調過程評價而非結果評價。但關鍵要做到過程評價的公平性、公正性,提高過程評價的公信力。
在把體育納入中考、提高分值的同時,要堅持依法治教。一方面依法保障學校配齊體育教師以及開展體育教學的場地、設施,另一方面督促所有學校開齊開足體育課,不得擠佔體育課的時間。
在體育評價中,如果就用一次集中測試成績作為體育分,必然會出現學校體育教學就圍繞測試項目進行訓練、學生突擊准備應考的問題。因此,要對學生平時上體育課、參加體育鍛煉、體育比賽的情況進行評價和計分,由此形成體育總成績,這將有力改變學校、學生不重視體育的問題。不妨把體育評價改革作為推進教育評價改革,尤其是實踐過程評價的抓手。
重視學生成長過程,要求教育實現從培養考生到育人的轉變。這一轉變的順暢實現,意味著家長從育人而非功利的升學角度評價教師的重要性。如此,任何學科教師當班主任都應得到信任和支持。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