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道出無數失能人士家庭的壓力。作為保障重度失能人員基本生活的社會保險制度,長期護理保險(下稱“長護險”)被稱為人生“第六險”,是老齡化時代一個特殊的“緩沖墊”。
9月16日,昆明市正式成為“國家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新增試點城市”,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近日,記者從昆明市醫療保障局(下稱“市醫保局”)了解到,目前該局正在積極推進政策落地的前期准備工作,爭取“長護險”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預計我市將有1.1萬至1.3萬重度失能人員享受“長護險”待遇,長期護理月最高支付標准有望達2800元。
政策如何敲定
面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
“長護險”制度是指以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為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照料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服務和資金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
今年5月6日,國家醫保局印發了《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將昆明市列為雲南省唯一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城市。
9月16日,昆明正式入列國家試點后,市醫保局組織相關人員,就《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意見》(草擬稿)對標國家《指導意見》進行修改完善,並組織專家研討了昆明市“長護險”失能鑒定評估標准。
9月28日,在國家醫保局召開的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上,昆明市組織“長護險”制度建設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並召開了昆明市“長護險”制度試點工作啟動會。
9月26日至10月10日,市醫保局還邀請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針對《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廣泛征求意見,目前正在匯總收集相關意見,以便進一步修改完善該《意見》。
保費怎麼繳納
不增加企業和職工負擔
昆明市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閆曉陵介紹,“長護險”首先將昆明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納入參保范圍,重點解決重度失能人員基本護理保障需求,優先保障符合條件的失能老年人、重度殘疾人。待籌資和保障能力具備時,逐步擴大到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參加長期護理保險且基本醫療保險正常參保的參保人,經評估后可按規定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
昆明市“長護險”實行市級統籌,統一參保政策、統一繳費標准、統一待遇水平、統一經辦管理、統一信息系統。2020年作為該制度啟動的第一年,從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歷年累計結余中,按一定比例劃撥,作為“長護險”制度運行的啟動資金。
“長護險”保險費用的繳納,堅持不增加企業和職工負擔。採取從現有醫療保險基金中按比例劃轉的方式進行,個人及單位均需承擔保險費用。退休職工的保險繳納,採取個人繳納和財政補助相結合的方式。
長期護理保險參保人因年老、疾病、傷殘、失智等原因,生活不能自理達6個月以上,經鑒定評估符合條件的,可申請長期護理保險待遇。昆明市的長期護理方式包括醫養結合機構護理、養老機構護理、居家護理,參保人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護理方式。
政策惠及人群
全市逾萬名重度失能人員將受益
下一步,昆明市將組建長期護理保險失能鑒定評估標准制定工作專家組,建立昆明市長期護理保險失能鑒定評估人員庫和專家庫。失能鑒定評估標准工作專家組,將在借鑒已開展試點地區失能評估標准的基礎上,研究制定符合昆明市實際的昆明市長期護理保險失能人員鑒定評估標准。
昆明市失能鑒定評估標准草擬稿,將爭取在10月31日前制定完成,並利用1個月的時間進行模擬評估,通過模擬評估及時發現問題,修改完善失能鑒定評估標准,推動昆明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順利啟動實施。此外,還將制定出台《昆明市長期護理保險實施辦法》,進一步明確昆明市“長護險”制度的具體操作規程。
“通過一系列的前期准備工作,昆明市‘長護險’制度將爭取在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閆曉陵介紹,按照我市老齡化程度測算,預計昆明將有1.1萬至1.3萬重度失能人員享受“長護險”待遇,也就是1.1萬至1.3萬個家庭享受到該制度的政策紅利。按照制度設計,昆明市長期護理月最高支付標准有望達2800元。(廖晶蓉)
3分鐘看懂“長護險”
制度啟動
2020年,從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歷年累計結余中,按一定比例劃撥。
費用繳納
採取從現有醫療保險基金中按比例劃轉的方式進行,個人及單位均需承擔保險費用。
退休職工的保險繳納,採取個人繳納和財政補助相結合的方式。
申請條件
長期護理保險參保人因年老、疾病、傷殘、失智等原因,生活不能自理達6個月以上,經鑒定評估符合條件的,可申請長期護理保險待遇。
護理方式
昆明市的長期護理方式包括醫養結合機構護理、養老機構護理、居家護理,參保人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護理方式。
熱議
各方期盼政策早落地
“長期護理保險是獨立於醫療保險的新保障,非常值得關注。”昆明市正式成為“國家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新增試點城市”以來,險企、醫院、護理培訓學校等紛紛熱盼政策落地。
從國家到地方的“長護險”制度試點工作中,鼓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經辦,強調與商業保險的功能銜接等政策,讓很多保險企業為之振奮。大地保險雲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昆明是一個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城市,“長護險”的需求也高於其他城市,發展空間非常大。大地保險公司先后承辦了四川成都、江西上饒、吉林長春的“長護險”項目,積累了相關承辦經驗。為了積極參與昆明“長護險”制度建設,雲南分公司也成立了“長護險”項目小組,前期進行了數據收集、分析調查、市場調研等工作。
今后,對於險企而言,“長護險”的推行除了通過承辦長期護理保險本身,給保險公司帶來保費收入、積累相關經驗數據外,也可以通過對行業的深入研究,圍繞整個養老、護理行業的一些個性化需求,提供專業化的保險服務,甚至可以拓展到醫養的上下游相關產業。
作為醫療機構的管理者,雲南省老年病醫院院長黃建強表示,“長護險”實際上是業界關注了多年的問題。在該院治療的老年患者中,有近兩成屬於需要長期護理的重度失能人員,這些患者照護費用往往隻能家庭自付承擔。在他看來,“長護險”將對昆明市能提供醫養結合床位的醫療機構,特別是民營醫療機構以及符合“長護險”定點條件的養老機構、居家護理機構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基金支持。
“‘長護險’試點政策即將落地,但目前昆明市場上合格的護理機構和符合要求的護理人才,都是十分短缺的。”雲南萬年青健康管理培訓中心負責人孟姝含介紹,今年5月該中心便關注到了“長護險”的相關資訊,有針對性地增加了健康管理師、養老護理員等專業人才培訓項目,但優秀的從業人員依然供不應求。
在採訪中,業內人士均提到,“長護險”制度的實施,將推進長期護理服務機構和長期護理服務行業的建設,促進昆明市大健康產業發展。為引導行業有序發展,建議出台制度、通過政策引導,來加強“長護險”相關市場的培育和人才的積累。記者廖晶蓉報道
短評
為失能家庭“減負”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道出了失能家庭的心酸與無奈,也說明建立“長護險”的重要性。
昆明市雖為國家第二批試點城市,但“長護險”的制度頂層設計工作,開展得扎實又不失溫度。昆明市將失智引起的重度失能者,納入“長護險”申請待遇范疇,屬於全國的試點創新,其他試點城市並未明確提及﹔為規避風險,新參保職工必須有兩年的等待期、老參保職工持續參保15年以上,可享受“長護險”待遇﹔作為失能照護的兜底保障,無論繳費基數高低,“長護險”待遇一致。
“長護險”的到來,讓“老有所醫、病有所護”,又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廖晶蓉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