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圖
近日,在富源縣委組織部的統籌下,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12個鄉鎮黨委書記、副書記、組織委員和涉及“三個組織化”項目組成員單位的分管領導等百余名黨員干部乘車開始了一天的學習之路。
8點20分,大部隊到達行程的第一站勝境街道四屯社區。剛到達社區門口時,干淨整潔的社區環境讓大家眼前一亮。進入社區后,從社區干部的口中,大家了解了社區在產業扶貧、培優干部隊伍、黨建陣地建設及作用發揮和各村組開展爭星奪旗等工作上的做法和成績。
“社區通過產業扶貧引進了企業,壯大了集體經濟,提升了發展實力,培育了集體經濟新的增長點,辦起了‘老年餐桌’,讓60歲以上的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對今后開展為民服務工作啟發很大。”竹園鎮黨委書記孫富華參觀時說。
不僅是“老年餐桌”,在四屯社區,筆者的鏡頭記錄了黨員干部們對於網格管理、人才回引等多個引發濃厚學習興趣的鏡頭。
9點30分,從四屯社區出來,學習車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行程到達后所鎮“彝寨”栗樹坪村委會小落沖村。剛到小落沖村時,大家被路邊近兩米高爬滿藤蔓的山藥架子吸引。
一直以來,居於深山、思想落后的小落沖村民始終處於貧窮落后的狀態。開展脫貧攻堅以后,為了改變小落沖村的落后面貌,該鎮黨委、村黨總支找准黨建與產業發展結合點,通過“黨支部+合作社+基地+黨員+群眾”模式,以滬滇扶貧協作資金為帶動,發展了覆蓋所有貧困戶的訂單山藥種植,以黨員包到地塊,黨員示范種、群眾承包種、農戶主動種、支部兜底種的方式經營管理,兩年的時間,小落沖村支部實現創收9.6萬元,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小落沖村36戶貧困戶156人於2018年底增收脫貧。
供圖
黨員承包、訂單收購、集中管理等這些對於前來考察學習的黨員干部來說,“小落沖村增收模式”讓他們又增長了見識、學到了妙招。
11點40分,到達后所鎮小沖村“水金瓜”種植基地,滿園即將上市銷售的金瓜格外引人注目,600個“水金瓜”種植大棚的整齊排布徹底點燃了隨學領導干部“取經”的激情。
據該鎮黨委書記杜學虎介紹,2019年,作為軟弱渙散黨組織的小沖村,圍繞堵漏洞、補短板、強弱項,引進企業流轉了閑置土地2000余畝,用來發展專業種植,帶動400余戶農戶通過流轉土地戶均增收9000元,切實讓產業基地變成了“脫貧工廠”,並吸納1000余戶農戶加入村合作社,參與水金瓜、紅寶石草莓種植,通過分紅和就近務工快速鼓起了“錢袋子”。
“作為軟弱渙散黨組織還能鼓足干勁往前沖,與村民構建‘利益共同體’,帶著村民增收致富,經驗模式都值得大家學習借鑒。”參觀學習中大河鎮組織委員施友春說。
經過四屯社區、小落沖和小沖村的參觀學習已是下午時刻,忙著四處交流學習的干部們早已忘了飯點。
順著隨學黨員干部們的學習熱情,下午1點20分,來到了“三治”融合示范村后所鎮楊家墳村委會洪洞村。進入村子,首先進入大家視野的是一幅手繪的以“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為主題的山水畫,往裡便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守則、道德規范、農耕文化等方面的牆體文化,整個村子的外牆面以畫相連,畫面朴實,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
“村裡前些年還是臟亂差,自從脫貧攻堅修好了路,現在政府補貼家家戶戶都修了衛生廁所,定了村規民約,劃了責任區,有了‘紅黑榜’,加上村裡黨員帶著大家自覺清掃,村裡村外才有了大變樣。村裡走出去的老師和大學生利用節假日時間,在每家的牆面上都畫上了圖畫,大家都很喜歡。”據村干部介紹。
參觀中,隨學黨員干部們的口中說的都是溢美之詞,有的更是盯著村干部不停地提問和請教學習。
下午2點30分,帶著滿滿干貨,隨學黨員干部踏上歸途,或是對照亮點找差距,或是結合問題找措施,這次的“取經”之旅已讓他們腦中有料、胸中有策,助力他們答好持續鞏固脫貧成效、實現鄉村振興的時代考卷。(郭燚)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