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溫泉小鎮”爭創省級示范特色小鎮

2020年09月27日08:28  來源:雲南日報
 

9月,晨夜之氣清如許,安寧鳳山腳下摩崖石刻天然泉眼處,再一次氤氳起薄霧。

此時,距離安寧市全面啟動創建“安寧溫泉小鎮”省級示范特色小鎮已是一年。溫泉街道迎來了實施“史上最嚴”地下水保護並初見成效后的第一個秋天。來到這裡的游客,自有宜人宜情的體驗收獲﹔而身處其中的每一位創建者,則仍在忙著“耕耘”。

景觀核心區溫泉小村村民陸繼和重修整飾好了自家民宿開業迎客。“瞧,這全新打造的風情特色街區都開始全面招商了,我不也得湊個熱鬧開門迎新賓吶!”陸繼和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繼螳螂川旅游沿線的薔薇庄園、油葵花街、后甸花海吸引並驚艷了一波波來客后,溫泉街道又展開了與當地企業合作打造“大樹薔薇”的造景工作,位置選在集鎮中心區。“‘花海’一直就是溫泉備受青睞的賞游特色,這些年社會資本的每一次創新運作都為區域帶來了新的活力。作為政府職能部門,我們要助力將這份特色擴大、凸顯以及提升。”溫泉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洪良思路清晰。

全新梳理資源脈絡、厘清發展方向、鎖定特色主體、大力提升資源保護力度……安寧懷著對“綠色發展”的不懈追求,向著融入“建設美麗雲南”的目標穩步邁進。

安寧深知,省級示范特色小鎮的創建,是置於新時代生態文明的考卷之上。由此,要著力寫下經得起歷史檢驗、令人民滿意的答案。

護住優勢資源 守好創建底色

隨著天氣轉涼,色如碧玉、水質極優、清香甘潔的“天下第一湯”安寧溫泉游客量激增。昆明城區游客劉紅說:“這裡的溫泉水質好,而且離昆明城區較近,我們家幾乎每個月都要來一兩次。”

在城市化進程的步履中,昔日的溫泉鎮成為如今的溫泉街道,但這全國僅有的重碳酸鈣鎂高熱型淡溫泉,仍站在歷史的年輪上,迎來送往八方賓客。

以“溫泉”為核心要素,推進“溫泉+”的特色發展定位明晰后,安寧進一步加大了對溫泉街道資源和文化稀有性、珍貴性的保護、挖掘,擬重新擦亮“天下第一湯”金字品牌。

今年6月,溫泉街道收回並拆除在核心區閑置14年、佔地26.6畝的溫泉第一大酒店,按照核心區多做減法的原則和海綿城市的做法,建設成為綠地景觀的開放廣場﹔完成區域內2620株名木古樹普查,劃定滇油杉、銀樺等9個古樹群保護區7142畝,實現名木古樹挂牌295株﹔完成螳螂川溫泉范圍內19.6公裡河道清淤﹔投資200余萬元完成鳳山公園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投資2300萬元完成龍山石漠化治理項目,在龍山種植高山杜鵑200余畝7000多株。

據筆者實地走訪發現,摩崖石刻天然泉眼的水位線已升至1.47米,區域整體自然景觀得到優質提升,顯示出蓬勃生機。“此天然泉眼自1999年干涸20年后,於2019年3月重新自涌出泉水。冷熱水管網改造工程結束了溫泉集鎮核心區上百年來生產、生活都採用地下水的歷史,從源頭上遏制了地下水的過度開採。”溫泉水資源保護者柴正益介紹,目前溫泉街道的普通農戶家也都用上了全市統一標准的自來水,一改過去喝、洗、沖馬桶和綠化都用溫泉水的狀況,極大節約了溫泉水資源。

此外,在核心區溫泉小村已建成雨污水管網入地工程、垃圾轉運站,並大力推行垃圾分類,實現了小鎮區域內污水及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100%。

這一方青山綠水,是人與自然的饋贈平衡﹔這一池溫泉涌動,是幸福現代生活與山林自然的康養世界,安寧正牢牢護住“溫泉小鎮”的天然底色。

總投資超10億 對標統籌推進

雲南旅游達人、安寧市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大象這些日子成為溫泉小鎮上的“建議達人”。

黃大象在“溜達”過程中發現街道一清路與羊溫段交叉口往龍鳳橋方向100米處是觀賞珍泉花海全景及龍山日出日落、朝霞晚霞的最佳位置后,旋即向街道管委會提交了一份“有圖有真相”的建議,建議在此處增設觀景台和臨時停車位。

“普遍而言,特色小鎮的建設都是以社會資本為投資主體。但當社會資本投資面對著以全域旅游概念打造的特色小鎮時,要特別注意防止‘短期行為’。應當充分認識到全域旅游建設的長期性和收益的長期性,踏實做好‘補短板’的工作。”黃大象說。

2019年,安寧市明確了自當年起,安寧市財政連續3年每年足額確保投入1億元用於溫泉小鎮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今年起,安寧市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正式作為投資主體全面承接創建工作。截至8月底,社會及政府性投資已完成8.3億元,佔計劃總投資10.15億元的81.47%。

對標省級特色小鎮創建精神,安寧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為雙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了《安寧市創建全省示范特色小鎮工作實施方案》﹔提出了“一個規劃,十大工程,三個提升”的落實措施﹔建立了“周例會、月調度”的工作制度,由溫泉管委會具體負責小鎮的創建工作,自上而下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條線明晰”的工作推進機制。

針對定位不准確、規劃邊界不清晰等實際問題,積極轉變創建思路,將總規劃面積6.23平方公裡按照五大功能用途分為:文化禪浴區、村泉康療區、運動娛樂區、山林樂活區、農耕康養區。同時,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群眾參與、市場化運作”的工作思路,著力補短板、提品質、拓產業、增效益。圍繞特色小鎮“七大要素”,從溫泉產業體系轉型升級,完善設施配套、提升智慧化水平、凸顯溫泉文化特色等方面持續深入推進安寧溫泉小鎮建設。

對照《雲南省示范特色小鎮評選辦法(試行)》發現,當前“七大要素”達標率已達100%。

瞄准“大健康” 強產業塑體系

圍繞著大健康產業,“安寧溫泉小鎮”明確了“一核心·三融合”的建設理念,即以溫泉休閑度假產業集群為核心,並以“溫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溫泉+小鎮庭院經濟”“溫泉+運動康養”三大產業為輔,構建“溫泉+”產業體系,打造成為以“綠色生態、溫泉風貌、溫泉生活、歷史文化”為核心元素,集溫泉“吃、住、行、游、購、娛、商、學、養、奇、情、閑”為一體的溫泉康養文旅特色小鎮。

“一核心·三融合”,是將溫泉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競爭優勢,滿足日益增長的溫泉生態、文化、運動康養等需求。

當前,正著力打造金色螳川旅游觀光帶,豐富旅游線路產品。已建成螳川東路慢行系統、摩崖石刻慢行系統,完成區域內白塔村、珍泉村等400畝花海景觀。還將進一步實現螳螂川通航,建設龍山、筆架山旅游步道,推進龍山特色民宿、滑翔傘等項目發展入駐。

成立了溫泉研究院,依托其進一步挖掘溫泉水的價值和康養功效,研發溫泉水產品和醫康養項目,推動溫泉產業引鏈、延鏈、補鏈。

依托雲南省保健康復中心、金方森林溫泉等單位,增設開展預防保健、康復療養、疾病輔助治療等多種服務,推進“溫泉+康養”的深度融合。

建成了集數字展示長廊、智慧書屋、無人商超、人臉識別等功能為一體的安寧溫泉小鎮會客廳。實現了5G網絡及免費WiFi信號全覆蓋,並同步接入“一部手機游雲南”App。

文化賦能 避免“百鎮一面”

9月18日,雲南開明文學院安寧溫泉創作基地正式挂牌成立。負責人溫星表示,在蒼翠山林掩映下的安寧溫泉,古往今來匯聚眾多名人名家,並留下許多經典巨著。創作基地將撿拾起徐霞客、楊升庵兩位文豪留下的“種子”,賡續其千古文脈,為當下文化建設盡一份力。

而對於當地職能部門而言,合作創立文學院創作基地,則是瞄准了“世界一流、中國唯一”的溫泉小鎮創建目標,為進一步豐富和挖掘文化特色,以增強小鎮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競爭力。

傍水而居的溫泉小鎮,承載了歷史,孕育了傳說,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小鎮人。這些人文、歷史、故事和民風民俗,賦予了溫泉小鎮魅力和靈魂,成就了富有特色的地域印記。

為加快打造獨特的歷史文化、民風民俗、建筑風貌,避免“百鎮一面”、同質化競爭,小鎮按照“更生態、更活力、更人文”的價值導向,活化文物保護、復興溫泉文化、培育活力產業。

2019年,啟動實施了摩崖石刻整體保護提升工作,並啟動了對盧漢公館、裴存藩別墅等名人公館的修繕保護工作。活化利用了6個名人公館對游客開放,年均接待游客9萬余人,年經營收入達600余萬元。

今年,小鎮宣傳片《碧玉泉邊》、歌曲《最美天下第一湯》、音樂劇《碧玉泉》、花燈劇《潮水豆花》等一系列文藝作品的編排創作將全部制作完成。在高品質打造的濱河文創公園裡,已成功邀請石刻、書畫、龍獅藝術等藝人、匠人,向公眾傳遞傳統文化之美。

針對溫泉小村、珍泉村、沈家庄村3個保留村落,啟動了村風村貌改造提升工程,並同步植入了產業,以實現“一村一品”的特色建設。其中,全新打造的風情商業步行街及文創藝術市場,將進一步助力溫泉小村村民提升發展“庭院經濟”。

除引入樂石水上樂園、華熙國際健康美麗康養小鎮等一批優質文旅項目外,還將持續舉辦昆明網球公開賽、“一帶一路·七彩雲南”昆明國際網球邀請賽、安寧溫泉高原國際半程馬拉鬆、全國新年溫泉龍山登高健身大會、全國民族民間龍獅爭霸賽等大型活動。

同時,構建起快速、高效、易達的內聯外通交通網絡。當前,安寧石安公路、二專線、320國道、湖東路北延線改擴建工程正加速實施,成昆高鐵溫泉經停站建設正協調推進,螳螂川通航項目建設正全力推進。(熊瑛)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