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們協力共採榴蓮。 馬中學生學者服務中心 攝
“貓山王原來是嫁接的啊”“榴蓮原來是這樣‘飄洋過海’到中國的啊”……參加完一趟榴蓮之旅,來自中國的青年代表紛紛感慨又“解鎖”了許多榴蓮新知識。
用榴蓮制成的馬來西亞美食煎蕊。 馬中學生學者服務中心 攝
此次“2020年度馬來西亞勞勿榴蓮度假村之旅活動”於9月8日、9日舉行,由馬來西亞農業及食品工業部、馬來西亞聯邦農業銷售局、馬來西亞駐中國大使館教育處主辦,馬來西亞中國學生學者服務中心協辦。作為主辦方的馬來西亞駐中國大使館教育處希望能通過邀請馬中兩國青年深入體驗榴蓮的種植、加工、運輸等過程,進一步宣傳馬來西亞榴蓮,並加深馬中青年友誼,吸引更多的中國朋友來馬來西亞旅游以及向中國青年推廣大馬教育。
據介紹,這次榴蓮之旅邀請中馬兩國青年體驗了榴蓮種植過程、採摘及冷凍加工過程,並邀請青年們品嘗了榴蓮煎蕊、冷凍榴蓮等各種榴蓮美食。
馬中青年同品榴蓮 馬中學生學者服務中心 攝
給來自馬來亞大學的海誠同學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著名的“貓山王”榴蓮種植過程。他告訴記者,通過此次探訪之旅,才了解到,由於“貓山王”尤其“金貴”,所以它是通過嫁接生長的,而不是把榴蓮苗直接種植到土地裡生長成熟。成熟的四五年的貓山王的枝,跟土榴蓮的枝葉嫁接到一起,等榴蓮長出新芽,再把原本的土榴蓮全部剪掉,專門讓新的貓山王榴蓮生長。“這樣生長了四五年后,差不多就能結果了”。
中馬青年們還興致勃勃參觀了一顆完整的榴蓮是如何完成出口中國的准備工作的。海誠告訴記者,在榴蓮採摘回來之后,首先要進行初步的清潔﹔其次則是放到液氮當中,在零下一百攝氏度的冷凍庫裡進行一個小時的快速冷凍,保証榴蓮的新鮮度﹔接下來榴蓮就是進入冷藏倉庫“安家”等待中國買家。“每一顆榴蓮在出口前還要裝到專用的包裝袋裡,每一個榴蓮的專用袋上都有中國質檢認証。”
馬中青年和榴蓮幼苗合影 馬中學生學者服務中心 攝
在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就讀的中國學生吳佳碩則感慨,通過參與這次活動,不但對馬來西亞榴蓮有了更深的了解,對馬來西亞美麗的自然風光了也有了更深的體驗。海誠和吳佳碩都告訴記者,兩國青年會把這次難忘的體驗整理和發布在各自的新媒體上,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馬來西亞榴蓮,也體驗中馬青年的友誼。(陳悅 曹潔 馮彥奇)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