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溫州大學機械專業畢業后,90后姜路有一次回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蓮花鎮澗峰村採摘葡萄,鄉親們熱情地邀請他一起吃午飯,飯后領他到村裡轉轉。姜路沒想到,這一轉成了他創業的緣由。
一位80多歲的老爺爺請姜路到家裡參觀,他家是座老宅,走時還給姜路塞了些土雞蛋,這讓姜路再次感受到古村居民的淳朴。
回去后,姜路便開始籌備到澗峰村開古村民宿事宜。姜路是在衢州市常山縣一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院子裡長大的,他非常懷念兒時胡同院子裡的煙火氣,想在澗峰村重現兒時的生活場景。
經村裡牽線,他正式和幾棟老宅的戶主對接,“姜路找到村黨支部書記,問我家房子出不出租”,其中一家戶主徐善成說可以租,“但我沒有錢修繕”。
這難不住姜路,他自大學二年級起,就沒有找家裡要過錢,也沒有向銀行貸過一次款。他決定用自己在大學創業賺到的“第一桶金”,在衢州市衢江區蓮花鎮澗峰村繼續創業。
2018年6月,姜路和3戶老宅的戶主簽訂租約協議,每年每平方米租金20元,使用權租期20年,創意改造為精品民宿,期滿后可優先再租用20年。
“改造施工過程中的用工,全部來自澗峰村村民,作為一個外來人員,雖然在開工之初與村民的交流遇到了很多‘瓶頸’,但是在政府有關部門的幫助下,這些問題都得到了妥善解決,現在村子裡的村民看到我都很熱情、友好。”姜路說。
動工之初,姜路就通過抖音短視頻記錄老宅的改造過程,一周內吸引了近3萬粉絲,累計播放量200多萬人次,很多外地的粉絲慕名來村裡旅游“打卡”。
“我們這棟房子是在老太公手裡建造起來的,有100多年歷史了。”徐善成說,沒想到不用自己花一分錢,這棟40多年沒住過人、瀕臨倒塌的老宅就重獲新生。自家的葡萄採摘生意也因古村民宿帶來的客流打開了銷路,僅今年,杭州市西湖區客戶就訂購了600箱葡萄。
通過抖音、微博等新媒體平台的宣傳,古宅民宿吸引了衢州、杭州、上海等地眾多粉絲的關注。姜路更擅長把線上流量轉化為線下的人流和現金流,針對村裡一年新帶來的幾千人次客流量,他向鎮、區申請舉辦了“十二道峰味”澗峰廚師大賽,從2000多名村民中篩選出熱情淳朴、廚藝好、有特色的人選,成為古宅民宿“共享廚房”的“小廚”。
“共享廚房”的運營理念是把民宿作為載體,提供舒適優雅的就餐環境﹔把整個村子當作一個大餐廳,每戶農家都可以是食材供給者或烹飪者。隻要民宿客人在線點單,村民“小廚”就會忙碌起來,把拿手好菜端上餐桌。善於烹飪的村民葉曉燕,自從當上了“共享廚房”的“小廚”,就不用再外出打工了。從2019年11月試營業到現在,“共享廚房”已經為村民累計帶來了10多萬元的收入。
民宿的誕生和運營都離不開當地原住居民的參與和支持,姜路也盡可能地讓民宿發展與村民共生共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村裡的水果滯銷,姜路通過拍攝一系列創意農產品短視頻,結合線上平台,7天內幫村民賣掉5000公斤滯銷水果。
置身古朴優雅的村落中,放眼望去,滿是粉牆黛瓦的老房子和古色古香的夯土建筑,耳際不時傳來村民的歡聲笑語,“我對重新燃起古村煙火氣、人氣的鄉村文化創意項目充滿信心,中國的鄉村大有可為。”姜路說。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