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圖
近日,雲南省臨滄市耿馬自治縣文藝演出團隊帶著臨滄邊疆各族人民的感恩和祝福,跨越千裡抵達上海崇明開啟民族文化交流首場演出。在10余天內,演出團隊計劃為上海市民送去共24場表演。
50年前,1628名上海知青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從上海來到耿馬孟定,全力支援地方建設,與當地各族群眾緊密團結,共同開發建設邊疆,農忙時一起並肩勞動,農閑時教群眾識字,為耿馬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奉獻了近十年的青春歲月。1979年,上海知青返城時,他們把自己所有的“家產”,包括各種書籍無償地留給了當地群眾,與當地各族群眾結下了深厚牢固的情誼。
在首場文藝演出現場,被邀請來觀看演出的67歲知青代表上海孟定知青聯誼工作負責人陳昌維熱淚盈眶地敘說了所有知青情懷,他說:“觀看了這些少數民族歌舞表演,自己仿佛又回到了41年前在耿馬孟定那段難忘的知青歲月,現在,每年的潑水節,他們都要組織知青團隊回耿馬過潑水節,重溫那段青春歲月。50年前的耿馬,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非常艱苦,這些年來,特別是近幾年來,通過黨和政府各項惠民政策的扶持、對口幫扶單位上海市崇明區的鼎力支持和各族群眾的艱苦奮斗,耿馬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耿馬是上海知青的第二個故鄉,他們永遠把耿馬記在心上,不會忘記。”
供圖
時過多年,通過滬滇協作,上海崇明再次與邊疆耿馬結緣,成為耿馬的對口幫扶單位。近4年來,上海崇明科學籌劃主動作為,通過“人、財、物”全方位的傾力傾情幫扶,耿馬經濟社會得到快速發展,有力助推了耿馬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2019年,在上海市、與崇明區的傾力幫扶下,耿馬自治縣高質量脫貧出列,耿馬和崇明在全面決勝決戰脫貧攻堅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通過滬滇協作平台,把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少數民族風情文化,帶到上海帶到崇明,讓崇明老百姓不出崇明就能感受到耿馬邊疆少數民族文化精神魅力,從而達到兩地群眾精神思想上的高層次文化交流交融。”在上海崇明演出現場,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援滇挂職干部)陶政江介紹了此次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文藝演出團隊到崇明演出的目的。
供圖
據耿馬自治縣文藝演出團隊負責人王峰介紹,此次耿馬與上海崇明的文藝交流演出自8月25日開始首場演出開始將持續10余天,將進行24場的文藝演出,至9月10日全部結束。期間,演出團隊將為崇明人民傾情演繹耿馬優秀燦爛的民族文化和獨特的民族民間藝術,展示耿馬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魅力,預計演出的12個節目中,每個節目都展現了耿馬民族獨特的文化風俗與節日氣息。
據了解,耿馬自治縣文藝演出團隊現有演職人員36人,平均年齡21.2歲,近年來,挖掘創造出大量的當地少數民族優秀文藝作品,先后參加國家、省、市的各類比賽並榮獲多項大獎。其中,《淶階恩賽·女創拳》獲全國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表演項目綜合類金獎﹔《馬鹿舞》獲雲南省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金獎,《淶鐐·舞刀少年》獲雲南省群眾文化最高獎“彩雲獎”等獎項。創作的《耿馬潑水舞曲Ⅰ》《耿馬潑水舞曲Ⅱ》成為傣族地區2018年、2019年潑水節最火神曲,一夜刷爆朋友圈,視頻網友點擊量超過300多萬次。(李永祥)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