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六堂人生課

2020年09月01日09:09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王陽明的六堂人生課

“王陽明是誰?”

這誰不知道啊,不就是那個提“致良知”的聖人嗎?不就是那個立德立言立功都第一的“明朝一哥”嗎?不就是那個能呼風喚雨,讓日本大將軍也“一生惟拜”的傳奇戰神嗎?

“我不是這個樣子!”

分明聽到王陽明一聲斷喝。

哪來天生的聖人?我隻不過是個肯下笨功夫的庸人﹔哪來不朽的“第一”?我隻不過是個有血有肉、愈挫彌堅、知行合一的普通人﹔哪來無敵的“戰神”?我隻不過是一位和你一起切磋踐履“心學”的師友和戰友:為什麼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我們正在出品籌拍電視連續劇《天地人心·王陽明》,就是小心謹慎,不亂拍陽明先生馬屁,如果把陽明先生當作一位可親可愛的師友,相信陽明先生會開心快樂起來,真誠傳習,娓娓道來!

聽聽王陽明穿越500年分享的六堂人生課吧!

第一堂課:立志而聖則聖矣

“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這是王陽明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中的一句話。當時王陽明九死一生被貶到貴州一個窮荒之地做驛丞,但他依然講學不輟,無論來的是學者官員,還是漢苗貧民,王陽明都真誠相待。其中,圍繞“立志做聖賢”展開的一次次傳授、交流,常常令來者樂而忘返。

自顧都不暇,溫飽尚不足,哪還有這等做聖賢的心事?這恰恰是王陽明過人之志,因為在他心中:人人皆可成聖賢。

他的一生中因為堅持這個當時的“異端邪說”,受過包括自己學生的譏笑和誤解。

比如,個性極傲的學生王艮一直不屑此論,一次出游歸來,王陽明問他:“都見到了什麼?”

王艮刻意用異常驚訝的聲調說:“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

王陽明微微一笑,借力打力:“你看到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王艮尷尬一笑:“都是聖人。”

王陽明點頭說:“對!人人都是聖人,誰也不比任何人差。”

王陽明雖然追求做聖賢,卻反對自以為是,把“聖賢”挂在口頭上居高臨下教訓人——被教訓的“人家”也是聖人啊!若把人家當愚夫笨婦,自己也要成愚夫笨婦,平等無欺。如果扛著個“聖人”去給“俗人”講學,“俗人”會嚇跑,還有誰能用心來聽?又有誰能信而學、學而做呢?

這位王艮后來對老師心服口服。對於這位充滿懷疑精神、不求得真理不罷休的學生,愛才惜才的王陽明感慨地對學生們說:“當年我在抓住叛亂的寧王朱宸濠時,內心連一絲波動也沒有,今天卻因為這個人而感動了。”

還有一位學生想“將”老師一軍,指著門口正在拔草的農夫說:“你說人人都可成堯舜那樣的聖人,他們也算嗎?”

王陽明平靜地點點頭:“堯舜拔草也不過如此!”

是的,對於王陽明來說,做聖賢的目的不是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祿,而是發現內化於心的本有良知的過程,通過讀書學習致得自己的良知,並按良知行事,哪怕是誠外無物地拔草,也都是聖人或君子。

身為狀元之子,王陽明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儒學教育。

與時人不同的是,他讀書學習卻不以科舉考試為目的,因此還被父親揍過一頓。王陽明11歲在京師讀書時,曾問私塾老師:“何為第一等事?”私塾老師說:“惟讀書登第耳。”王陽明卻並不認同,認為“登第恐未為第一等事,或讀書學聖賢耳。”

此話傳到父親王華那裡,問:“你懂什麼叫聖賢?”

小王陽明答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人就是聖賢。”

王華說:“這只是理想主義者的夢話,你怎麼就當真了!千年才出一位的聖人,你怎麼能比?”

小王陽明反駁道:“怎麼就不能比?大家都是人。”

狀元父親啞然沉思,從此不再笑話兒子。

如何才能實現“讀書學聖賢”?王陽明開出的良方是:先立志。

這也不是突然就頓悟出來的。

王陽明青少年時期是頑皮的,比如愛玩游戲,用怪鳥捉弄家人﹔在京城讀私塾來回的路上(就是今天放學回家的路上),留戀往返於市井街巷﹔15歲帶著好奇心跑到塞外騎馬練箭、觀察邊防﹔等等。

雖然王陽明“玩”得各方面都小有所成,但他覺得這與自己立志讀書成聖之路有所偏差,也曾產生過思想波動,繼續在書內書外拜師訪友。

在這個關鍵時刻,王陽明遇到了一位對他人生起關鍵作用的人物——理學大師婁諒。

王陽明在請教婁諒的過程中,被婁諒一句話點醒——“聖人必可學而至”。

通觀王陽明的著作,君子之學,又叫聖學、聖人之學、聖賢之學或正學,就是學為聖人或君子的學問。

在寫給弟弟王守文的《示弟立志說》中,王陽明提出“夫學,莫先於立志”,“君子之學,無時無處而不以立志為事”。

但立志讀書學聖賢並非易事,“夫立志亦不易矣”。

一旦立下志向,必須經過后天磨練。孔子出生時也不是聖人,也是通過后天努力把自己鍛造成聖人的。按王陽明的見解,大家都認為聖人不好做,大多數人因為被聖人光環嚇唬住,不敢去做,很多人都和成為聖人失之交臂,而王陽明卻立志要做聖賢,慎終如始,知行合一,無怨無悔。

比如王陽明迫於父親壓力,也迫於前路迷茫,還是參加了科舉考試。依王陽明之才本該高中狀元,可能因為年少恃才有些高調惹來非議吧,終與狀元擦肩而過。不過,他自己倒是毫不在乎:“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

比如王陽明在學習探索聖賢之路上,經過“五溺”的挫折彎路,也是挫愈多、志愈堅。

湛若水是王陽明的生死之交,他說王陽明“初溺於任俠之習,再溺於騎射之習,三溺於辭章之習,四溺於神仙之習,五溺於佛氏之習。正德丙寅,始歸正於聖賢之學”。

湛若水指出王陽明“五溺”的“溺”是沉迷之意,過了頭可能會玩物喪志。一是沉迷於游俠,二是沉迷於騎馬射箭,三是沉迷於辭章之學,四是沉迷於道家神仙學說,五是沉迷於佛學。

蹉跎了20年,王陽明直到35歲才歸正於聖賢之心,就是陽明心學,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使命和方向。可以說,“五溺”之旅非但沒有影響他的成聖路,反而幫助他完成了積澱過程,從而才有了日后的一朝頓悟。若“沉迷”是一種中道而行的專注就有價值,人生每一段經歷都是寶貴財富。

在王陽明看來,掌握了聖人之學的秘訣,隻要立志去求,便能達成目的。“蓋終身問學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

《教條示龍場諸生》第一條講的便是立志。在《啟問道通書》中,他也主張:“大抵吾人為學緊要大頭腦,只是立志。”他的《憶別》詩中也有:“賢聖可期先立志,塵凡未脫謾言心。”

王陽明曾不厭其煩地向其親朋好友宣講立志說。在《寄張世文》信中寫道:“學不立志,如植木無根……自古及今,有志而無成者則有之,未有無志而能有成者也。”

在《與克彰太叔》信中,他對既是其族叔祖又是他弟子的王克彰說:“學本於立志。”還特別叮囑:這是他最近新體悟出來的為學之道,一定要堅守。

王陽明的弟子中不少深受影響,終有成就。比如王陽明勸誡追隨他求學3年的學生郭慶,把君子做學問比作農民種庄稼。春天擇選優質種子,好比學習之初就要樹立好志向﹔夏天,農民細心灌溉、及時除草,守護種子茁壯成長,所以在學習中要不斷反省、修正自我,直至確定正確的志向﹔農民經歷風吹日晒辛勞一年,終於等到庄稼成熟,如同我們秉持自己真正的志向,持之以恆勤奮學習,自然而然就會有收獲。立下正確志向,不用猶豫疑惑,為之努力即可。

郭慶回到家鄉后努力自學,恪守自己原則志向,成了山東清平縣知縣。由於他作風廉潔、勤政愛民,深受百姓擁戴。

王陽明曾說:“求聖人之學而弗成者,殆以志之弗立歟!”“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換成今天的話,立志首先是確立理想和目標,更是要確定信仰和信念。

王陽明在回答一位禮部尚書請教學問時說,學貴專、學貴精、學貴正固然值得點贊,但學更貴於道。尚書恍然大悟,自嘆立志學道太晚,王陽明笑著說:“豈易哉?公卿之不講學也久矣。”王陽明舉了從前衛武公90多歲還向全國誡諭的例子,尚書年紀隻有武公一半,功業卻可以成倍,一切都來得及。

無獨有偶,王陽明《從吾道人記》一文中,記載比他大得多的68歲著名學者董蘿石前來拜師,幾次被王陽明婉拒,這老先生矢志不渝,隔了一段時間又帶著老伴一絲一縷織成的絲帛,誠懇求教:“此吾老妻之所織也。吾之誠積,若此縷矣。夫子其許我乎?”隨后干脆強拜為師,王陽明“固辭不獲,則許之以師友之間”。

朝聞道,夕死可矣!立志不在年齡,聖賢寧有種乎?王陽明在《示弟立志說》中,說得更透徹:“后世大患,尤在無志,故今以立志為說。中間字字句句,莫非立志。蓋終身問學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

這是人人都可以同王陽明一樣擁有的文化自信。

第二堂課:視人猶己,視國猶家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於吾身者乎?”

“世之君子惟務致其良知,則自能公是非,同好惡,視人猶己,視國猶家,而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求天下無治,不可得矣。”

這是王陽明在《答聶文蔚書(一)》一文中,心系黎民疾苦的真切體悟。

視人如己,體現了王陽明的親民思想。

王陽明常愛說的一句“視民之飢溺猶己之飢溺”語出《孟子·離婁下》,孟子說的王陽明同鄉大禹是負責治水的,隻要天下有一個人掉水裡淹死了,他都覺得是自己推下去的,因為是他在治水時,沒在岸邊把防護設施建好。

王陽明學習汲取了堯舜、孔孟以來的聖賢思想,但也有創造性轉化。比如針對理學家程頤和朱熹將古本《大學》“在親民”一語改為“在新民”,王陽明並不認同,闡述了他的親民思想。

他說:“‘親民’猶孟子‘親親仁民’之謂,親之即仁之也……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親民’。”

愛民保民、順應民心、安民富民,王陽明始終以民為本。

王陽明認為“親民”的核心道德是“仁”,並用於教化民心。而孝是行仁之本,孝是仁道的工夫起點。盡孝不是僅僅愛自己的父母,還要推己及人,愛天下所有人的父母。“親民者,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於親民,而親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是故親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后吾之仁實與吾之父、人之父與天下人之父而為一體矣﹔實與之為一體,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

王陽明在江西做官時,有一對父子發生爭執,吵鬧不休,找王陽明為他們評理。王陽明並沒問是非曲直,而是給他們講了幾句話,結果話沒講完,父子二人抱頭痛哭而去,和好如初。王陽明的學生很奇怪,問他說了什麼話。先生說:“我說舜是世上最不孝的兒子,瞽叟是世上最慈愛的父親。”

弟子更吃驚。王陽明解釋說:“舜常常以為自己是最不孝的,所以他才能做到孝。瞽叟常常以為自己是最慈愛的,所以他不能做到慈。”

王陽明用余姚的先賢聖人舜的故事,正話反說,雙方各打五十大板,讓爭吵中的父子深受震動、反躬自省。

王陽明的親民思想,與為官、為學、致良知是“一體化”的。為官者要以德修身,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與文明素質,做人民的表率,身教重於言教,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王陽明在地方任職時,一改其他官員出巡時必高舉“肅靜”“回避”牌之慣例,叫人高舉腳牌,牌上改寫成“求通民情”“願聞己過”字樣,希望老百姓來官衙暢所欲言,為民作主。

王陽明還有重要的“另一改”,就是反對繁文縟節。他在《裁革文移》一文中鮮明指出:“看得近來官府文移日煩,如造冊依准等項,果系徒勞徒費,虛文無補……除例該奏報及倉庫錢糧金帛贓罰紙價預備稻谷等項,仍於每歲終開項共造手冊一本,送院查考外﹔其余一應不大緊要文冊,及依准等項,通行裁革,務從簡實,以省勞費。凡我有官皆要誠心實意,一洗從前靡文粉飾之弊,各竭為德為民之心,共圖正大光明之治。”可見其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決心!

晚年王陽明的“越中三記”(《尊經閣記》《親民堂記》《浚河記》),更是把親民思想發揚光大。

經過王陽明的點撥指教,紹興知府南大吉命名其蒞政之堂曰“親民”,每日在“親民堂”自勵勤勉,並以“親民”為畢生職責,成為紹興歷史上的著名清吏。王陽明為其寫下《親民堂記》。另一篇《浚河記》,同樣是為百姓興修水利做實事的政績觀鼓與呼,為民心樹碑,為歷史作証。

國猶家,體現了王陽明的家國情懷。

王陽明13歲就熱衷於學習弓馬之術,研讀《六韜》《三略》等兵書。次年,他和父親同游居庸關,親身調查邊關防務,“慨然有經略四方之志”,或許就是今天的研學游吧!

不久,他又打算直接向皇帝上書,請求率軍平亂。其父聞之大驚,“斥之為狂”,少年王陽明“乃止”。

當時北方邊關告急,朝廷下詔求言,王陽明復命后上《邊務八事》,言極剴切,極富愛國情懷。

治國先愛國。

王陽明從青少年時期就抱有這樣的思想,對文天祥、屈原等人充滿崇敬之情,留下很多愛國詩篇。比如,“蘇武堅持西漢節,天祥不受大元官。忠心貫日三台見,心血凝冰六月寒。賣國欺君李士實,九泉相見有何顏。”等等。

最有意思的是,王陽明從小與伏波將軍結緣。

伏波將軍馬援是東漢的愛國英豪,以善於用兵著稱,曾經率領大軍征討交趾(相當於現在兩廣大部分地區以及越南的中北部地區)。廣西橫縣的郁江烏蠻灘北岸有座馬援將軍廟,與京師遠隔千裡,當時身在京師的王陽明竟然在夢中拜謁過這座廟,醒來后他賦詩一首:“卷甲歸來馬伏波,早年兵法鬢毛皤。雲埋銅柱雷轟折,六字題文尚不磨。”

治國為親民。

1516年,剛剛艱難取得平盜寇大捷的南贛巡撫王陽明,班師回朝。一路看到百姓流離失所,飽受戰爭之苦,王陽明喜中有憂,《還贛》詩中一句“迎趨勤父老,無補愧巡行”,思考如何使外逃百姓盡快返回家園、安居樂業,把這看成自己為官的第一責任和要務。

1517年,當地三月不雨,正是農事繁忙之季,王陽明憂心如焚。他一面勤政為民,一面虔誠祈雨,果然連續下了三天雨,百姓大喜,王陽明抑制不住與民同樂的心情,欣然寫下《回軍上杭》詩一首,反映平亂初期當地百姓境況,以及自己由憂轉喜的心情。

后人多把王陽明的成功祈雨神化。王陽明在當時就給“天人感應”賦予了新內涵,即“以民為天”,具體說就是通過除弊興利,動員百姓一起抵御自然災害,根據當時風俗和百姓文化接受程度,借祈雨向災民講明實情,溝通官民關系,協力同心,落實抗災措施,以安民心,而不是興師動眾,借祈雨之名行擾民沽名之實。《答佟太守求雨》一文中專門提到,逢這樣大災,為官者要帶頭“減膳撤樂”,訪貧問苦,積極賑災,“執事其但為民悉心以請,毋惑於邪說,毋急於近名,天道雖遠,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順應傳統禮儀,堅決反對造謠迷信。

1519年,江西各地旱情嚴重,加上寧王之亂造成的破壞,百姓生活困苦至極。王陽明對飽受天災人禍的百姓感同身受,他接連上疏請求緩征糧稅,卻終未能獲得朝廷批准。1520年12月,王陽明再次上疏,極力勸說皇帝減免稅收。他詳細羅列了請求免征緣由,並表示願意承擔罪責“待罪之至”,體現了他為民擔當、視人猶己、視國猶家的無私精神境界。

1520年,江西諸縣發生水患,王陽明命令各地官員開倉濟民,以緩解災民燃眉之急。在《恤水災牌》一文中,他再三要求各地官員愛民如子,給予百姓行實惠,不得敷衍搪塞,浪費錢財糧食而不救百姓之災患。

基層管理創新。

王陽明絕大部分仕宦生涯是在地方各級任職,歷任龍場驛丞、廬陵縣知縣、南贛巡撫、江西巡撫、兩廣總督等,積累了極其豐富的基層治理經驗。

抓好基層管理創新,就是抓好國家治理的末端創新,王陽明基層管理有“三招”。

第一招:仁愛親民,體恤百姓,強化教化德治。

王陽明半生為官,有機會在其為官吏的地區推行孝道、敦厚風俗。他也珍惜這樣的機會,做了許多造福百姓之事,例如平定叛亂、安置流民、教養百姓等。其中,興辦針對少兒開設的社學(明代基層教育機構),蒙以養正,影響深遠。

1518年10月,王陽明頒布《南贛鄉約》。

《南贛鄉約》共有十六條,主要目的是在勸諭百姓的基礎上,明確鄉約內部權利、義務規范,將儒家倫理道德具體化、平民化、制度化,從而更加行之有效地引導鄉民的思想行為。

王陽明要求百姓遵循儒家禮制和道德規范,通過平實的語言,向百姓傳達儒家倫理道德原則和人倫秩序規范,勸告百姓尋醫問藥不迷信、婚喪嫁娶不鋪張,從而引導百姓樹立良好的日常行為規范。

第二招:增設縣治,重建行政區劃,推行群眾自治。

王陽明初到南贛就發布了《十家牌法告諭各府父老子弟》《告諭父老子弟》,頒布《南贛鄉約》,實現了從官方主導向民間自治力量的轉化,事實上加強了基層政權領導力。

推行“十家牌法”與鄉裡制度的結合。“十家牌法”將十家編為一牌,登記家庭的詳細信息。牌內十家互相監督,輪流負責收集信息,隨后通知各家相互知曉,有可疑情況立即上報,一旦出現隱瞞不報的情況,事發后連同治罪。王陽明還著手恢復鄉裡制度,重申鄉裡的事務安排,賦予裡長管理和教化的職責。通過“十家牌法”和鄉裡制度的結合,在基層社會建立起嚴密的組織體系,為儒家倫理道德在基層社會的傳播提供了基礎。

第三招:整頓吏治,安撫民心,同步加強法治。

王陽明一方面主張在基層治理中以儒家道德禮儀勸善改過,另一方面又採取強制措施對違逆者嚴加懲治,體現禮法刑政共治的特點。

王陽明在治理基層社會期間,深感一些基層官吏習氣惡劣,他採取措施對吏治進行嚴厲整肅,以減少官吏的巧取豪奪,給百姓帶來切實好處。

江西發生水患時,一些官員無視生民疾苦,“乘機竊發,驚擾地方”。王陽明發布禁約,對官員活動作出嚴格規定,告諭屬地官員“務須軫念地方,痛恤民隱”。

他要求各地大小官吏廉潔奉公,在處理軍需的糧草和兵役時,要親自編派任務,按照規定秉公處理,不得私下收受賄賂,不得擾亂百姓生活,“敢有抗違生事驚擾地方者,就便拿解赴官,治以軍法”。德法共治,威震一方。

愛國辨忠奸。

27歲那年,王陽明再次參加會試,考中進士。幾年后,正德皇帝即位。在新君改元之際,時為兵部主事的王陽明想要勸說皇帝“正心”。他上疏,題為《乞侑言官去權奸以彰聖德疏》,其中的“權奸”,直指正德皇帝寵信的太監劉瑾,后因此遭禍入獄。

王陽明在為官從政后,就用良知踐履真正的忠誠。他曾毫不客氣地批評當時官場存在的不正之風:“由科第而進者,類多徇私媒利……惟欲釣聲利,弋身家之腴,以苟一旦之得,而初未嘗有其誠也。”

民族平等團結。

王陽明謫居多為少數民族的貴州龍場之際,近乎絕望,淳朴善良的龍場人民給了他無私的援助,向他問好、送糧食,幫他搭建房子,房子雖然簡陋卻令人溫暖。王陽明寫下《何陋軒記》,認為“偽君子”才是真正的“陋”,那些少數民族的土著人,有著“外朴內美”“安而樂之”的品質,隻要給他們文化教育,一定從物質到精神都可舊貌換新顏。有時,王陽明還和龍場各民族百姓共辦宴會,大家一起載歌載舞、一醉方休。

王陽明對當地少數民族因俗化導,培育了大批心學弟子,更使儒學文明在貴州代代相傳、后繼有人,踐行了大同社會的理想。他自覺以儒家的仁作為道德規范,其言其行表現出惠民、愛民之民本思想,對維護貴州民族社會秩序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貴州修文陽明洞,有彝族土司安國亨的題字,大書“陽明先生遺愛處”。這“遺愛”,寄托了當地百姓對王陽明無限的愛和思念。

王陽明《與安亙慰》的兩封書信,表達了他與少數民族之間情真意深,永志難忘。他所寫的《居夷詩》百余首,還有《玩易窩記》《何陋軒記》《君子亭記》《賓陽堂記》等,記述了他在貴州期間的心跡,是王陽明思想轉變的歷史見証。

他開啟了貴州自由講學之風,以后的文明書院、正學書院、陽明書院、南阜書院、學古書院都繼承了這一傳統,對貴州的教育與思想有著深遠影響。

重視糧食。

王陽明每到一處為官,都非常重視耕種稼穡。在其應紹興府官員所請而作《新建預備倉記》一文中,開宗明義:“倉廩以儲國用,而民之不給,亦於是乎取。”從治國治民角度立意,點明了倉廩於國、於民的緊密關系。

即便在龍場當一個小小驛臣,王陽明也不忘一粒米中見大義,寫了很多詩。其中,很多首帶有陶淵明那樣田園耕耘勞作的隱逸風格。比如,他在《觀稼》中寫道:“下田既宜稌,高田亦宜稷。種蔬須土疏,種蕷須土濕。寒多不實秀,暑多有螟螣。去草不厭頻,耘禾不厭密。物理既可玩,化機還默識。即是參贊功,毋為輕稼穡!”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王陽明始終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守此本,敬此天。

第三堂課:知行合一能擔當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陽明認為,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明白道理,還有依據道理而行動的意念,才是真知﹔明白道理,沒有依據道理而行動的意念,等於不知。

因此,有孝親之心,即是有孝親之意,有這樣的意念和意願時,才有孝親的行動,才有孝親之理。有忠君之心,即是有忠君之意,有這樣的意念和意願時,才有忠誠的行動,才有忠誠之理。

所以,知行合一之教,實為“心即理”的延展。知行合一,事上磨煉。首先是具備調查、洞悉全局的能力,然后就是敢於擔當,碰到事不怕事,敢於迎難而上。

王陽明越是實事求是、迎難而上,越是敢於擔當,越是迎刃而解困難。這就是陽明心學的力量,是強大的“知行合一”智慧。

王陽明在貴陽三年貶謫期滿后,被朝廷任命為江西吉安府廬陵縣知縣。其間,注重民生、大膽改革、造福一方,正是他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后的生動實踐。

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免稅。

王陽明上任后第一天,“驀有鄉民千數擁入縣門,號呼動地,一時不辨所言,大意欲求寬貸。”他很快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鄉民們鳴冤,是因為廬陵這個地方不生產葛布,卻要繳納繁重的葛布稅。

認真接待信訪、弄清事情原委后,王陽明先安撫鄉民情緒,坦誠表態:既然朝廷派我來廬陵縣做父母官,如果確有不平、不對之處,我一定為大家做主。

大家很快安靜下來。然后,王陽明立刻開始明察暗訪,了解到這葛布稅並非國家應收稅種,而是宦官搜刮民脂民膏的一種斂財手段。隨后,他通過一種方式向鄉民們宣布,免去今年的葛布稅。

剛剛新官上任,還沒有跟上級匯報,就敢宣布免去多年實行的葛布稅?

手下人都嚇壞了:這得要擔多大的責任與風險?

但王陽明心中有數,依據翔實調查和數據,向上級領導寫了封信,言之鑿鑿,陳明利弊,既不卑不亢曉之以理,又不動聲色表明態度,最后以人情和大義動之,經過與奸宦的一番斗爭較量,終於圓滿地把事情處理解決好。

這背后還有一個易被忽略的原因,上級領導中有正直官員暗中支持!王陽明雖然奉行“道不同不相為謀”,但在堅持原則底線基礎上,十分重視處理上下左右的關系,“唯變所適”講方法,隻為惠國利民生,所以贏得了不少包括朝廷要員在內的正直官員的尊重和支持,甚至在一些生死攸關之處,也得益於這種支持,使王陽明躲過一個個劫難。

第二個例子是抗疫。

初領縣政不久,即逢“災疫大行”。旱災與瘟疫疊加,多處村巷出現一家滅門的慘況。尤令王陽明痛心不已的是疫情期間的“人間失格”,瘟疫橫行時,當地民眾恐慌不已,為防傳染,親人染病也棄之不顧,以至於病人多因無人照護活活餓死,而非染疫病死。

從留存的《告諭廬陵父老子弟》節選中,可以看出“氣弱多疾”、頑症纏身的王陽明,徹夜無眠,憂愁惶恐,尋求救治之道。苦思良久,推出抗疫五策:

一是攜手同心,喚醒良知正民心。倡導民眾“興行孝弟(悌)”,鄉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二是獎掖孝義樹典型,破迷信。王陽明認為當行儒家孝義正道,杜絕巫賽這種迷信之道,教化民眾當“敦行孝義,為子弟倡率”,對於抗疫期間“有能行孝義者,縣令當親拜其廬”。

三是科學防治以自救。王陽明為此開出三劑“藥方”:“洒掃爾室宇”,保持環境衛生的干淨整潔,以防滋生病菌、交叉感染﹔“具爾湯藥”,准備好相應的防治中草藥物,對症下藥,不可硬挺或坐以待斃﹔“時爾膳粥”,保持飲食的合理搭配,吃飽吃好方能增強抵抗力。

四是政府履職盡責,支持扶助來托底。一方面,由官府給買不起藥的貧困戶送藥﹔另一方面,派遣醫生下鄉入村。又擔心這些托底保障措施不能完全執行到位,再次向民間借力,請求鄉賢監督並襄助政府。《公移》還記載了王陽明為災民減免稅捐,留下生存自救活路。

五是殷勤罪己以寬民。《告諭》中,王陽明對“骨肉不相顧”的道德淪喪現象非常惱火,對於發生災疫和疫情蔓延的責任,最終還是勇敢攬在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這個縣令沒有履行好職責的緣故,並為因病不能總是出現在第一線深表歉意。

王陽明認為,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把“善念”付諸行動從而實現知行合一,把“立德”與“立功”“立言”結合起來,這既是中國古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也是實現“內聖”與“外王”有機統一的必然要求,這些思想直到今天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人的內心世界,提示著中國人在完善自我、改造社會的道路上不尚空談、務真求實。

王陽明的一生,也可以說是知行合一的一生,與同時代、在家鄉隔壁寧海出游的徐霞客,有異曲同工的共識: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而500年來,無數王陽明的學友粉絲們,都在結合著自己的當下,認真學習踐行著、傳承發展著陽明思想。

1518年,王陽明先后發布《興舉社學牌》《頒行社學教條》等多項文書,督促南贛各地興辦社學。

王陽明認為,教育的重心在於彰明人倫,兒童教育的主要任務是“蒙以養正”,即在啟蒙時期培養兒童正直的品行,因此,社學教育的內容應圍繞儒家提倡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展開。他主張在教育過程中鼓勵兒童天性,培育少年兒童學習興趣。在教育方法上,提倡通過吟詠詩歌來激發志趣,學習禮儀來端正儀表,勸勉讀書來啟迪心智。

修建書院,興講學之風。王陽明一生致力於講學布道,在龍場悟道后,更加把覺民行道作為自己的使命,在南贛新建了義泉、正蒙、富安、鎮寧、龍池五個書院。王陽明認為學術不明是導致明代世風日下的重要原因,因此,他把講學作為傳播聖學、改良社會風氣的重要切入點。在王陽明的不懈努力下,書院講學之風盛極一時,社會學術氛圍日漸活躍,這也是王陽明文化自信的一種擔當。

針對王陽明這樣的知行觀及其教育主張,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創造性地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理論,這是中國現代教育史上最具個性和影響力的教育學說之一。他把這句話翻了半個筋斗,就是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知行合一。

而知行合一其實早於王陽明就有人提過,隻不過王陽明集先賢智慧和儒釋道之大成創造了心學。心學中最重要的一個奠基理論:“心即理”。

心即理,意思是萬事萬物隻有人類意識參與時才能明白,遇到事情“不動心”,不論發生什麼事,都保持一顆巋然不動的心,隻有放得下,才能擔得起。

比如平寧王之亂的時候,王陽明坐鎮指揮,同時還在上課授《大學》、講心學。一邊津津有味地現場教學,講遇事“不動心”之理,一邊有條不紊地指揮戰爭,允許學生們插話提問——沒過一會兒,就有人進來傳送前線戰報,得令后再飛奔而出。

此間最令人揪心的一次,前方戰報來了,說情況緊急,前敵總指揮伍文定的胡子都被燒著了,前方軍心已亂。

這時候,王陽明放下教鞭,走到旁邊拿令牌傳命下去:“誰再說伍文定胡子被燒一事,斬立決!”然后返回,神態自若地繼續上課。

學生們實在緊張得不行,問戰局會怎樣發展下去?王陽明搖搖頭說,剛剛聽人說前方有點不順利,此兵家常事,不足介懷,我們繼續上課。

講了一會兒,又有前方戰報:“報,寧王朱宸濠已經被活捉了,大亂平定!”

現場掀起一陣按捺不住的歡呼聲、慶賀聲。但是王陽明只是點點頭,等著大家漸漸安靜下來,依舊接著上課。

學生們實在忍不住又問了:前方戰局定了嗎?王陽明說,傳報寧王朱宸濠大敗,而且已經被抓獲,想來這個消息不假。這時,王陽明眉頭一皺難過地說,就是聽說死傷慘重啊!

說完后,王陽明又接著抑揚頓挫地講課,而且表現為“理前語如故”“理前語如常”,現場學習、旁觀者和知情者,無不嘆服,這就是今天說的現場切身體驗沉浸式案例教學吧!

當然,許多人沒有關注和不願提及的還有一個重要事實:王陽明在鎮定自若地邊指揮邊講課時,他的家眷已集中在一起,圈上了干柴,一旦出意外,將點上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其實這如如不動中,還有著視死如歸、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天動地悲壯情懷!

心外無物,是一種更大境界的價值存在。獲得這種價值存在之后,人生就有了一個價值支撐。后人中有以為這是“唯心”學說,對於從不離事談理、離物談心、離行談知的王陽明,是值得商榷的。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能擔當,徹頭徹尾貫穿一生,也淋漓盡致地體現在臨逝前那種“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的博大胸襟!

第四堂課:世間磨難,皆是砥礪

“世間磨難,皆是砥礪,人間是道場,淤泥生蓮花,是一種境界。”

王陽明說這番話,或許最有資格。他的一生至少經歷了常人難遇的五種磨難。

一是身體的磨難。

掙扎了14個月才出生的王陽明,從小就身體不好,5歲才開口說話,多年被肺病煎熬。

因為學習勤奮刻苦、工作勞累,特別是飽受各種人生煎熬,病情常常加重。

王陽明小時候讀書用功。白天上課,晚上苦攻經典,勞累過度。參加第3次科舉考試,終於考中進士,進入仕途,卻在上任途中從馬上摔下來口吐鮮血。

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陽明下決心通過竹子探究真理。他與自家后院的竹子“格”上了,對著竹子一“格”就是三天三夜,不吃不喝,雷打不動。

結果什麼也沒發現,自己卻病倒了。

從此,他對朱熹的“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也正是因為身體不好,王陽明從小就把調理身心、強健體魄當作重要的事情,學習掌握了很多有效的方法。比如王陽明在贛州為官期間,高效處理軍政事務、成功辦學和講學的同時,一刻也沒放鬆調整恢復身體的健康,勞動鍛煉、呼吸靜坐、登山健走、練筆舞劍,無一不用。

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德智體美勞,對王陽明來說是追求統一的,雖然生命短暫,卻完成了一代聖賢立德、立功、立言的職責使命。

二是鞭刑牢獄的磨難。

明朝的小皇帝朱厚照登基,以劉瑾為首的8個太監玩弄權術,為非作歹,謀害忠良,特別對於那些上疏和進言的忠臣,要求皇帝下令誅殺,並利用錦衣衛進行暗殺。

一時間,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大家都開始保持沉默,明哲保身。但王陽明卻挺身而出,冒死上疏皇帝,請求釋放朝廷重臣。

劉瑾把王陽明給抓了起來,在午門當著眾人扒光衣服,光屁股毒打40大板,直打得血肉模糊、不省人事,扔進大牢!

奄奄一息的王陽明,在監獄裡讀易經、寫文章、練呼吸,與那些同樣被冤枉的獄友討論學問,有的還結成生死交,並在出獄后為王陽明平亂治事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貧困落魄的磨難。

1508年,剛剛出獄的37歲的王陽明躲過一路追殺,歷經千辛萬苦,到達貴州龍場擔任驛站站長。他和自己的隨從搭建了一個茅草房安頓下來,后又搬到一個山洞裡住。

在陰暗潮濕、飄有毒氣的山洞裡開始新生活,王陽明心態平和、安然處之。由於水土不服,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王陽明和他的隨從全都病倒了!王陽明硬撐著開始親自劈柴、挑水煮飯,照顧這些隨從人員。

近乎絕境的生存環境,沒嚇倒王陽明,他樂觀地彈起隨身帶的琴,給大家唱家鄉的小調,講故事,說笑話。

糧食快吃完了,王陽明又開始學習當地人,用刀耕火種方式,開辟了一片荒地,自己種糧食。做飯沒有柴火,他親率隨從上山砍伐,而且隻砍那澗邊妨礙行走的枯死的荊棘樹枝,“持斧起環顧,長鬆百余尺。徘徊不忍揮,俯略澗邊棘”,附帶採一些野果充作口糧。

在其《採薪二首》中看出,王陽明當時這種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惜材舉動,遭到眾人嗤笑。“同行笑我餒,爾斧安用厲?”王陽明不以為然,反而從中悟出深意:“快意豈不能,物材各有適。可以相天子,眾稚詎足識!”由採薪推及到用人治國,抒發了位卑未敢忘憂國、貶謫未敢忘民眾的萬世情懷。

當地人感激王陽明的友好和教導,幫助建了幾間土坯房子,王陽明感激地寫下《何陋軒記》,還把自己住的房子改為龍岡書院,給當地人講誠意、靜心、修身、齊家的修身之道。王陽明留下的不少詩歌散文,都反映了抗爭人生艱險的浩然之氣(如《雜詩三首》等),以及表達人世間患難見真情的人性美。

王陽明此間從未停止過人生思考:怎樣才能活下去更有意義呢?我到底還能不能成聖賢?聖人如果也身處這樣的環境,會怎麼做呢?

與孤苦寂寞相伴,王陽明“隨心格物”,直到有一天夜裡,突然長嘯一聲,手舞足蹈,把眾人給嚇到了。

他開始意識到:心無外物,心無萬事,心外無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即是人人皆可成聖賢的“致良知”。

王陽明開始在龍岡書院講學,把自己對聖人之道的領悟,對生命存在的意義的領悟,分享給他的隨從和當地的居民聽。

有一些人還慕名遠道而來看望他,聽他講學。王陽明和他的弟子們到田野裡去散步,在溪邊賞月,在夜晚喝酒,一起探討聖人的精神世界。后來,貴州一位教育官員,也來到龍場向王陽明探討心學。由於被王陽明的理論所折服,又邀請他到貴陽書院,講知行合一。

四是公務戰事的磨難。

王陽明的一生,幾乎一半都在繁忙緊張的公務戰事中度過。

比如廬陵縣由於過去民眾訴訟上訪成風,各種案件堆積如山,連正常公務都受到拖累。王陽明去當知縣后,一邊不知疲倦地處理化解,一邊深入下鄉考察民情,了解當地的民俗,向全縣人民發布公告,希望他們能夠和睦相處。

當年夏天發生旱災,秋糧歉收,瘟疫橫行,匪患頻發,王陽明開始全心投入到抗旱救災的工作當中,針對瘟疫和盜賊分別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辦法,一一加以解決。

王陽明做了7個多月的知縣,由於關注民生疾苦,解決了實際問題,扭轉了不良的風氣,讓當地民風煥然一新。

比如屢屢臨危受命、剿匪叛亂,王陽明總是身先士卒、一馬當先。1516年,南贛匪患橫行,朝廷派兵圍剿,但是卻越剿越多,45歲的王陽明臨危受命來到了福建汀漳,到了以后即從四個方面,周到細致地親自部署工作方案,並一一督辦落實:

一、調查實情,實事求是體察民情,辨析那些被迫入匪的百姓﹔同時做好戰斗准備,訓練民兵,籌措軍費。

二、運用多年研習的《孫子兵法》發動進攻,在戰爭當中學會戰爭,加強軍隊的自身建設。

三、以民為本,戰中最大程度減少傷亡,戰后穩定群眾生活秩序和生產秩序。

四、建立縣制,在加強基層治理能力上下功夫,新修書院和學校推行教化,推行仁禮之風。

王陽明隨后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把江西、福建、廣東邊界的隱患給解除了,使得當地人民的生活開始變得安寧。

五是毀譽侮辱的磨難。

王陽明倡導天下儒生都要學做志氣高遠、處變不驚的君子。他在朝為官時曾遭人誹謗,身邊官僚為撇清關系疏離了他。面對如此困境,陽明先生毅然說:“君子不求人信己,自信而已。”他還給同樣受誹謗的朋友寫信勸慰:不管有沒有人理解你,都不能動搖自信,對來自外界的毀譽,非但不應擾亂內心,還應借此作為磨礪自己的機會。

在《答友人》中,王陽明舉了“疑人竊履”的故事為例:“從前有人到朋友家做客,仆人偷了朋友一雙鞋。回家后,他讓仆人去買鞋,仆人就把偷來的鞋當作買的給了他。他很高興穿到腳上,恰好朋友來訪,一見他的鞋,暴跳如雷,‘我早就懷疑是你偷的,想不到真是!’於是二人絕交。若干日后,仆人承認了自己是偷竊者,真相大白。朋友慌忙跑來謝罪,‘我竟然懷疑你,真是大罪。’又不解地問:‘你當時為何不解釋?’這人回答:‘我沒偷你的鞋,這是自信。你誤會我也並未傷我分毫,如今你來向我道歉,我也未得分毫。反而是你,先是發怒,現在又是愧疚,心真是忙亂得很啊。’”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王陽明以身作則,寵辱不驚。

王陽明在平定朱宸濠叛亂后,皇帝朱厚照御駕來南方。一群小人以妖言蠱惑朱厚照,想方設法算計王陽明,並乘機洗劫戰后的百姓。當時很多人勸王陽明,趕緊想辦法去找皇上求助。王陽明一本正經地說:“君子不求天下人相信自己,自己相信自己而已。我現在相信自己還沒有時間,哪裡還有心思去讓別人相信我?”

那位對王陽明時有好感的皇上,經不住讒言,加上昏庸糊涂,最終令王陽明這位功勛卓越的功臣,不僅沒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對待,還被奸臣一次次設計陷害。王陽明手下一位最得力的大將弟子,在立功后被投進監獄,幾年后放出沒幾天竟活活冤死。

王陽明雖然飽受冤屈,但他始終堅守一顆良知之心,總是心系戰后百姓安居樂業,想方設法不計個人得失地與奸臣周旋,都是為了避免使百姓生靈涂炭。今天回首細看,當年王陽明能一次次死裡逃生,沒有被再次投進牢獄,也正是得益於百姓的支持、保護。

如果你連自己都不相信,豈能讓別人相信你?

隻要為天下百姓受苦受難,還有什麼值得后悔?

王陽明對替他提心吊膽的親友弟子們說,根據這良知耐心地做下去,不在乎別人的嘲笑、誹謗、稱譽、侮辱,任他功夫有進有退,我隻要這致良知沒有片刻停息,時間久了,自會感到有力,也自然不會被外面的任何事情所動搖。

隻要良知光明,外界的懷疑、侮辱終有真相大白之時。以百姓之心為心,聖人之心也!

第五堂課:“事”上練就過硬本領

“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隻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

“好靜玄空”是王陽明“心學”被后人誤解的一處。王陽明非常強調事上磨練,他解答學生陸澄“靜時還好,一遇事就不好”的困惑時說:“是徒知靜養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臨時便要傾倒。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事上磨練,就是要立足崗位,投身一線,參與社會實踐,在紛繁復雜的具體事務中,鍛煉自己心理素質,做到動靜皆定。

王陽明在江西講學的時候,當地一個政府司法官員很崇拜王陽明的“心學”,他很沮喪地說:“我公務繁忙,真是沒有時間去學習啊。”

王陽明笑道:“我何嘗教爾離了簿書訟獄,懸空去講學?爾既有官司之事,便從官司的事上為學,才是真格物。”

他就從這官員審理案件展開:不能因對方應答語無倫次就升起一個“怒心”﹔不能因他花言巧語就升起一個“喜心”﹔不能因他行賄送禮就寬恕庇護﹔也不能因自己事務太繁雜,而隨隨便便潦草結案﹔更不能因有些人別有用心、羅織罪名而上當,遂了這些壞人的心意!

王陽明立志成聖,一生都在“事”上練就過硬本領。

比如,王陽明第一份工作是給將軍王越修墓,把少年時期學習的《孫子兵法》,獨樹一幟運用到工程管理上,親自組織民工訓練“八卦陣”,不僅大大提高了工效,也在這件看似“小”事情上,磨練了“大”心性。

后來接到第二份工作是刑部雲南清吏司主事,是一個雖比不上朝廷要職、卻擁有司法實權的職位,雲南地區的司法案件、刑事審判都需要王陽明經手。

按照當時的官場“潛規則”,新上任的刑部各司主事都要去當地監獄視察,理所當然吃拿卡要撈一把。王陽明第一次巡獄,沒提前跟下屬打招呼,輕車簡從,結果正趕上獄卒們大吃大喝,滿桌吃不完的大塊豬肉。獄卒們都慌了神,而王陽明細看囚犯吃的喂豬糟糠伙食,吃了一驚,居然連青菜蘿卜都沒有,囚犯們手中的破瓷碗裡盛著的分明就是喂豬的糟糠泔水,而監獄裡的養豬場隻專供獄卒。王陽明繼續深入調查,發現了更多不隻這一家監獄存在的腐敗等問題。

王陽明經過認真溝通研究,除炒掉那幾個獄卒,還對監獄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從不准養豬、加強巡獄,到打卡值班(每天上班在牆上寫下自己的名字)、追究問責等,不僅僅正風肅紀改變了雲南司法面貌,全國各地也紛紛效仿,推動改革。

王陽明隨后被提拔,還是一名司法審判官,夜以繼日開庭審案、披閱案卷,不僅糾正了許多冤假錯案,而且努力解決一些深層次的草菅人命的頑疾:比如偷瓜賊會被草率判成死刑犯,權錢交易又可讓死刑犯大搖大擺被放走,等等。

盡管王陽明一身正氣、嘔心瀝血、改革有為,卻很難徹底改變明朝監獄的黑暗,更難改變當時朝廷的腐敗,但客觀上造福了百姓,也推動了社會進步。

孔子曾經說過,有文事者必須要武備。王陽明從小立志做聖賢,文韜武略,做事遇到困難與問題時總在自問:如果是聖賢會如何處理?

隨著一件件“事”上練就真本領,王陽明更加深切體証到滿口都是聖賢話語,卻不去實踐,不是真正的“知”。同樣,熟讀經典、文章精彩,若不通實務、不能經世致用,也不是真正的“知”。人隻有在磨練中才能成器,隻有在逆境中才能成熟,這就是在事上磨練的含義。也就是要培養活智慧,而不做死學問。

王陽明曾說過,他之前強調要在“事”上練,后面發現這還不夠,於是提出“必有事”的概念。什麼叫“必有事”?就是不管有事無事,都需要練心,有事無事,此心要遵循良知的指引,“凡人為學,終身隻為這一事”。

“事”上練,練的不僅是如何把事做好,更是端正發心。心不正,意不誠,事情做得再好,也不過是孔子不屑的“鄉願”——見君子媚以仁義,見小人甘願同流合污。

一位弟子試圖學著“事”上練,卻感覺苦不堪言,向老師抱怨說:“老師,(做)功夫太難了!”

王陽明先生幽默一笑:“常快活,便是功夫。”

隻有心裡時刻充滿光明的歡喜,才會有這樣的“常快活”吧!

正如王陽明平定寧王叛亂后,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技巧?王陽明回答:哪裡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你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

他還舉例說,其實面對氣勢洶洶的叛軍,一開始是處於劣勢的,王陽明向身邊的人發布准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於衷,連說四次,那人才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位,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這就需要“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八字真言妙用。

王陽明從少年立志、官署格竹、江北訣囚、彈劾劉瑾、被陷遭貶,依然對真理追求不變,直到龍場悟道才開始走向光明。此后,贛南剿匪、平定宸濠之亂,在一件件具體“事”上練功夫,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學之道,用自己一生的實踐証明,人可以通過修身磨礪而成就一顆通透光明無私之心,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梁啟超先生尊他為“千古大師”。

這才是做事“常快活”的真正力量和源泉,也是王陽明《為善最樂文》一文表達的詩意人生升華。

這就可以理解王陽明許多不離苦難現實的樂觀主義文章了!

比如,在王陽明被貶龍場那樣艱苦的環境下,弟子對於他的“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理論迷惑不解,向他請教說:“南山裡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系?”

王陽明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事”上練就真本領,“事”上磨出光明花。

第六堂課:品德修為“致良知”

“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隻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

這是“致良知”誕生后王陽明說的一番肺腑之言。

王陽明活了57歲,龍場悟道那年他37歲﹔提出“致良知”是在49歲,至死不渝。

王陽明曾寫過多首良知詩,比如“爾身個個自天真,不用求人更問人。但致良知成德業,謾從故紙費精神”,等等。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故事,是“盜賊也有良知”。

據說王陽明在廬陵擔任知縣時,抓到一個罪惡滔天的大盜。大盜冥頑不靈,面對各種訊問強烈頑抗。

王陽明親自審問,大盜說:“要殺要剮隨便,別廢話!”

王陽明微微一笑說:“那好,今天就不審了。不過,天氣太熱,你還是把外衣脫了,我們隨便聊聊。”

大盜說:“脫就脫!”

過了一會兒,王陽明又說:“天氣太熱了,不如把內衣也脫了吧!”

大盜撇撇嘴不以為然:“光著膀子也是常事,沒什麼大不了的。”

又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內褲也脫了,一絲不挂豈不更自在?”

大盜愣在那裡,尷尬擺手:“不方便,不方便!”

王陽明說:“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嗎?看來你還是有廉恥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並非一無是處呀!”

隨著王陽明的循循善誘,大盜低頭嘆服認罪。

連大盜也有可覺醒的良知,何況其他人?人人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即是成聖賢之道。

“致”即“正心”,通過提高道德修養過程,去掉不良雜念“人欲”“不假外求”“求諸內心”。

王陽明認為,“致良知”是人的主體自覺,是與人的道德認識和道德實踐緊密相連,是以良知標准評判和衡量個人與社會善惡的是非標准。

1527年,在王陽明受命出征廣西平亂行前,作《別諸生》一詩,“綿綿聖學已千年,兩字良知是口傳。欲識渾淪無斧鑿,須從規矩出方圓。不離日用常行內,直造先天未畫前。”

在王陽明看來,隻有“致良知”三字無病,是孔孟聖學的“一點骨血”,是心學的要核。而“良知”不離日用,無時無處不在,隻有按“良知”行事才有光明前途。

“致良知”是心學核心,也是做人智慧。作為心學最高概括的“四句教”,可以說是通俗的詮釋: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

王陽明把“致良知”作為解決問題的一個根本方法。他說:“隻此良知無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瀾潛瀨,無不如意,雖遇顛風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沉溺之患矣。”

正像王陽明另一首良知詩中的一句所說:“盡道聖賢須有秘,翻嫌易簡卻求難。”

心學至為高明,直通大徹大悟﹔心學也至為平實,不過就是八個字:老老實實,踏踏實實。那些自以為聰明高明的人,全都掉進了坑裡一生爬不出來。

對於品德修為“致良知”的心學,到底師傳儒釋道哪一家?王陽明用“三開間一所房子”形象解答:三家實一家,后世儒家不知道三間房子都是儒家的,卻把左邊一間劃分給佛家,把右邊一間劃分給道家,自家甘願佔據中間一間廳堂,這是把自家的東西送人了。

聖人與天地萬物是一個整體,儒家、佛家、道家的學問,都可歸於心學一家學問,而心學一個重要內容,正是“知行合一”。

在《教條示龍場諸生》這一“為學做人”教育學規中,王陽明把品德修為“致良知”的四條路徑,鮮明總結了出來:

一是立志,堅持不懈,專注精一,目標聖賢。

二是勤學,勤確謙抑,不驕不躁,為人誠懇,表裡如一。

三是改過,要有勇氣改正錯誤,不是寄希望於不犯錯誤。

四是責善,勸善真誠,自我批評,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這四條中,“改過”一條尤其難能可貴。王陽明是從修正自身、反躬自省、不斷改過致良知的。人們看到的是一個“三不朽”的聖人,而細讀王陽明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歷和給弟子們的書信,他多次表示人非堯舜,孰能無過,還拿自己曾經走過的彎路、錯誤,勸誡弟子汲取教訓,謙抑自嘆“適今中年、未有所成”“粗浮之氣不及人”等,這是極為了不起,而又易被今天的我們忽略的。

王陽明在《寄諸弟》家書中,特別強調了“改過為貴”的思想。晚年,他語重心長給正在長大成人的養子正憲書寫了一個扇面文章《書正憲扇》,也是要求其嚴於自律、去“傲”改過。王陽明把“改過”與“立志”“勤學”“責善”,當作優良家風不可分割的幾個部分。傳承人品好、重道德、做學問的祖父和父親,王陽明進一步發展了“以仁禮存心,以孝弟為本,以聖賢自期”的成才教育思想。在家書《寄正憲男手墨》中,王陽明告訴孩子,不會強迫他一定要在科舉考試中有所成就,而是欣賞和鼓勵孩子向上向善的那份上進精神,體現了他希望后輩全面發展的思想。

至善無盡,知行無盡,王陽明提出的這四條路徑,都是自己蹚過生死路體証出來的。他的心學也是安心放心、養精氣神的身心之學,保証了“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艱,行之惟艱’”。

從孝悌親情到尊師重教、交友重情、平等待人,王陽明的品德修為體現在“為學做人,為官做事”的點點滴滴。

比如,有人因王陽明新婚之夜跑到道士那裡求道一夜未歸,懷疑他的愛情觀。而縱觀一生,王陽明是一個對愛情十分專一的人,在獄中他直抒胸臆寫了一首《屋罅月》,傾訴對妻子的思念之情,最后四句情深意切、蕩氣回腸:“來歸在何時?年華忽將晚。蕭條念宗祀,淚下長如霰。”

王陽明的一生,堅持踐履“萬物一體”的社會、人生理想,寄情於祖國的大好河山中,“廟堂”與“山林”意識並存,“書劍”與“道法”同在,“仁者樂山”與“智者樂水”兼備,“靜坐調息”與“箭無虛發”不二,留下大量詩歌、散文和書畫作品。這些無疑都陶冶了王陽明的審美情趣和人生境界。

對王陽明來說,治國親民的最高境界是“仁境”,而人生的最高境界,則是王陽明一生所向往的“顏回樂境”,心靈進入萬物同化的浩渺世界中。

中秋月白如晝,王陽明令侍者設席於碧霞池上,門人在侍者百余人,酒半酣,歌聲漸動,直追堯舜聖賢。漸漸地師生自得狂歡(今天可能就是“嗨”翻了吧),或投壺聚算,或擊鼓,或泛舟。王陽明見大家興致很高,悄然退一旁即興作詩,《月夜》一首連一首,“鏗然舍瑟春風裡,點也雖狂得我情”,詩如泉涌。

這樣的場景雖然不多,也足以顯示了王陽明是一個充滿生活情趣、真誠有意思的人。37歲龍場悟道后,更把仁愛之情化於和諧處理各種關系中。

比如,確定了自己能夠調節控制情緒的爆發,他同隨從有了更密切的關系,而不是坐一旁遠離他們。事實上,隻有在控制自己之后,他才能去照顧別人。隻有通過照顧別人,他才能更多地確立自己的獨立性。平常是隨從伺候他,而現在他不僅自己動手干粗活,而且還自願承擔了照顧隨從的工作。

真正悟道后,如王陽明在一條船上告誡弟子的,良知如光明,光明無處不在,在燭光中,在空中劃的圓圈中,在船外的湖水中。

而王陽明最后的遺言,也是在一條緩緩前行的船上: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渡船,於是具有了此岸通向彼岸的象征意義。王陽明先是以“萬物一體”為道德邏輯的出發點,從而推論出良知自在人的心中,如同光明始終都在人的心中,此岸即彼岸,船可用亦可舍。

在王陽明晚年的《大學問》中,更是把品德修為“致良知”當作工夫學問,“夫然后意之所發者,始無自欺而可以謂之誠矣”,而這份誠意、正心,推己及人即是“明明德於天下”,即是“修己以安百姓”,這就超越了過去的一些儒家學說。某種意義上,其教養建構的歷史文化活動,不僅要維護人的自然生命和生態和諧,同時也要提升人的文化生命和大同社會。

王陽明的這些思想超越時空、跨越國界,盡管隻留下一篇當時與日本高僧交往的文章,但王陽明的思想深深影響了日本等國家,一直到今天,還在影響著這個世界。正如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認為的,在物質主義和商業主義盛行、充滿暴戾之氣的21世紀,王陽明心學相當於強心針。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對於希望我們這個民族往前走的這一批人來說,陽明學是我們所有人急需的一種重要精神資源。

王陽明認為,堯、舜、禹三王之所以能治理天下並保証其政治活動的正當性,其實道理非常簡單,那就是本著良知而言行。王陽明追求聖賢、追求光明的一生,同樣也是一個生動的注解,可以成為我們文化傳承的一個切入點。

雖然王陽明的一生充滿傳奇,但他和我們一樣,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有苦有樂、有彷徨有挫折的普通人,他從小立志,以“人人皆可成聖賢”的人生追求﹔以濟困救世、明德親民的家國情懷﹔以“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者也”的寬闊胸襟,事上磨煉敢擔當,知行合一“致良知”,成就了一番立德、立功、立言的大事業。他的成長成才,對於新時代青少年有很多教育啟迪意義。

(張坤   注:此文不是學術論文。尊重經典原義並參考相關研究成果,對一些古文進行了通俗白話轉化,不妥處敬請批評指正。)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