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清朗的網絡空間(新語)

張子晗

2020年09月01日08:5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守護清朗的網絡空間(新語)

  守護清朗的網絡空間,引導青少年理性思考,文明、健康、安全地感受斑斕的網絡世界,需要全社會承擔起責任

  “加大對‘飯圈’‘黑界’‘祖安文化’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網絡社交行為和現象的治理力度……”教育部等6部門近日聯合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查處侮辱謾罵、人身攻擊、惡意舉報等網絡欺凌和暴力行為,引發社會關注。

  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整治,有現實針對性。據調查,我國現有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互聯網,初中則是青少年網絡社會屬性形成的關鍵期。而近年來,網絡上的低俗有害類信息和不良現象時常出現,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的不良社交行為更進一步越出了虛擬空間。比如,曾有粉絲在公共場所做出不理智的追星行為,有的青少年個人隱私被非法獲取。

  治理需找准根源。《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指出,身份匿名為網絡暴力的產生和蔓延提供了溫床。而部分企業和平台存在信息審核不嚴、實名注冊制度和防沉迷措施落實不到位、誘導未成年人不理性消費等問題,進一步滋長了不良網絡現象。從家長的角度來看,若要有效監管孩子的網絡使用情況,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時間。要根除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出現的種種亂象,培育清朗的網絡環境,需要形成各方共同發力、共建共治的長效保護機制。

  互聯網平台應建立行之有效的屏障,當好“守門人”。目前,一些平台加大力度處置違規賬號,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形成舉報快速響應機制,推出限制使用時段和消費金額的青少年模式。下一步,如何讓相關監管舉措更有針對性,考驗著平台的執行力度和社會擔當。

  家庭和校園須充當堅強有力的后盾,形成保護屏障。家長和老師要多與孩子溝通談心、理解孩子的情感需要,幫助他們學會在網絡上自我保護、理性社交,並且在生活中找到合適的心靈寄托。

  對青少年而言,互聯網裡充滿新鮮和未知。守護清朗的網絡空間,引導青少年理性思考,文明、健康、安全地感受斑斕的網絡世界,需要全社會承擔起責任。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