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千古博南”之稱的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是雲南省的重要林區縣,生態良好,風景秀麗,具有發展核桃產業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發展潛能。驕陽下,成片的核桃樹在微風中生機勃勃,枝頭上的核桃飽滿結實,空氣中彌漫著核桃樹香。
村民們爬上核桃樹,熟練地使用工具將核桃果從樹上敲下,簡單打包后運回家中、運往工廠。提起現在的核桃種植和撫育方式,永平縣當地村民深有感觸地說:“以前我們自己種植培育的核桃樹,雖然看著產量多,但是質量一直上不去。后來經過縣裡不斷組織培訓核桃樹規范種植和撫育技術改良,核桃樹才真正變成了我們的‘搖錢樹’。”
退耕還林助推山區群眾脫貧致富
管理粗放 核桃產業發展曾一度受限
永平縣氣候環境與同樣是核桃大縣的漾濞縣相似,都是種植泡核桃的適宜區。但過去的核桃種植少而分散,形成不了規模。永平縣根據該縣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因地制宜,制定了發展核桃生產的總體規劃,形成了一系列產業發展思路,永平縣核桃生產規模很快就躍居全國前列。
但是隨著永平縣核桃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核桃產業經營管理方式粗放的問題也不斷突出,散、小的核桃林很難對其進行規范化管理,撫育過程中常常存在鬆土、施肥、除草、修枝、防虫、殺菌等管理不夠全面的問題,挂果產量低、品質較差、病虫危害、種植密度較大等已有變強的態勢,嚴重制約著全縣核桃產區的發展。
“有很多村民覺得種植密度大了,產量自然就高,這是錯誤的。種植密度過大會影響核桃樹的光合作用和碳氮比例,直接影響到核桃的產量,還有種植后的很多后續撫育技術,比如防病虫害,很多村民都不太懂。”永平縣林業和草原局核桃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周來朝說。
針對這個情況,永平縣政府高度重視,近年來按照“產品落在品牌上、品牌落在企業上、企業落在基地上、基地落在綠色上、綠色落在一流上”的要求,認真抓實“一個基地”的打造建設,力爭改變永平縣核桃種植舊貌,推動永平核桃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核桃返青治理培訓
優育結優果 “四部曲”改變種植舊貌
所謂“一個基地”的打造,就是建設永平縣百萬畝生態優果基地。該縣採用加快核桃有機基地認証、抓實核桃有機基地管理、科學推進核桃品種改良、打造“一村一品”專業村的方式,用這“四部曲”改變種植舊貌,不斷擴大有機基地認証規模,抓住核桃產業綠色發展中的重點環節,致力於實現核桃基地建設有機化、綠色化。
永平縣始終按照“雲南核桃·永平優果·優果優價”的發展思路,把創建“中國有機核桃第一縣”作為發展目標。“基地的打造,就是為了解決村民在核桃種植撫育管理方面出現的問題。”周來朝介紹,有機基地的建設首先從土壤做起,基地的土壤絕對不打除草藥,始終保証園區內干淨衛生,還有很多復雜的技術規程來保証土壤的“有機”。
永平縣實現核桃優果生產的第一步是加快核桃有機基地認証。該縣依托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構建“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加快有機核桃基地認証步伐。目前,永平縣已取得核桃有機基地認証面積26.095萬畝,新簽署了37萬畝的有機核桃基地認証合同,預計到2021年,全縣核桃有機基地標准化撫育管理面積將達100萬畝以上。
“光今年我們就走進田間地頭開展了31場技術培訓會,種植技術不光我們要會,所有的村民也得會。有機基地只是一個點,我們要以點帶面把整個永平打造成一個有機核桃縣。”周來朝信心滿滿。
核桃古樹採收現場
第二步,永平縣抓實核桃有機基地管理,除了村民日常技術培訓外,該縣制定了有機核桃基地標准化撫育管理“八個一”技術規程,並按照“八個一”要求細化核桃基地撫育管理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監管措施,引導農戶施有機肥、農家肥,合理布局核桃的生長空間,科學把握核桃採收的成熟期,實現核桃原果生產各個環節的天然化、生態化、有機化、綠色化。
目前,全縣共計開展核桃有機基地示范樣板建設4.46萬畝,通過樣板基地的示范建設帶動全縣26.095萬畝核桃有機基地的建設。
科學推進核桃品種改良是第三步,永平縣以循環改良的模式,改良核桃品種,培育3-5個果型大、口感好、品相優的核桃品種,開展高枝換頭、品種優化5000株,永平核桃原果品質得到全面提升。
最后一步是打造“一村一品”專業村。目前,在永平有10個專業村分別建設了50畝以上的核桃有機示范樣板基地,進一步提升了核桃基地科學撫育管理水平。同時,該縣積極開展專業村申報工作,大坪坦村成功申報為國家級“一村一品”專業村,曲硐村、大龍午村、黑豆場村成功申報為省級“一村一品”專業村。其中,曲硐村於2019年9月成功申報為國家級AAA旅游景區。
核桃撫育管理
核桃樹也要“計劃生育”
“種核桃樹也要計劃生育,優種優育,把精力集中在優秀的株苗上。”周來朝說,以前老百姓沒想通這個道理,覺得砍了一棵樹、修了一茬枝,就會影響核桃的產量。縣裡組織人手去挨家挨戶說明道理,解釋做好核桃樹修枝降冠的重要性,實行了“計劃生育”,核桃樹的產量和質量隻會更高更好。
“優良撫育、精深加工是我們的目標,永平縣要在全國全省范圍內創建一個國家級的林業產業示范園區。” 永平縣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局長鄭衛達說,百萬畝生態優果基地的建設將是永平縣“一縣一業”堅果產業“五位一體”發展規劃的第一步。
2019年8月,永平縣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列為“一縣一業”堅果產業(核桃)示范縣。全縣核桃種植面積達158.7萬畝,2019年全縣核桃挂果面積155.79萬畝、干果產量9.31萬噸,種植面積位列全省前列,干果產量已位居雲南省第一。截至目前,永平縣已取得核桃有機基地認証面積26.095萬畝,佔大理州的66.58%。2020年4月,該縣已全面啟動了37萬畝的有機核桃認証工作。
“核桃產業已經成為我們永平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是綠水青山轉換而來的‘金山銀山’。打造‘中國有機核桃基地’的目標也許會很艱難,但我們目標明確、信心堅定。”鄭衛達說。(劉奕)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