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蘇東坡請客點幾個菜?

2020年08月18日08:3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美食家蘇東坡請客點幾個菜?

  自古以來,勤儉節約不僅是關系個人生活習慣和道德品行的小事,更是關乎社會風氣和家國興衰的大事。在極特殊情況下,甚至還能虎口奪命。

  ---------------

  在中國古代社會,人地關系一直高度緊張,“浪費可恥、節約為榮”自古就是傳統經濟倫理和道德風尚的重要內容。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三寶”之一,便是“儉”。《左傳》曰,“儉者,國之寶也”﹔古語雲,“節儉之行,君子攸先”。

  春秋時期,齊國名相晏子(晏嬰),歷事齊靈公、庄公、景公三君,名顯諸侯,卻“以節儉力行重於齊”,時時處處以節儉為意,就連與本身地位相稱的生活待遇也堅辭不受。

  晏子“食不重肉”,一餐隻吃一個肉菜。同僚梁丘據“見晏子中食,而肉不足”。肉菜之外,主食是“脫粟之食”即隻去殼沒有精制的糙米,蔬菜不過是“五卯、苔菜而已”。晏子做飯以夠吃為限,景公的使者突然到他家裡,沒有准備多余飯菜的晏子隻能“分食食之”,結果“使者不飽,晏子亦不飽”。晏子衣著簡朴,以蔽體保暖為度,甚至“布衣鹿裘以朝”,把省下來的錢財“澤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晏子以勤儉之道相齊輔政,“政平民說”。

  遺憾的是,並非每個王朝都能視“儉”為國寶。三國曹魏后期,奢縱之風彌漫朝堂。魏晉禪代,西晉建立的當月,即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十二月,開國皇帝武帝司馬炎就“厲以恭儉,敦以寡欲”,下詔“大弘儉約”,力圖扭轉奢靡風氣。司馬炎下令從皇宮中撤出“珠玉玩好之物”,卻將之“頒賜王公以下”,間接誘導開啟了王公大臣的奢欲,導致朝臣炫富之事層出不窮,弘揚節儉的政策竟然走向反面。

  駙馬王濟身為皇親國戚,“性豪侈,麗服玉食”,公然帶頭違背武帝“恭儉”國策。武帝曾到其家赴宴,王濟“供饌甚豐”,所有餐食“悉貯琉璃器中”。其中有一道“蒸肫”味道特別好,武帝問起烹飪方法。王濟答道,“以人乳蒸之”。武帝當即“色甚不平,食未畢而去”。

  武帝雖然個人極度反感奢侈浪費,但因皇權不振,在制止貴族重臣的“豪侈”行為上一直有心無力。西晉開國元勛何曾“性奢豪,務在華侈”,衣食住行“帷帳車服,窮極綺麗,廚膳滋味,過於王者”。平日吃的“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即不蒸出來十字開花的形狀就不吃。每次進宮參加御宴,何曾都看不上御膳房所做的飯食,覺得不如自家廚房美味,無法下咽。武帝“輒命取其食”,就特許他赴宴時自帶美食。何曾“食日萬錢”,一天的飯菜就要耗費一萬錢,以致留下“何曾食萬”的成語典故,還“猶曰無下箸處”。大臣“劉毅等數劾奏曾侈忲無度”,武帝“以其重臣,一無所問”。

  軟弱的武帝后來甚至隨波逐流,參與到重臣貴戚的斗富爭豪之中。武帝舅父王愷與大臣石崇互相“以奢靡相尚”。王愷用糖水刷鍋,石崇就用蠟燭當柴燒。王愷用不常見的赤石脂做涂料,石崇就用當時難得的花椒刷牆。二人一時不分勝負,武帝親自下場“助愷”,賜給他一株“高二尺許,枝柯扶疏,世所罕比”的珊瑚樹。王愷用這棵珊瑚樹向石崇叫陣,石崇“便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隨后讓人拿出六七株高三四尺,“條干絕俗,光彩曜日”的珊瑚樹。王愷看罷,悵然若失。

  在朝廷大臣的競相炫富和武帝的推波助瀾下,新生的西晉王朝不但沒有一點新朝氣象,反而很快氣息奄奄。朝堂之上烏煙瘴氣,八王之亂兵連禍結,西晉統一全國僅37年就被亂華的五胡所滅,導致中國古代歷史進入長達將近三百年的南北大分裂時期。

  隋唐再造一統后,吸取西晉斗富奢縱的滅國教訓,勤儉成為上至皇室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的共同價值追求,尤以隋文帝、唐太宗的身體力行為甚。

  有年關中地區鬧飢荒,隋文帝派左右親信出宮察看民情。親信給他帶回百姓吃的雜糠豆屑,文帝看過之后淚流滿面,從此不吃酒肉將近一年。即使是平時御膳,文帝也隻吃一道葷菜,后宮嬪妃的衣服都是多次縫補才換新。“開皇之治”時期,隋朝經濟在歷經三百年戰亂瘡痍基礎上的迅速恢復,和文帝的勤儉為政密不可分。

  在節儉方面,文帝對諸子也是嚴格要求。他曾告誡太子楊勇,“歷觀前代帝王,未有因奢華而得長久者”。楊勇與秦王楊俊、蜀王楊秀等諸王之所以被廢,固然有政治斗爭的原因,也和他們生活上的奢縱有莫大關系。而文帝沒能識破楊廣簡約朴素假面具背后的窮奢極欲真面目,更是導致了隋朝二世而亡。

  隋文帝在對皇子節儉教育上的失敗,給唐太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堅持清靜儉約、勤儉治國,打造出“貞觀之治”的太宗,尤其注意加強對太子李治的教導,以確保治國路線的延續。太子“臨食將飯”,太宗借機問道:“汝知飯乎?”太子回答“不知”,太宗告訴太子,“凡稼穡艱難,皆出人力,不奪其時,常有此飯”,端起飯碗就要想到農民在地裡勞作的艱難,隻有愛惜民力、不奪農時,才能確保糧食豐收,官民百姓有飯可吃。

  在現場教學之外,唐太宗還注意加強書面教育。他親自撰寫《帝范》十二篇,其中《誡盈第七》誡勉太子,“君者,儉以養性,靜以修身。儉則人不勞,靜則下不擾。人勞則怨起,下擾則政乖”。唐太宗清醒地認識到,在古代生產力、尤其是糧食產量大體恆定的情況下,奢侈浪費必然會過度使用民力,導致百姓鋌而走險﹔隻有勤儉治國才能確保百姓生產生活正常有序,實現長治久安。故在《崇儉第八》中,太宗直接明確地告訴李治,“聖世之君,存乎節儉”。

  勤儉是中國古代治國方略的重要內容,節儉亦是古人修身養性的品德操守,《禮記·表記》記載孔子認為“儉近仁”。中國古代節儉思想並不是一味強調儉省、泯滅人欲,讓人們去過苦行僧式的生活,而是在承認正當需求的基礎上否定貪欲,用理智克服物質利益對內心的誘惑,從而涵養內心。故諸葛亮《誡子書》言,“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在“眾人皆以奢靡為榮”的北宋中期,司馬光“獨以儉素為美”。在勸導兒子司馬康崇尚節儉的家訓《訓儉示康》中,司馬光要求兒子“以儉為美德”,並對《左傳》中的“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進行了深入闡釋。司馬光認為,節儉是品德高尚的標志,“有德者皆由儉來也”,節儉寡欲,可以不為外物所累,不為利益所惑,這就是“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而奢侈是罪惡的源泉,“侈則多欲”,奢侈必然導致欲望過多,“居官必賄,居鄉必盜”,或是“貪慕富貴,枉道速禍”,或是“多求妄用,敗家喪身”。

  和司馬光同時代的蘇軾,不僅以詩詞書畫流芳千古,還是著名的美食家,自稱“老饕”。東坡肉等一百多種東坡菜美食,相傳大多都出自蘇軾之手。可就是如此熱愛美食,表示要“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的蘇軾,在飲食生活上卻異常節儉。他曾寫下《節飲食說》,給自己定下規矩,“東坡居士自今日以往,早晚飲食不過一爵一肉”,平時自己吃飯,一杯清酒,一個肉菜﹔“有尊客盛饌則三之,可損不可增”,請人吃飯不超過三個肉菜,甚至可以酌情減菜﹔“有召我者,預以此告之,主人不從而過是,乃止”,別人請他吃飯也不能超過三個肉菜,否則就不赴宴。蘇軾如此節儉的用意,“一曰安分以養福,二曰寬胃以養氣,三曰省費以養財”,這正是“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注腳。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自古以來,勤儉節約不僅是關系個人生活習慣和道德品行的小事,更是關乎社會風氣和家國興衰的大事。在極特殊情況下,甚至還能虎口奪命。

  春秋末期,昏庸的晉靈公派人刺殺大夫趙盾。刺客鑽進趙家后,見趙盾正在吃晚飯,餐桌上隻有一條魚。按照春秋時期的飲食等級制度,趙盾身為卿大夫,按級別可以享受一餐吃掉一頭豬的生活待遇。而一餐隻吃一條魚,是普通士人的用餐標准。

  刺客見趙盾晚餐隻有一條魚,不勝唏噓慨嘆,認為趙盾“為晉國重卿而食魚飧,是子之儉也”,遂不忍刺殺如此節儉的趙盾,可又不能違抗國君的命令,隻有自刎而死。而趙盾因為節儉,從刺客劍下躲過一劫。 (吳鵬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博士)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