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龍
做樂隊要有一種信仰感。
---------------
已過不惑之年的二手玫瑰樂隊主唱梁龍,去年在一檔綜藝中登台自嘲,“我是中老年美妝博主梁龍”。
因為“美妝直播”意外在亞文化圈爆紅,年輕一代網友開始了解梁龍,以及他所在的二手玫瑰樂隊。這個誕生於1999年的樂隊,把東北二人轉、民樂等元素和搖滾樂融合起來。超過20年,經歷了3次重組。
“國外很多經典大牌樂隊真的是玩一輩子,包括有的樂隊衣服穿一輩子,在我們圈裡,這都是稀疏平常的故事。”梁龍形容,二手玫瑰樂隊這20年,每次分開重組就跟換血一樣,期間的滋味,會難受,但也會補充新的血液。
做樂隊這20年,梁龍慢慢把搖滾樂、原創音樂,變成了一種生活。
在中國搖滾圈、樂隊圈很有影響的梁龍,最近出現在《明日之子樂團季》,一檔主打“熱血高校”的新生代樂團成長真人秀節目中。梁龍要指導一群年輕孩子,組建一支樂團。他對所有孩子都予以極大的欣賞、耐心和包容,給大家看《波西米亞狂想曲》,會驚喜於民族音樂的“出圈”,會向節目組建議能否多請一些音樂人來讓孩子們現場學習。從上課、談心到后台彩排,梁龍就像一個溫柔慈愛的教導主任,關切的目光時刻打在一群20歲左右的大男孩身上。
“20歲不能不惑,如果這幫孩子20歲就不惑了,一上來就是一個完整的好像四十不惑的樣子,那就可怕了。”
梁龍說,他教給這些年輕人的不是技術,而是心情。“他們都是學院派的,我是野蠻生長的,我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可能是他們沒有見到過的一種故事,一些不太一樣的經驗,比如演完之后7秒鐘不能動地方,因為你要擺一個大師樣哈哈!”
“我的經歷是很殘酷的,所以我不想把這種殘酷感和痛苦帶給這些年輕人。像我們那個年代,混地下室組樂隊,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太恐怖了,我們到現在都不知道為什麼那個年代我們那麼堅持。”
“既然是一個成長性節目,就讓他們慢慢成長。”梁龍覺得,現在熱愛音樂的年輕人更需要得到寬容。“上一輩搖滾年代的人,他們像烏托邦﹔我們這一代人像流浪﹔而現在這一代年輕人是另外一個方向——國際化,世界對他們而言,是生下來就哪兒都可以去的。所以不一樣的時代,我們一定有不一樣的方式去對待”。
中青報·中青網:這次你期待年輕學員最終組成一個怎樣的樂團?
梁龍:我希望這個樂團首先具備多元性,時代需要偶像,但是偶像要有一定的多元性,不是單一的。希望這個樂團在音樂上是相對有品質的。我希望觀眾得到的結果是:“我喜歡一個偶像,我在他身上看到很多元的東西,而且音樂也是有品質的音樂,這樣才真正打開了格局。”
中青報·中青網:你除了做音樂節、演唱會,還啟動“藝術唱片”項目、舉辦交互展覽、參演電影《回南天》、自己也在嘗試寫劇本做導演……你是在不斷突破現有的一種框架嗎?
梁龍:因為生命太短了,我希望有各種嘗試。人生不是苦短,我們能干的東西真的太少了,所以我盡可能在這個裡邊得到一種信息量。我總說現在這個年紀,來《明日之子樂團季》,想看看年輕人,是因為我得到越來越少的信息量,我希望做一些喜歡的東西,然后得到交互信息量。我前些天去FIRST青年電影展,我又認識幾個完全不在我生活圈子裡的人,比如說我會跟一個日本非常優秀的攝影師聊鏡頭怎麼運用。我更願意在這種生活的溝通裡面獲取營養,無論是做電影也好,做藝術唱片也好,都是能讓我在藝術道路上或創造上更好地分泌,這是核心。
中青報·中青網:現在活躍的那些年輕人很喜歡的樂隊,你會去關注嗎?
梁龍:我很喜歡九連真人,我們關系很好。新的年輕音樂人我還是關注的,但說實話有亮點的不多。我希望看到像九連真人、野孩子、莫西子詩這些能有時代記憶感的樂隊、音樂人,更多出現在市場裡,這樣大家才有品鑒,才會看到更多花朵,我們才會有更多的音樂體驗。最后是什麼?是選擇,我希望是這麼一個過程。
中青報·中青網:你之前說過自己想去做一些關於“記錄”的事情,你現在有沒有在記錄什麼?
梁龍:我現在做電影這件事就是在記錄,包括做“藝術唱片”是在記錄一個音樂時代,我希望用一種方式記錄中國的音樂時代。它不一定是那種高高在上的,也不一定是講八卦的,還是要能把音樂記錄在中國的音樂史冊裡。后來的年輕人,才能閱讀到專業的內容,我們中國流行樂30年、50年到底都發生了什麼?有什麼樣的代表人物?他們對這個時代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我希望有這麼一個可以閱讀的東西,而不僅是你有沒有這張唱片,在百度能不能搜到他的新聞,這不叫記錄。
中青報·中青網:做樂團必備的基本素質有哪些?
梁龍:態度真的非常重要,要有一種信仰感,你對一個你喜歡的事業,沒有信仰感的話就沒那麼有趣了。那麼超出這個成分之外,首先就是基本的閱讀性,因為天才不是那麼多的。一個愛好者或者一個從業者,你必須有足夠的閱讀量,你得知道這個音樂有多少種風格在這個市場上存在,然后你得說出它們的好,知道哪個好哪個不好,我和學員也有這樣的交流。在這種談話、聽歌、閱讀當中慢慢培養出對音樂更深層的認知,而不是天天去練琴、爬格子,那個沒有用。(沈杰群 余冰玥)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