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雲南省區塊鏈中心挂牌成立,落地五華科技產業園。供圖
區塊鏈、大數據、5G、VR/AR、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近年來,一系列數字新概念、新技術層出不窮。在數字化驅動下,新一輪的產業革命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數字經濟發展方興未艾。
擁抱數字經濟,地處高原內陸的雲南昆明也不甘落后。8月5日,昆明市政府印發了《昆明市關於支持數字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試行)》(以下簡稱《政策》),明確將加快“數字昆明”建設,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示范,引進國內外區塊鏈、大數據、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VR(虛擬現實技術)/AR(增強現實技術)、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知名企業,助推“數字昆明”發展。
《政策》分別從支持數字經濟基礎建設和資源數字化、支持產業數字化改造及應用示范、培育數字產業化聚集區、招大引強培育市場主體、優化數字經濟營商環境五個方面,對“數字昆明”建設提供了政策支持。政策都有哪些亮點,快來看看吧。
加快數字經濟基礎建設 推動實現數據開放共享
數字發展,基礎先行。
在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政策》明確,對已納入昆明市層面統籌推進的5G、物聯網、IPv6(互聯網協議第六版)關聯設備等數字經濟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對具備報批條件的基站、杆塔、機房等建設用地,以打包的方式報批后即可開展建設,用地審批通過后再予以核銷用地指標。
對企業服務器本地托管(租賃)和寬帶使用費,由企業稅收貢獻所在縣(市)區、開發(度假)區按實際發生費用予以補助,對建成開通並持續運營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的每家電信運營企業給予獎勵。同時,降低數字經濟基礎設施運行成本,支持電信運營企業5G基站、大數據中心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各物業權屬單位積極支持5G基站轉供電改直供電。對基站建設給予一定比例的電價補貼,促進5G通信網絡、IPv6關聯設備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提出,將“智慧杆塔”作為公共基礎設施,納入新(改)建道路、大型場館、公園、綠道、產業園區等重大項目統一設計、統籌建設,促進資源共享利用。同時,無償開放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廣場公園、道路綠地、交通站場等公共建筑。大力推進集照明、通信、監控、監測、電動車充電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智慧杆塔”應用,促進城市感知網絡體系進一步完善和城市治理水平提升。
擁抱數字時代,實現萬物互聯,智慧家居也將從夢想變為現實。《政策》明確,加快住宅小區移動互聯網覆蓋工作,除收取配合建設增加的必要成本和管理費用外,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在基站建設和運行維護中違規收取額外費用。
在數據共享體系建設方面,《政策》明確,將整合昆明市現有電子政務基礎資源和基礎數據庫,有序推進和建設全市統一的電子政務雲平台,為全市各級政務部門提供基礎設施、支撐軟件、數據資源、政務應用、運行保障和信息安全等服務。推動政務數據庫和公共數據庫依法合規向數字經濟企業開放。研究保障大數據流通交易的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對脫敏后的數據進行開發應用、市場交易等,開展數據資源市場建設。制定出台數據所有權、經營管理權、使用權規范管理的具體措施和辦法。
數字發展,規范發展是保障。對此,《政策》明確,將推進公共數據的共享開放立法工作,出台《昆明市促進大數據發展應用條例》,明確政府統籌利用市場主體大數據的權限及范圍,實現對數據資源採集、傳輸、存儲、利用、開放的規范管理﹔加快制定數字技術標准,對主持起草並制定完成國際標准、國家標准、地方標准及行業標准的單位予以不同等級的獎勵﹔推動企業和個人信息保護法地方試點,加強對濫用數據、侵犯個人隱私等行為的管理和懲戒力度。
雲南電信啟動2020年5G基站建設。攝影:曾鷺媛
加快產業數字化改造 推廣數字化應用示范
進入數字時代,傳統產業和行業領域如何搭上“數字快車”升級迭代?成為數字經濟發展壯大的關鍵。
對此,《政策》明確,政府優先開放智慧旅游、智慧城市、智慧政務、智慧教育、智慧醫保、數字醫療、數字農業、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數字公安、數字交通、數字環保、數字林業、數字應急、數字鄉村、智慧后勤、數字水利、智慧停車、智慧物流、網絡信息安全等重點領域,支持數字經濟企業優先參與智慧城市建設。承擔重點領域項目建設的企業可優先向雲南省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基金和昆明市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推薦支持,並推薦全省推廣。
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汽車制造等重點領域,實施“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工”,建設1000家以上智能工廠或數字化車間,培育100家以上“互聯網+協同制造”示范企業。圍繞高原特色農業,強化對昆明特色農產品產銷信息監測預警數據採集支持,開展農業農村基礎信息採集試點和農業物聯網建設試點工作。
加大工業數字化投入,鼓勵培育工業互聯網平台,對企業開展信息化、工業互聯網平台和服務試點示范項目,按項目總投資的2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在重點工程建設領域,“數字化”也不能缺席。《政策》明確支持企業圍繞智慧城市、未來社區、地鐵、高鐵等重大工程建設,開展VR /AR、刷臉工程、物聯網、自動駕駛、健康醫療、智慧城市、超高清視頻等典型場景的示范應用。數字經濟企業實施對本地產業帶動作用明顯的數字經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示范項目,按投入的20%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補助。
為營造 “比學趕超”的數字化發展步伐,《政策》還積極支持數字化應用示范基地建設。明確將推進數字經濟在智能制造、健康醫療、旅游體驗、文化傳播等領域應用示范基地建設。鼓勵發展專業化、精細化的數字經濟眾創空間、創新型孵化器、加速器等各類應用示范基地。對新建的市級數字經濟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應用示范基地按照政策給予補助。支持利用閑置資源改(擴)建數字經濟創新創業載體,按政策給予支持。
培育數字產業化聚集區 壯大數字經濟規模
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當下最熱門的區塊鏈自然是寵兒。為支持區塊鏈技術及產業的發展,《政策》明確。支持知名區塊鏈基礎平台在昆明的推廣應用,並給予試點示范應用項目補貼。對認定並在本地提供區塊鏈技術服務的基礎平台,或採用區塊鏈技術自主投資建設平台與實體經濟融合,解決經濟發展中有關問題的項目,分別按基礎平台建設投入、上鏈費用、項目投入費用的30%、20%、20%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補助。
優先安排一批區塊鏈項目作為全市的智慧城市建設重點項目。對黨政機關申報區塊鏈試點示范項目建設的,給予優先安排建設,力爭建設3—5個區塊鏈項目。鼓勵企業積極按照國家網信辦要求開展申請登記備案工作,對國家網信辦認定為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名稱及備案編號的昆明企業,給予一次性20萬元補貼。支持規劃建設區塊鏈算力中心。將昆明“算力中心”用地納入昆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根據落地園區政策給予用地支持,給予用地價格優惠。
園區是產業聚集的重要平台,發展數字經濟,培育數字產業聚集區是關鍵。
《政策》明確,將在全市認定1—3家數字經濟園區,推動錯位發展、高端發展、集約發展、聯動發展,在符合年度用地計劃的情況下,優先保障園區年度用地指標,優先將市級認定的園區范圍內新增土地儲備項目優先列入每年政府專項債發行范疇。對首次認定為省級數字經濟開發區的園區,自認定當年起,連續3年,按政策落實配套資金,專項用於開發區交通、能源、通信、標准廠房、人才公寓等基礎設施及配套載體建設。
為推動數字經濟企業發展壯大,《政策》對進駐數字經濟園區的企業提供了諸多優惠。
在辦公保障方面,單個企業在數字經濟園區內可申請最高不超過300平方米的辦公場地,免費租用期限3年,如有實際需求超過300平方米的另行申請。單個企業每年可申請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服務券,用於購買雲計算、存儲、帶寬等基礎信息服務,如有實際需求超過100萬元的另行申請。
在生產要素保障方面,凡是入駐數字經濟園區的企業,用電優先納入電力市場化交易,原則上電價按照不超過0.3元/千瓦時執行,超出實際交易的部分由屬地縣(市)區、開發(度假)區承擔。對園區內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產業項目生產用水,按居民生活用水標准給予優惠。
在培育數字經濟領軍企業方面,對引進和本地企業總投資在10億元以上的項目進行重點扶持,對市場前景好、產業升級帶動作用強、地方經濟發展支撐力大的重大項目,實行“一事一議”“一企一策”確定扶持政策。鞏固發展電子信息制造業,做大做強大數據產業,加快發展智能制造、VR /AR產業,促進5G產業突破發展,對企業年營業收入超過2000萬元、年增幅較好的成長型企業,視其經濟貢獻、發展潛力等因素,給予其不超過100萬元的獎勵。
在營商環境方面,將數字經濟高端人才引進納入市急需緊缺人才引進目錄,發揮高校、企業、科研機構協同作用,重點支持聚集一批支撐企業創新發展的高端管理人才和高端技術人才。支持高端數字經濟人才創新創業,對通過評審認定的高層次人才及創新創業團隊,可享受相應的經費支持和政策支持。
政策紅利疊加,產業支撐有力。數字昆明,未來可期。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