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佑村火了

本報記者 徐元鋒

2020年08月06日08: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邦佑村火了

2018年,雲南省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邦佑村,4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小山村走上了鄉村振興之路。2019年3月20日,本報刊發《邦佑村脫貧記》,介紹了這個拉祜族村寨煥然一新和村民董紅田勵志奮斗的故事。時隔一年多,邦佑村咋樣了?

——編 者

7月,記者再次來到邦佑村,這裡到處生機勃勃,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好。

“紅田農家樂”接待的游客與往年同期相比增加了兩倍多,人手實在不夠,董紅田母親也一起幫忙﹔村民周改新張羅著收購大紅菌、雞樅等土特產,家裡到處彌漫著食材的香味﹔黨總支書記郭石雙正在琢磨,邦佑村的民宿客棧建成后,如何把游客留住……

漫步邦佑村,村容美觀,村庄整潔,村民舒心。村裡多了個停車場和小市場,通往瀑布的石板路修通了,村邊的文化牆把拉祜族傳說、邦佑村發展及美麗山水展現得淋漓盡致,路邊是別致的葫蘆形景觀。“去年裝了80盞路燈,蓋了個公廁,政府投了400多萬元呢。”說起變化,不善言辭的小組長周華新如數家珍。

在郭石雙看來,邦佑村的變化不止這些。“村民打掃衛生更積極,會賣東西做生意。還有一些村民邁出山鄉,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2018年春節剛過,村民李老大經老鄉介紹到河北邢台架高壓線。之前隻到過臨滄城的他,這次坐飛機去了河北。一開始一個月賺5000多塊,李老大邊干邊學,工資一年后每月漲了1000多元。今年春節前,賺到錢的李老大回村,修房子、打地坪、添家具,一分錢也沒浪費。周華新笑道:“李老大就缺個媳婦了!”

外出務工的忙個不停,在家務農的也沒閑著。村民周燦龍家的年收入,從幾年前的兩三萬元,到去年的七八萬元,靠的是農業技術。這兩年,他養了300隻羊、8頭牛,今年已經賣出8隻羊和兩頭牛,共賣了4萬多元。董紅田店裡的土特產不愁賣,野蜂蜜、大紅菌、雞樅等訂單源源不斷,最遠的已經銷售到了內蒙古。她的朋友圈如今少了感慨,多了生意。村民戈潤妹家種植的20多畝香蕉已經進入挂果期,香蕉林裡養雞,近段時間來,每個周末都把土雞和香蕉賣給游客。生意好做,戈潤妹琢磨著,要種幾畝老品種洋芋增加收入。現在,村裡月收入過萬元的人家越來越多。

滬滇扶貧協作項目今年投入100多萬元,幫助邦佑村改造建設2個民宿客棧發展鄉村旅游,預計將在國慶節期間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郭石雙覺得,邦佑村的民宿客棧建好后,還得多建些游樂場所,讓游客覺得更有意思,願意留下來。村裡計劃把廢棄的房子改造成射弩場、陀螺場,推廣民族體育項目,還盤算把一個老魚塘弄成可以垂釣的地方,修通村邊的12個瀑布棧道。郭石雙還想在拉祜族手工技藝發掘、拉祜族歌舞隊壯大等方面做更多工作,讓邦佑村的拉祜族文化能更好地展示出來。他發現,干旅游是個專業活——去年昆明的老師來培訓,村民們才意識到上菜還有冷盤、熱菜、湯菜的順序,而不是有啥上啥。

邦佑還有岩蜂,搞不搞開發?村裡人倒是很慎重。一則去看岩蜂的路太艱險,怕游客出安全事故﹔二則岩蜂不喜歡被打擾,來的人多了就飛走了。郭石雙反問記者:“這個保護和開發的矛盾,咋解決好?”

記者沒回答郭石雙的問題,但看他沉思的樣子,心裡挺高興:火了紅了卻不失冷靜的邦佑村,能走得更穩、更遠……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06日 第 07 版)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