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所有貧困縣已實現摘帽,“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已基本解決,全市脫貧攻堅工作步入“鞏固脫貧成果、決勝全面小康”新階段……昨日,昆明市“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在昆明會堂舉行,市教育體育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醫療保障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等部門介紹了相關工作。
市教育體育局:共下撥學生資助補助資金21.28億元
市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穆仁早介紹,全市教育體育系統緊扣“義務教育有保障”這一核心目標,通過聚焦控輟保學、落實資助補助政策、實施招生政策傾斜、教育結對幫扶、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等一系列舉措,全面推進教育精准扶貧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目前,昆明市已實現義務教育輟學學生全面清零、動態清零,並啟動實施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在嚴格執行中央和雲南省學生資助補助政策、助學貸款政策的基礎上,在市、縣、校不同層級設立了多種形式的資助補助。2017年至2019年,全市共下撥各級各類學生資助補助資金21.28億元,惠及學生198.69萬人次,切實做到對貧困學生“應助盡助”“應貸盡貸”。
按貧困地區每人每月500—1500元、非貧困地區每人每月300—1000元標准對鄉村教師實行分層分檔補助,大幅提高了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教師的收入水平,惠及鄉村教師7398人。
逐年增加面向貧困地區的普通高中招生計劃,2019年下達“三縣區”招生計劃9148人,相比2018年增加316人。增加貧困學生就讀主城區優質普通高中機會,從2016年起在主城區5所優質高中開辦“阿詩瑪班”和“民族班”。未來3年,市直屬3所學校將支持東川區辦學,讓易地扶貧搬遷居民子女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教育扶貧的精准性和實效性。
市衛生健康委:貧困人口縣域就診率達96.34%
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王慶華介紹,通過“三個一批”(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簽約服務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等一系列健康扶貧舉措,貧困地區醫療服務和群眾健康保障等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全市“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標准化建設全面達標,醫聯體建設加強,基本藥物保障水平提高,實現“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貧困人口縣域就診率達96.34%。貧困患者就醫負擔大幅減輕,昆明市符合轉診轉院規范的貧困患者住院治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達到91.42%。
對36種大病貧困患者建立醫療救治“一人一檔一方案”,救治進度達99.7%。四類慢病貧困患者,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做到了“應簽盡簽”,履約率達100%。
昆明市把各縣(市)區第一人民醫院確定為定點醫院,貧困大病患者在定點醫院入院時無需繳納住院押金,出院時隻需繳清個人自付費用,即可辦理出院手續。
市醫療保障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保待遇全覆蓋
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閆曉陵介紹,2020年,市醫療保障局多措並舉,圓滿完成了“三個100%,四類問題清零銷號”的醫保脫貧攻堅工作任務:即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參保繳費、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保扶貧政策待遇100%落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縣域內就醫100%“一站式”結算。
截至6月30日,全市350562名脫貧人口中,參加城鎮職工醫保並正常繳費5781人,參加城鄉居民醫保並正常繳費344580人,停保和退保201人,實現了除停保、退保人員以外的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100%全覆蓋。支付補助資金合計6300余萬元。
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待遇享受3.31萬人次,政策范圍內基本統籌支付14671.35萬元,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兜底保障,報銷比例達93.15%。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保待遇全覆蓋。
納入衛生健康部門慢病管理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患者14887人中,符合辦理慢病門診卡條件的有4524人,已全部辦理慢病門診卡。
昆明市還通過城鄉醫療保險管理信息系統和手工結算實施門診救助2.02萬人次,支付救助資金395.92萬元﹔住院救助1.48萬人次,支付救助資金2402.96萬元。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累計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7.6萬戶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航介紹,2006年開展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以來,全市累計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7.6萬戶,投入中央、省、市補助資金共計62.5億元(中央和省級補助資金30.1億元,市級補助資金32.4億元)。2016年精准對接脫貧攻堅以來,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7.7萬戶,投入中央、省、市補助資金共計47.75億元(中央、省級補助資金17.88億元,市級配套資金29.87億元)。其中,2017年至2018年,組織尋甸縣、祿勸縣、東川區3個貧困縣完成農村危房改造任務128095戶,爭取中央、省級補助資金13.74億元,市級配套補助資金28.46億元。
2019年印發《昆明市非貧困縣非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資金補助政策方案》,明確市級對非貧困縣非4類重點對象戶均補助1.1萬元,各縣(市)區配套補助。2019年7個非貧困縣(市)區完成10399戶非4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任務。2020年3月以來,協調組織省市專家、技術人員300多人次,深入3個摘帽縣和7個非貧困縣(市)區開展指導調研工作5輪12次,實地核查58個鄉鎮危房改造情況,隨機抽查72個貧困村500多戶危房改造戶,對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危房改造達到“安全穩固、遮風避雨”要求。下一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將印發《昆明市精准脫貧住房安全動態監測預警工作方案》,確保動態新增農村危房安全有保障。
市發展改革委:“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完成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梅俊輝介紹,雲南省下達昆明市“十三五”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計劃任務為23091人,涉及東川、尋甸、祿勸、嵩明、富民和宜良6個縣區。全市實施易地扶貧搬遷38044人(其中,建檔立卡6263戶23091人,同步搬遷戶4303戶14953人),建成57個集中安置點,集中安置建檔立卡5992戶22095人,分散安置271戶996人。
截至2018年底,全市建檔立卡戶6263套安置住房全部建成並搬遷入住,入住率達到100%﹔2019年6月底,扶貧搬遷舊房應拆盡拆,拆舊率達到100%﹔2019年12月底,拆除舊房全部實施復墾復綠,復墾復綠率達到100%。
截至目前,全市57個集中安置點水、電、路、視、訊、網等配套設施完善,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基本滿足搬遷群眾需求。同時,因地制宜發展傳統種養業、加工業、鄉村旅游業等特色產業,推進產業規模化,多舉措推進就業幫扶工作,保障搬遷群眾穩定增收。
市民政局:上半年發放低保和特困供養金34720.14萬元
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肖向飛介紹,目前全市城市低保36850戶52717人,農村低保45309戶64490人中與建檔立卡重合的有25105戶38984人﹔全市特困供養對象7593人中與建檔立卡重合的有1646人。1月至6月,共發放城鄉低保金和特困供養金34720.14萬元。昆明市農村低保年保障標准4920元/人,穩定高於扶貧標准。
市民政局還開展兜准對象、兜住底線、兜牢待遇專項行動,對困難群眾進行數據分析比對、逐戶逐人摸排核查,共分析比對46774人建檔貧困人口數據信息,入戶核查27736人貧困對象,在已納入兜底保障18464人的基礎上,將符合條件的2742人新納入兜底保障。
全市還實施臨時救助25759人次,支出臨時救助金4492.61萬元。同時,聚焦疫情防控,保障困難群眾生活。今年以來,共發放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孤兒臨時價格補貼86.55萬人次7082.92萬元。向全市12.29萬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救助供養對象發放983.488萬元愛心消費券。(記者廖晶蓉報道)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