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晚8時許,在昆明市五華區昌源中路假日城市的“滇菌閣”飯店,老板娘趙雲梅熱情地招呼著仍在進店的客人。
“這日子過得像坐過山車一樣。”趙雲梅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飯店1月24日關門停業,3月30日恢復營業,虧了20多萬元。現在,每天接待客人60到80桌、營業額6萬到8萬元,和去年比沒啥區別了,前幾天,飯店還新招了20多個小工。
“滇菌閣”飯店營業額的迅速恢復,折射出二季度雲南地區生產總值較一季度回升9.1個百分點的反轉速度。趙雲梅的感受,也和我們許多人一樣:隨著疫情防控局面向好,經濟社會運行逐步恢復正常,日子也一天天正常起來、好了起來。
但是,當我們把眼光放得高遠些,思考得深一些,那麼面對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外部環境,面對疫情給經濟社會運行帶來的巨大挑戰,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判斷看待當前的困難和風險,以什麼樣的姿態面對充滿挑戰的下半年?
增強“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疫情使這個變局來得更加變幻莫測。
疫情全球蔓延令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到嚴重阻斷與挑戰。世界銀行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預計,2020年世界經濟將下滑5.2%,並稱之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面對國際局勢變化和疫情的疊加沖擊,我國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國內與國外風險交叉傳遞,長期變量和短期因素相互交織,同樣面對著眾多風險挑戰。
世界經濟的大海波濤洶涌。中國會作出怎樣的選擇?
必須從長期大勢認識當前形勢,這是分析形勢的基本方法。
“現在國際上保護主義思潮上升,但我們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多邊主義和國際關系民主化,以開放、合作、共贏胸懷謀劃發展,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鏗鏘有力。
經過上半年的不平凡歷程,二季度我國經濟同比增長3.2%,增速比一季度的-6.8%躍升10個百分點,這樣的表現不僅世人矚目,也讓我們對“中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
省委書記陳豪說:“我們要科學分析形勢、把握發展大勢,堅持用全面、辯証、長遠的眼光看待當前的困難、風險、挑戰,對我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要有清醒認識,對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要有全面認識,對危中有機、化危為機的辯証關系要有深刻體悟,增強戰略自信和必勝勇氣。”
在剛剛結束的省委十屆十次全會上、在雲南省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研討班上,大家圍繞“上半年怎麼看、下半年怎麼干”進行了熱烈討論。
“從發展基礎看,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使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
“從宏觀經濟看,我國在改革開放實踐中,探索建立和不斷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宏觀調控體系和機制,積累了豐富經驗。”
“從發展潛力和動能看,我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強大的生產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擁有1億多市場主體和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各類專業技能的人才,還有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在內的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蘊藏著巨大的創業創新潛能。”
“從財政、金融體系看,我國財政、金融體系抗風險的韌性強,有足夠的政策空間和工具應對疫情沖擊和經濟下行壓力。”
“從體制和制度條件看,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我們完全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
大家一致認為,我國具有保持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的充足條件,這是由我國基本國情、發展基礎、發展階段、發展潛力,以及制度條件、發展戰略、宏觀政策、發展目標等共同決定的,不會因為疫情沖擊而改變。
這,正是雲南推動高質量發展最大的底氣所在,也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最強的信心來源。
堅定“千磨萬擊還堅勁”的必勝信心
“危”和“機”常常是同生並存,在波詭雲譎的風險與不確定性之中,往往也蘊含著發展的重大機遇。
省長阮成發說:“要堅持大格局大視野,放眼國際國內,准確把握時代背景和重大問題,正確認識和把握雲南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跳出雲南看雲南,加強對比研究,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立足實際把優勢和短板研究透,借鑒先進經驗謀劃發展思路,深入謀劃一批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大工程、大項目。”
疫情當前,百業艱難,但危中有機。
——雲南省一二三產業發展空間巨大,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潛力巨大,基礎設施“雙十”重大工程、“新基建”、重大傳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機構核心能力“雙提升”工程等蘊藏著巨大的投資需求。
當前形勢有“四個興奮點”,副省長王顯剛認為,在工業上,雲南省電力、煙草、礦產資源等經濟數據很亮眼﹔在農業上,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強勁、亮點頻現﹔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上,我們有基礎、有優勢﹔在旅游上,疫情結束后我們必將迎來“井噴”。
——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正是產業迭代升級、面向南亞東南亞構建雲南特色產業鏈供應鏈的窗口期,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是雲南發揮綠色能源優勢、實施綠色發展戰略、推動綠色制造強省建設的機遇期。
“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省政府參事王敏正、省証監局局長林林一致表示,這將有力帶動雲南省工業、農業、金融等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地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
——疫情倒逼消費結構轉型升級和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雙向賦能,為雲南擴大市場需求、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更多發展良機。
今年上半年,雲南省數字經濟等新動能快速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增長57.2%,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個百分點。雲南線上消費強勁,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增長89.9%,農村網絡零售額257.33億元,同比增長18.17%,高於全國10.65個百分點。上半年,雲南居民人均消費支出7727元,同比增長5.1%,高於全國平均(-5.9%)11個百分點,居全國第1位。
科學分析是開展好各項工作的大邏輯。在省委全會的分組討論中,大家圍繞化危為機的討論是最多的,一致認為要科學研判“形”與“勢”,辯証把握“危”與“機”,善於積勢蓄勢謀勢,善於識變求變應變,善於從危機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促進雲南高質量發展。
“要在准確識變中搶抓機遇,堅持用全面、辯証、長遠的眼光看待當前的困難、風險、挑戰,牢牢把握政策機遇期、窗口期,緊緊抓住擴大內需、布局‘新基建’、發展新經濟的機遇,用好用足減稅降費、抗疫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一攬子政策,細化具體工作舉措,爭取更大發展成效。”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州委書記童志雲說,要強化機遇意識,善於危中見機,利用國家政策機遇和市場空檔期加快發展﹔麗江市委書記崔茂虎說,要抓住新機遇、應對新挑戰,健全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高基層公共衛生社會治理能力﹔玉溪市委書記王力表示,將認真落實省委關於加強新型城鎮化、關於構建現代經濟體系和現代產業體系的部署,推動玉溪經濟高質量發展。
“要在科學應變中把握主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以‘六保’促‘六穩’各項任務抓具體,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
副省長董華說,關鍵要穩住經濟基本盤,突出抓好重點產業穩增長,突出抓好重點項目穩投資,突出抓好重點企業強支撐,突出抓好中小微企業保就業,突出抓好新要求下的園區經濟強載體,突出抓好與疫情防控形勢相適應的新基建、新業態、新模式。
“要在主動求變中改革創新,適應新需求新趨勢,聚焦新動能和疫情催生的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保持審慎包容的開放心態,進一步打破體制機制障礙,鼓勵基層探索實踐,進一步激發人民群眾的創新熱情和活力,讓新生事物健康成長,讓發展新動能加速壯大,為應變局開新局涵養底氣、夯實根基。”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雲南省近年來發揮綠色能源優勢、推動綠色制造強省建設著力培育的新動能之一。省統計局局長李燦和建議,“化零為整”著力打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基地,包括依托鋰資源、電池隔膜技術優勢發展電動汽車電池產業、依托光學儀器制造業基礎發展車載攝像頭產業、依托橡膠資源發展高端輪胎產業等。
今年以來,為有效對沖疫情影響,中央在精准滴灌支持實體經濟、企業紓困減負、大幅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增加赤字規模和發行抗疫特別國債等方面出台的政策力度大、覆蓋面廣、及時有效。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採取一系列超常規措施,有力有效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穩住了經濟增長基本盤,保持了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為干部群眾增強了信心。
“今年省委、省政府無論是爭取支持、政策出台、發展要素保障,還是服務協調等都非常實在,而且有用有效。”文山州州長張秀蘭表示,將採取更加有力的舉措,確保完成今年各項目標任務。
全面辯証分析形勢,就能更好地在大局大勢中謀劃發展﹔清醒認識困難挑戰,就有更多機會在大戰大考中贏得主動,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樹牢“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定信念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有信心才有定力。
2015年至2019年,雲南省GDP在全國的位次由第23位躍升至第18位,經濟總量實現歷史性跨越。2020年經歷了一個極不平凡的上半年,在這個關鍵時刻,持續推動雲南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從何而來?
來自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來自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來自於雲南已經形成的跨越式發展良好態勢,來自於當前面臨的歷史性、戰略性、政策性機遇,來自於新時代深化改革開放創新釋放出來的動力活力。
——隨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的扎實推進,雲南不再是邊緣地區和開放“末梢”,而是“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兩大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交匯點,是連接南亞、東南亞的重要大通道,進一步提升開放水平,在更高層次上運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潛力無限。
——隨著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扎實推進,雲南少數民族群眾生活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獲得前所未有的進步,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不斷鞏固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合力守邊固邊興邊的內生動力不斷彰顯。
——隨著“五網”基礎設施建設的扎實推進,雲南山區立體綜合交通網絡四通八達、通訊物聯基本覆蓋,氣候宜人宜居、資源能源富集的優勢進一步凸顯,發展潛力巨大、成長空間廣闊。雲南的綠水青山正在成為巨大優勢,成為各族人民致富的金山銀山。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和中國最美麗省份建設扎實推進,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理念進一步深植雲嶺大地,筑牢國家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的責任意識深入人心,藍天白雲、綠水青山、良田沃土這一雲南發展的核心優勢日益彰顯。
特別是到今年底,雲南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前景可期,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將歷史性地得到解決,老少邊窮、貧困落后的狀況即將成為歷史。“邊疆、民族、山區、美麗”,正成為雲南新的靚麗名片,也是全省干部需要准確把握的新時代省情內涵。
“‘邊疆、民族、山區、美麗’的核心內涵,我認為就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保山市委書記趙德光表示,將把認識掌握省情、市情作為全市干部做好工作的必修課,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謀劃推動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兩步走”戰略安排,可以預見,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是我國新一輪擴大開放、深化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窗口期”,也是雲南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歷史性機遇。
雲南能否繼續保持跨越趕超勢頭,從現在起到2035年至為關鍵。今年上半年,省委出台了一系列謀全局、利長遠的政策措施,特別是即將出台的《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產業發展“雙百”工程實施方案》這兩個前瞻性謀劃構建符合雲南實際、時代特征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文件,正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瞄准未來15年乃至更長時期、為持續推動雲南高質量發展所作出的重大部署。
面對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讓我們增強戰略定力,堅定必勝信心,准確把握省情,以決戰決勝的勇氣做好下半年工作,奮力推動雲南高質量發展。(譚晶純 張寅)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