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雲南迪慶鍋庄舞文化

2020年07月27日19:45  來源:中國網
 
原標題:探尋雲南迪慶鍋庄舞文化

  “鍋庄”是藏族的民間舞蹈。在節日或農閑時跳,男女圍成圓圈,自右而左,邊歌邊舞。“鍋庄”一詞由來已久,是“卓舞”的俗稱。“卓”是藏語的譯音。根據昌都鍋庄的歌詞和民間的傳說來分析,卓舞這個民間古老的舞蹈形式,早在吐蕃時期就存在了。

  鍋庄舞形式多樣、舞姿矯健、動作挺拔,既展舞姿又重情緒表現,舞姿順達自然,優美飄逸,不但體現了藏族人民純朴善良、勤勞勇敢、熱情奔放、驟悍的民族性格,而且有一定的力度和奔跑跳躍變化動作,動作幅度大,具有明顯的體育舞蹈訓練價值和鍛煉價值。不論從表演者的裝飾上,動作節奏上,還是從表演時的舞姿變化上,都能體現出民間體育的風格,鍋庄舞的健身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迪慶藏族自治州,藏語意為“吉祥如意的地方”。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區交界處,迪慶藏族鍋庄舞以德欽縣奔子欄鎮和香格裡拉市沾塘鎮、小中甸鎮的最有代表性。

  奔子欄在待客時以鍋庄歌舞形式表現系列禮儀程序,有“祝福鍋庄”“逐客鍋庄”“贊頌鍋庄”“相會鍋庄”“辭別鍋庄”“挽留鍋庄”“送別鍋庄”“祈福鍋庄”等種類,十分罕見。其曲調分“吆”“卓金”“霞卓”“卓草”四個部分。

  香格裡拉鍋庄分古、新兩種,“擦尼”是古鍋庄,歌詞內容、舞步形式都較古老,具有濃厚的祭祀性質,有專門的動作和歌詞,多為宗教界和老年人喜愛﹔“擦司”是新舞,系隨著不同時代而新編的歌舞。迪慶藏族鍋庄的歌、舞、詞都很豐富,唱詞以三句為一段。凡遇喜慶佳節、新居落成、婚嫁喜事,人們不分男女老幼都要聚集在一起跳個通宵,表示歡慶和祈福。(佚名)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