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禍從口出,往往指說話不謹慎容易惹禍。對領導干部來說,說話謹慎得體不僅是對個人形象的保護,也是為黨和政府的公信力添分加碼。若領導干部動輒信口開河、亂說一氣,勢必會損害黨和政府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不利於黨和人民各項事業向上發展。
當前,少數領導干部依然存在不夠“慎言”的情況,或是對黨和國家的政策妄加猜測、評論,說一些有損於黨的形象、與領導干部崗位不相稱的話﹔或是說話不注意場合時機、不考慮實際,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或是崇尚功利,刻意搜集整理一些“小道消息”並津津樂道,說假話、套話,以此彰顯自己的“能耐”。近日,筆者在鄉鎮調研時發現,一位挂職的領導干部處理群眾訴求時不加以求証,胡亂許諾,對群眾的要求“當面一概答應、過后落實不了”,在群眾中造成不信任,使部分群眾認為政府“說話不算話”,對日后開展工作造成阻礙。
領導干部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指揮官、社會事務的決策者,在某些特定的場合代表著黨和政府的權威,一言一行關乎黨的形象,“管不住嘴”是萬萬要不得的。領導干部無論說話做事都應該要達到維護黨和國家權威、密切黨和人民群眾聯系的目的,要充分考慮說的每一句話可能產生的正面的和負面的影響。在信息化時代,越是敏感的話題,越是攸關群眾利益的內容,越是不符合政策的觀點,就越會呈現“病毒式”的蔓延態勢,甚至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
改掉領導干部“亂說話”的毛病,可以嘗試建立領導干部負面言行提醒制度,出台言行“負面清單”,用負面提醒更直接、更有針對性的約束領導干部的言行。將負面言行記錄與黨員評優評先、選拔任用、職級晉升等挂鉤,造成嚴重影響的,還要追究相關責任。使負面提醒成為工作中一把新的“標尺”,引導領導干部正風肅紀、修身立德,時刻謹記“管住嘴”,更好發揮黨和群眾之間橋梁紐帶的關鍵作用。“會說話”也應當成為領導干部新時代的必修技能。“會說話”不是指迎逢拍馬、阿諛奉承,而是要樹立底線思維,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作風扎實、接地氣,牢記崗位職責,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說話都要經過深思熟慮,不虛言妄語,不說違背黨的宗旨的話,不說傷害群眾感情和利益的話。
能“管住嘴”,體現的不僅僅是個人的能力水平,還關系到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關系到群眾工作的方方面面。各級領導干部都應端正態度,立足工作實際,提高說話的能力。領導干部時刻謹記“管住嘴”,才能實現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長期穩定。(郭桂升)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