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伏”啦!今年“暑伏”為啥又是40天?

2020年07月16日14:52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進伏”啦!今年“暑伏”為啥又是40天?

7月16日,迎來初伏第一天,一年中最熱的“三伏”時節又到了,高溫、高熱、高濕將成為這一時段的常態。

“三伏”也叫“暑伏”,是頭伏(也叫初伏)、中伏(也叫二伏)和末伏(也叫三伏)的總稱。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按照傳統歷法規定,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開始“暑伏”。今年6月21日是夏至,夏至后的第一個庚日是6月26日,第二個庚日是7月6日,第三個庚日是7月16日,從這一天起正式“進伏”。

依據庚日10天重復一次的規律,頭伏和末伏都是10天。然而進入末伏的時間比較特殊,是從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算起。如果第五個庚日出現在立秋前,那麼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就成了夏至后的第六個庚日,中伏也就成了20天。今年夏至后的第五個庚日是8月5日,而立秋是8月7日,因此要等到8月15日即第六個庚日才能進入末伏,所以中伏得延長10天,俗稱“雙中伏”。這樣算來,今年的“暑伏”總計40天。

記者了解到,由於“干支紀日”排列次序的原因,40天的“暑伏”近年連續出現。統計顯示,從2015年至2024年這十年間,“暑伏”都是40天。

羅澍偉表示,“伏”有“藏”的意思,此時節應“少動多靜”“戒躁戒怒”,自我調適,放鬆身心。如果外出,一定要採取防晒措施,隨身帶些清涼油、藿香正氣水之類的防暑藥品﹔注意及時補水,不要等到口渴時再喝﹔平時多吃些清涼解暑的食品,如西瓜、蓮子、苦瓜等。(周潤健)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