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子笑”荔枝讓農戶笑起來

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科技助力屏邊縣特色產業發展

2020年07月14日15:02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枇杷新品種示范園啟動建設 供圖

為加強科技支撐,助力雲南省屏邊縣把特色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富民產業,近期,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保山綜合試驗站、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熱帶水果研究團隊堅持市場導向、問題導向,聚焦選用好品種、推廣好技術、引薦好企業、建立好機制、講述好故事、樹立好品牌的“六好”目標,開展荔枝、龍眼、枇杷等熱帶水果全產業鏈技術服務,為屏邊縣發展熱帶水果產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展示優良品種,提高良種覆蓋率。為改變屏邊縣熱帶水果品種單一、產量低、品質差、效益低等不利局面,研究團隊為屏邊縣引進了體系選育的“井崗紅糯”“冰荔”“紅繡球”等優質荔枝品種15個,“翠香”“醉香”“冬香”“秋香”“醇香”等優質龍眼品種6個,“白雪早”“三月白”“香妃”等優質枇杷品種12個在當地進行試驗,推廣優良品種,提高良種覆蓋率,延長鮮果供應期,增強抗風險能力。

專家現場示范枇杷種植 供圖

該團隊依托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人才、科技等優勢,邀請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的崗站專家,共6批34人次深入屏邊縣開展科技服務,從荔枝、龍眼和枇杷等特色產業的規劃、品種、技術、培訓等關鍵環節進行全方位科技指導服務。

為實現熱帶水果產業的持續發展,夯實當地人才基礎,僅2020年上半年,該團隊到屏邊縣進行水果培訓7次,培訓的農技人員、產業發展帶頭人和種植戶300余人次,培訓推廣多種技術,實現了荔枝技術人才的本土化,促進了荔枝種植技術水平的提升。

自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將地處石漠化地區的屏邊苗族自治縣列為產業精准扶貧示范縣以來,通過體系的技術支撐,屏邊縣荔枝種植面積從2013年不足8000畝,發展到2019年的6.7萬畝,投產面積1.4萬畝,產量3000噸,產值6000萬元,2019年1500戶貧困戶通過種植荔枝實現產業脫貧。灣塘鄉沿溪村家家種荔枝,舊貌換新顏,五家村通過種植荔枝富起來的鄉親們騎上了“荔枝摩托”,開上了“荔枝車”。玉屏鎮卡口村村民羅福文種植的6畝妃子笑荔枝2018年有2畝挂果,產量500公斤左右,收入1萬元,2019年產量約3噸,收入達到5萬余元﹔灣塘鄉阿卡村村民褚林,以前種植13畝玉米,年收入僅4000余元,2014年種植妃子笑荔枝15畝,2019年開始投產,產量1噸,收入2萬元,2020年預計產量2噸,收入可達3.2萬元,2021年產量將突破8噸。通過發展荔枝產業,屏邊縣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實現了脫貧致富。(徐興才 羅心平)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