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新生事物健康成長,壯大發展新動能

2020年07月14日09:2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讓新生事物健康成長,壯大發展新動能

【光明論壇】

日前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強調:“對待新事物新做法,要加強鼓勵和引導,讓新生事物健康成長,讓發展新動能加速壯大。”字裡行間反映的是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凸顯的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執政品格,彰顯的是開放包容、改革創新的價值追求。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與舊事物相比,新生事物之新,體現在契合事物發展客觀規律上,體現在順應歷史前進趨勢上,體現在具有蓬勃旺盛的生機活力上。新生事物是“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是“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是“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新生事物既脫胎來源於舊事物,又換骨超越於舊事物,隻有把握好否定與肯定、繼承與創新、破局與開篇的關系,才能確保“后浪”激情澎湃地涌向遠方。

人民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新生事物發育成長植根於群眾偉大實踐。從為基層治理提供典型示范的“楓橋經驗”,到揭開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序幕的小崗村的紅手印,從打破農村傳統經濟格局的鄉鎮企業到開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路的安吉新樣本,從逐漸嵌入人們生產生活的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再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廣泛應用的雲辦公、直播帶貨、無接觸商業……無論是建設、改革時期,還是進入新時代,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發展、壯大,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實踐。

在看到植根於人民創造的新生事物為社會發展帶來新氣象、注入新動力的同時,也應看到嫩芽破土時,大都是稚嫩的,需要精心呵護。新生事物的成長同樣如此,存在一個從幼稚多變到成熟穩定、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的過程,需要適宜其發育生長的環境土壤。

新生事物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改革這個驅動器。中國之所以每天能誕生成千上萬個市場主體,很大程度在於“放管服”改革的有力推進。在成長之路上,新生事物必然要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沖破固有體制機制的羈絆、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的制約。而這就需要用好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

新生事物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法治這個“導航儀”。允許什麼、禁止什麼,權利如何明晰、責任如何厘定,是“法無禁止即可為”還是“法無授權不可為”……在法治時代,新生事物必須在法治的框架下發展。以正處風口中的直播經濟為例,一些直播平台呈“野蠻生長”之勢,不僅污染了行業發展生態,也沖擊著法律與道德底線。草不鋤則田荒,依法治理、依法管理、依法規范,諸如直播經濟之類的新生事物才會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新生事物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文化這個“涵養池”。是扶一把還是踩一腳?是大潑冷水還是雪中送炭?是冷眼旁觀還是鳴鑼開道?社會所持態度往往決定著新生事物的發展未來。隻有在全社會營造鼓勵創新、鼓勵創造的文化氛圍,新生事物的成長才會更有自信底氣、更加靈動自如。這就要求我們對新生事物既要審慎更要包容,對一些新生事物難以做出評判結論,看不清未來的發展走向和利弊時,不妨先“放一放”,或者允許“試一試”﹔要保持包容開放的心態,去接受新生事物一時的“不完滿性”。

風物長宜放眼量。當前,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即將實現,我們將乘勢而上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在新的歷史征程中,同樣需要新生事物為社會發展進步注入不竭動力。加大改革驅動、強化法治規范,包容創新,讓新生事物健康成長,讓發展新動能加速壯大。 (作者:許慶光,系媒體評論員)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