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寧洱:農村生活城市化 美麗鄉村人人夸

2020年07月10日16:14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干淨整潔的村庄道路(供圖)

鄉村之美不僅是青山綠水外延之美,更是讓鄉村未來充滿魅力、吸引力和助推力的鄉風文明內涵之美。在距離普洱市寧洱縣42公裡處,有這樣一個小村寨,干淨的村間小道、黑灰相間的磚瓦,遠遠望去,錯落有秩的房屋坐落在群山之間,草木蔥蘢,宛若畫境。

這就是雲南省寧洱縣勐先鎮上寺村扎牛田小組,一個有了現代思維但又略顯古板的村庄,一個人煙不多但朝氣十足的村落,一個從臟亂差的小村寨變身而來的新風拂面、文明蕩漾的小小村寨。

“我們寨子原來也不是這樣的。”70多歲的老組長段世德說,那時的扎牛田,豬糞雞屎撒滿路,柴火亂堆、垃圾亂倒,風一吹,陣陣臭味上飄,熏得人捂著鼻子都能聞到味道。

村民在院裡澆水(供圖)

段世德介紹,從2015年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來,村裡就不斷召開會議,對政策進行宣傳,同時要求家家戶戶先從自己家裡開始進行整治,對於公共環境,要求每周一家出一人進行兩次清掃。

“我們雖然地處偏僻的山區,但生活是自己過的,環境干淨整潔了,自己住著也舒服。”段世德說,現在隨便走進一戶村民家,都是干干淨淨、整整齊齊的,要是誰家院裡院外不干淨,主人都不好意思出門。

人居環境整治給村民的居住環境帶來巨大變化,但一時美麗容易,長久干淨難。怎麼辦?為此,組上制定村規民約,將持續提升人居環境作為村規民約中的重要條款,對人畜分離、廚衛入戶、組內道路衛生進行約束。

“村民衛生意識提高了,大家心甘情願自覺維護寨子裡的美麗環境,不僅每天自覺清理房前屋后的環境衛生,就連道路上、田地裡遇到的垃圾都會自覺清理。”段世德說,現如今的扎牛田,家家戶戶窗明幾淨,光亮的地板讓你隨時可席地而坐。

此外,家家戶戶都建了衛生廁所,洗澡也用上了熱水器。進屋脫鞋,入廁沖水,庭院種花,這些城裡人的習慣,在扎牛田成了普遍現象。“老百姓下地干活回來,先換上干淨的拖鞋,再做飯、休息,搞得這麼干淨,真的可以和昆明城裡人相媲美!”從省城下來挂職的李佳琨感嘆地說。

“扎牛田一家有事家家幫,家家戶戶講衛生愛清潔重孝道,這些好家風好民風好寨風我們都是要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老組長段世德說,結合村情民意,扎牛田小組修改完善了《村規民約》,圍繞鄉風文明、遵紀守法、環境提升、助力脫貧等方面,注重從思想、行為上引導村民,發揮道德教化、行為規范的約束力,引導村民按照規定辦事。與此同時,村裡借助紅白理事會,引導村民革陋習、講文明、樹新風,轉變思想觀念,讓文明習慣入腦入心。

干淨整潔的灶台(供圖)

“顏值”好、“氣質”佳的扎牛田小組,2016年被寧洱縣委、縣人民政府評為縣級文明村,扎牛田人自力更生、勤儉持家、尊老愛幼、鄰裡和睦的精氣神也在勐先鎮各村組中推廣開來。

為不斷提升脫貧攻堅質量,夯實鄉村振興基礎,今年,寧洱縣進一步細化“基層黨建、產業發展、宜居鄉村、鄉風文明”四個方面工作任務,創建“四面流動紅旗”工作機制,按照“鄉(鎮)分類申報、縣級復核、授予流動紅旗”的程序,以“季度+年終”相結合的方式,每季度爭創1次、每年度總評1次“紅旗村”“紅旗鄉(鎮)”。各鄉(鎮)嚴格按照“四面流動紅旗”評分標准,每季度進行“紅旗村”“紅旗鄉(鎮)”申報。縣級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進行抽查復核后,上報縣委常委會審定授予“流動紅旗”,在廣袤的寧洱大地上掀起了一股示范帶動,比學趕超新風潮,為全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奮力譜寫寧洱縣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篇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近年來,寧洱縣把鄉風文明建設作為助力脫貧攻堅加油站,整合各種資源,創新方式方法,在全縣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99個,通過陣地建設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廖翌含)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