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北京進入了汛期,而排水是防汛的主要措施之一。位於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有著優秀的排水系統。游客去故宮參觀,會注意到很多宮殿建筑的室外台基欄板端部有龍頭造型的排水設施,其雙角后張,唇部上揚,眼如銅鈴,有震懾之感。有人認為這是螭首,其實不然。東漢時期的《說文解字》卷十三上載有“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從虫,離聲,或無角曰螭”,由此可知,“螭”是沒有角的龍。
這種排水神獸實為蚣蝮,屬於古代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一。明代文學家楊慎所著的《升庵集》之卷八十一“龍生九子”部分,載有“六曰蚣蝮,性好水,故立於橋柱”,即“龍生九子”之老六為蚣蝮,這種龍好水,一般立於石橋、石柱附近。另明朝進士陳耀文所著《正楊》之卷四的相關記載為“六曰虫八虫夏,性好水,故立於橋柱”。由此可知,“虫八虫夏”即為蚣蝮。古人認為,暴雨時節,洪水泛濫時,蚣蝮便將水吸入自己腹中,並及時排出,以消除水患。營建紫禁城的古代工匠巧妙地把蚣蝮形象運用到了台基排水系統中,使之發揮作用。
蚣蝮的排水設計具有科學性。首先,蚣蝮所處的高程(某點沿鉛垂線方向到絕對基面的距離)有利於排水。蚣蝮位於台基望柱(望柱是指欄板之間的立柱)的底部,其嘴部的出水口是整個台基地面的最低點。古代工匠在鋪墁台基地面時,會考慮排水需要,將地面鋪墁成不易察覺的微小坡度,使得地面離建筑越遠,其高程越低。在望柱底部,古代工匠會安裝蚣蝮,使其僅露出頭部,尾部作為進水口,嘴部作為出水口,且在整個台基的高程最低。這樣一來,雨水很快就會匯集到蚣蝮造型位置,並從蚣蝮尾部匯入,從嘴部排出。其次,蚣蝮的“肚子”有利於臨時存水。台基地面的雨水,通常流向欄板底部位置,並匯入蚣蝮尾部的進水口。而在暴雨時期,雨水量較大,匯集在欄板底部位置的雨水較多,若存積時間過長,則雨水有可能滲入欄板與地面的接縫中,使得其中的土體鬆動,造成安全隱患。蚣蝮內部有較大的空間,有利於欄板底部的雨水迅速匯入進水口,避免了雨水在欄板位置的積存。再次,蚣蝮突出台基外的造型可以保護台基。若蚣蝮的排水口與台基側壁相齊,那麼雨水就會沿著台基側壁往下流向地面,不僅會污染台基側壁的須彌座石,而且會造成側壁滲水的安全隱患。古代工匠將蚣蝮造型凸出在台基側壁以外若干尺寸,可以使得雨水向前排出,避免了上述隱患的發生,且形成良好的排水效果。以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3層台基上的1142個蚣蝮為例,在雨季時節,這些排水獸造型不僅能發揮有效排水功能,而且還形成了“千龍吐水”的奇觀。
蚣蝮的運用體現了我國古代優秀的建筑藝術。從造型來看,蚣蝮屬於“龍生九子”之一,其外觀與紫禁城其它龍既有相似之處,又有一定區別,使得紫禁城古建筑的圖案和紋飾豐富化及多樣化。從雕刻技法來看,蚣蝮的龍角、龍眼、龍須、龍嘴等部位紋路清晰,凸凹有致,給人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之感,反映了我國古代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藝。從運用手法來看,蚣蝮被安裝在望柱底部,不僅可有效發揮排水功能,而且可以巧妙地反映出皇家宮殿建筑特有的形象,並與周邊建筑環境完美融合。從裝飾效果來看,蚣蝮在台基端部的分布齊整有序,並凸出於台基側壁,不僅表現出凸凹勻稱之美,而且使得整座台基更加壯觀,整體上給人以威嚴和震懾感,達到了實用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
蚣蝮還反映了我國古代的鎮物文化。所謂鎮物,就是古人認為的辟邪物,所辟克的對象多為鬼祟、妖邪、敵害等。古人希望利用鎮物來抵御各種潛在的災禍。蚣蝮就是古人認為的鎮水獸之一。蚣蝮屬於龍,而古人認為龍為古代四靈(龍、鳳、龜、麟)之首,能夠上天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蚣蝮在形象上為古人心中想象的神獸,具有神秘感和震懾感,可以鎮住水怪,防止其產生水患﹔在功能上可以吸水、吐水,及時將台基面層的雨水排向地面,避免古建筑台基遭受水淹破壞。這種鎮物文化是我國傳統民俗文化的組成部分,有助於我們了解古代社會文化和歷史。
綜上所述,紫禁城台基端部的排水神獸——蚣蝮,集科學性、藝術性、文化性於一體,對於我們解讀紫禁城建筑文化、建筑歷史及古代建筑科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周 乾 作者系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