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雲南省龍陵縣龍新鄉不斷探索冷涼山區產業發展之路,目前已基本形成以肉牛、安吉白茶、中草藥、甜櫻桃等特色產業種養結合之路,為鞏固該鄉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圈裡舍外:“農民抱團+肉牛養殖”
龍新鄉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黨總支+大戶+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充分整合資源,動員廣大農戶尤其黨員大戶積極發展肉牛養殖產業,並加入到龍新鄉成立的龍陵縣雙龍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截至2020年3月底,已落實有意向養殖能繁母牛養殖戶805戶1941頭(其中卡戶557戶,1203頭﹔一般戶248戶,738頭)。在龍新鄉繞廊社區余朝省、勐冒社區徐正勇等一些農村黨員致富能手帶動下,龍新鄉涌現出一批養殖大戶,全鄉肉牛養殖規模化程度得到較大提升。
田間地頭:“訂單農業+珍稀白茶”
安吉白茶富含人體易吸收的茶氨基酸等有益的稀有元素,具有極大的市場價值。龍新鄉是白茶生長的理想之地。當地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農戶與新型經營主體通過股份合作、訂單幫扶、產業基地帶動等利益聯結方式,與公司簽訂初制所茶葉產品收購合同,按照雙方合同約定標准以不低於市場價訂單式收購鮮葉,由公司對茶葉產品進行集中精加工銷售,帶動農戶增收。目前龍新鄉安吉白茶種植面積達1300畝,實現產值80.5萬元,帶動農戶448戶1891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00戶397人,戶均增收1700余元。
山邊水尾:“黨建引領+中草藥種植”
菜子地村位於大雪山和小黑山之間,毗鄰茄子山水庫,屬於“兩山一窪臨水庫”的典型冷涼山區氣候。為打破龍新鄉菜子地村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群眾增收致富困難的窘境,菜子地村黨總支與中草藥公司簽訂收購協議,以“黨總支+公司+合作社+農戶”的一條龍模式,發展壯大以香白芷、廣木香、紫丹參、紋黨參、續斷、山葵、重樓等藥材為要的中草藥種植產業。目前,僅中草藥一項就可為菜子地村村級集體經濟增收2萬元,且群眾種植中草藥的收入比種植傳統農作物的收入多將近一倍,全村共有83戶建檔立卡戶主動種植中草藥,佔全村建檔立卡戶的61.94%﹔菜子地村年均種植中草藥500余畝,年均實現產值100余萬元。
房前屋后:“休閑農業+鄉村旅游”
龍新鄉年平均氣溫13.3℃,平均海拔1835米,大部分冷涼山區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所以這裡盛產的櫻桃又甜又好。目前,龍新鄉共種植甜櫻桃500余棵,每年4至6月,都會有大批的縣內外游客到龍新採摘櫻桃。龍新社區建檔立卡戶何恩華家中種植櫻桃1畝25棵,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來採摘,年均有6000元的收入,是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近年來,龍新鄉以全域旅游為契機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游客在採摘櫻桃之余還會到附近的農家樂品嘗水庫魚、羊肚菌、佛手瓜根等特色美食,到蚌渺湖草甸戶外運動和野外露營更成為最新“網紅打卡點”,有效推動了龍新鄉村旅游的持續發展。(楊文華 尹銘亞)
![]() | ![]() |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