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龍陵“送教下鄉”助力農民增收

2020年01月10日14:46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攝影:雷 華
攝影:雷 華

“咱有了技術,致富路子多啦,不再受窮了!”新年伊始,大山深處的雲南省龍陵縣碧寨鄉梨樹坪社區金田寨村民普正昌剛剛賣了兩頭西門塔爾牛犢,掙了1.5萬多元,想到家裡養殖了3頭西門塔爾能繁母牛,普正昌滿臉的喜悅溢於言表。這一切,得益於2019年龍陵縣實施的圍繞支柱產業“送教下鄉”活動,讓村民們嘗到了學科技用科技的甜頭。

2019年,龍陵縣從涉農部門抽出科技骨干,由縣農廣校、益民職業培訓學校牽頭,組織講師團送教下鄉,以鄉、村農技校為陣地,集中授課與“掌上課堂”相結合,進村入戶與實地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將技術培訓班辦到田間地頭、農家小院。針對村民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讓群眾“點菜”,技術員“下廚”,群眾想聽啥專家就講啥,當場“把脈”,現場“開方”,變“轉播”為“直播”,變“派餐”為“點餐”,變“填鴨”為“交流”,面對面地向廣大農民傳技授藝,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深受農民歡迎。

梨樹坪社區村民閆洪枝是當地的蔬菜種植大戶,以前,他總認為種菜都是老一套,沒啥多深的學問,沒必要專門參加培訓。“聽了講師團專家講的課后我才知道,自己以前搞地膜種植掙錢較少是自己的技術不行,種菜還真有大學問。參加培訓后,種植了7畝無筋豆,畝均產值1.2萬元,畝均增收3000多元呢。”

據梨樹坪社區總支書記郭長生介紹,去年全社區無筋豆種植面積達600多畝,200多戶種豆戶參加了技術培訓,學到了“真經”,畝均產值達1萬余元,比過去畝均增加了2500多元。

“送教下鄉”不僅富了一批人,而且造就了一大批致富帶頭人。勐糯鎮海頭社區村民邱廣彩是受益者,“去年種的無筋豆總收入6萬元,而且是攥著‘訂單’種植,有龍頭公司包收購,我們寨子30多戶村民家家種植無筋豆,戶戶發豆財。”邱廣彩告訴筆者,“有了技術,不愁掙不到鈔票!咱打心眼裡感激講師團的專家,不但教咱種菜技術,還教咱水果種植技術,我家種的4畝早熟芒果長勢好,明年就挂果了,2畝火龍果去年收入2萬多元哩。”

“做石斛楓斗形狀要緊密均勻、光滑圓潤、兩圈半,干燥適度……”龍山鎮核桃坪村委大院裡,百余村民正在聽縣益民職業培訓學校老師陳賽昌講授石斛楓斗加工技術,學員面前擺放著電烤爐(火盆)、篾篩和石斛鮮條,邊聽課邊實作。

龍陵縣石斛種植面積已達900萬平方米,2019年實現農業產值5.1億元。近幾年來,該縣依托石斛產業,採取“農民‘點菜’、政府買單、職能部門‘下廚’、技能中介帶動”的方式,對農民進行石斛種植、石斛楓斗加工技術培訓,共舉辦培訓班500余場次,培訓農民3.1萬人次,獲証率達99.5%,擁有石斛種植和石斛楓斗加工“雙料”証書的有2.4萬余人,其中有3000余名持有石斛楓斗加工資質証的新農人懷揣技術走天下,到廣東、浙江及省內的德宏、臨滄、西雙版納等州市傳授技術,年人均收入6萬元以。(雷 華)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