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乡村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2021年06月16日16:38  
 

端午假日期间,临沧共接待游客15.33万人次,同比增长33.58 %, 实现旅游收入7587.36万元,同比增长28.44 %。其中,过夜游客71065人次,一日游游客82281人次;进出辖区自驾车(小型车)通行量为47379辆次,同比增30.9 %,铁路旅客量为30256人次。

抓实抓细,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务实有效。节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相关工作要求,全市文化旅游系统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文物安全、景区安全、疫情防控、文明旅游、30天无理由退货等工作作进一步安排部署。29个A级景区实施“限量、预约、错峰”管理;影剧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KTV、网吧严格按照相关疫情防控要求,有序推进开放管理和疫情防控工作。镇康、耿马、沧源3县暂停群众性、营业性、对外交流演出等大型活动。节日期间,全市文化旅游系统抽调了9个明察暗访组对辖区内公共文化场所、景区景点、文物保护单位、歌舞娱乐场所、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文物安全等专项检查100多场次,确保节假日工作平稳有序。

多措并举,宣传营销成效显著。围绕“大美临沧,美在乡间;花开四季,香飘八方”的临沧乡村旅游品牌定位,转变传统旅游营销模式,加大宣传投入力度,利用现代媒体影响力创新营销模式,积极拓展客源市场,炒热临沧旅游话题。以感受“临沧乡村之美”“探秘世界佤乡”“古道打卡”“茶山寻根之旅”等作为临沧乡村旅游对外宣传营销新卖点,持续在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中新网、中国网、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紫荆网、云南网及“一部手机游云南”App、抖音、今日头条、旅游微博、微信公众号等30多家新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强力宣传推介临沧乡村旅游美文、攻略、线路、美食等100多篇(条),吸引更多旅客到临沧观光旅游。

形式多样,端午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各县(区)深挖端午习俗的丰富内涵,纷纷推出系列主题活动,“端午”“祈福”“展演”“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成为热搜词语。澜沧江百里长湖、云县昔宜休闲垂钓、幸福温泉水上乐园、博尚碗窑制陶以及冰岛昔归滇红的采茶制茶、金湾半山酒店森林温泉SPA、鲁史古镇古道打卡、秘境谷森林小镇亲子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颇受市民游客欢迎。市文化旅游局、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博物馆、非遗中心联合举办《红色故事绘——连环画里的中国共产党100年》主题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革命刺绣藏品”展、“丹青遗韵”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瓷韵今声”文化创意产品推介展、《历史见证辉煌图片展》《民间收藏家私人藏品展》等主题展览,发放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精品线路,30天无理由退货等宣传资料10万多份,文明旅游倡议书2万多册。同时,还组织沧源佤族自治县文艺团队,在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期间,赴上海开展“云南临沧文化活动周”佤族风情歌舞展演12场次,吸引众多国内游客驻足观看,让临沧和上海市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端午佳节。

市场活跃,乡村旅游热度攀升。随着临沧“两路”开通,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端午假期,临沧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到处车水马龙,市民游客趁着假期亲近自然、踏青赏花,品农家美食,采摘时鲜果蔬,乡村旅游热度不断攀升。南美、中山、腾龙、那京、景亢、来冷红、小新寨、幸福、昔宜、鲁史、古墨等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处处人潮涌动,特色农家餐饮家家欢声笑语。

端午假期,全市文化旅游市场安全、平稳、有序运行,未接到文化旅游投诉,未发生文化旅游安全生产事故。(刘东祥 鲁艺华)

来源:临沧日报

(责编:木胜玉、徐前)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