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临翔区跑出人才助力发展加速度

2021年03月02日14:41  
 

2020年以来,临沧市临翔区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先要抓人才”的理念,把人才工作置于优先发展战略来抓,坚持服务链、流动链、技术链、创新链“四链”并举,跑出人才助力发展加速度。

做实人才服务链,培养人才活水源。健全组织体系、政策体系、责任体系、考评体系,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2020年人才工作要点和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推进人才评价和人才发展机制改革,推进成员单位月报告、年述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人才工作格局。从引进、管理、关爱、经费4方面入手,区委主要领导“走出去”引进人才、带头联系46名专家、走访慰问45名援临干部人才,定期听取有关意见建议,并每年安排190万元保障华中科技大学临翔创新研究院日常办公及援临退休名师生活补助,安排27套住房保障援临人才住宿需求,全方位给予人才支持。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加强援临干部人才党建工作,成立华翔党支部、申翔党支部,定期与各类党组织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增进党组织凝聚力。

做活人才流动链,提升人才新动能。提升人才向基层流动的组织化程度,对156名农村优秀回引对象“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带,36名被选进村“两委”班子;招聘99名大学生进入社区工作者队伍,17名被选进村“两委”班子;实施退役军人能力素质提升工程,组织退役军人到区直部门、事业站所等进行短期历练,并给予每月1700元生活补助。建立抓价值观、课堂教学、导师帮带、“五个一”培养的新录用公务员调训工作机制,组织公务员和事业人员到区直部门轮流跟班训练,组织医务人员、骨干教师、专技人才到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培训学习,并实施人才培养“百人计划”,5年内至少培养100名医疗专业人才。推行“上挂下派”,选派10名优秀干部到上级部门、发达地区挂职锻炼,220名优秀干部到基层一线、重大项目等实岗锻炼。聚焦实践实操,组织4名干部人才到缅甸相关企业或机构进行为期6个月的学习锻炼,选派14名企业家和管理人员到知名企业挂职锻炼。

做强人才技术链,延伸人才附加值。深化教育卫生、农业农村等领域的人才交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由符合条件的国家级大师、技能大师等领衔组建6个名师工作室。推进1个名师工作室结对帮带3名本土优秀人才师带徒结对培养模式,组织开展技术教学、技艺切磋、文化研讨、驻村指导等名师教学课程,组织参与国际柴烧创作营、技术交流研讨会等重点项目及重点活动。支持工作室组建团队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为热爱技能技术的各类人才传道授业解惑,成功打造了炼玉陶瓷庄园、中山竹艺馆等技能人才孵化基地,同步建立了社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以大规模“本地训”的方式,共培训263期11000余人次。

做优人才创新链,提升人才竞争力。打造覆盖医疗卫生、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等领域的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科研工作站和1个华中科技大学创新研究院;打造“党建+群建+双创+青年”青年创业园,入驻初创企业78家,入驻创业青年355人;打造电子商务创业街,建立乡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行政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开展大学生就业实习及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等。柔性引进朱有勇院士、李小云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及团队,践行“两山论”理念,开展“林下有机三七种植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园”“萝卜山小农户驱动型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牵头研制了世界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吨普洱熟茶固体发酵罐和推进建设“云雾培”试点种植园区,实现蚂蚁堆茶厂规模化生产和无土栽培技术的推广。近百名区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到华中科技大学进修,带回新技术新业务40余项,新建成眼耳鼻喉专科、肿瘤中心等特色学科;崇明区教育局管理团队托管大文中学、华中科技大学专家团队定点帮扶区一中,孵化培养优秀教师队伍和人才生力军。“人才红利”逐渐凸显,教育、医疗、卫生、脱贫攻坚等社会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周露)

来源:临沧日报

(责编:木胜玉、徐前)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