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云南楚雄

金沙江畔“立体大果园”的脱贫致富之变

2022年09月01日15:17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姜驿乡这些年发生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被问起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姜驿乡十年的变化,姜驿乡70多岁的村民刘林说。

“干旱缺水、交通不便、贫困落后”是姜驿乡曾经的形象。十年来,姜驿乡党委牢牢把握脱贫攻坚扶持政策,团结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凝聚各方合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奋力书写美丽姜驿新篇章。

“姜驿一面坡,路远难爬坡,望见金沙江水,口渴不能喝”,这是脱贫攻坚前姜驿乡贫困群众的真实生活写照。干旱缺水是制约姜驿乡产业发展的瓶颈。姜驿乡党委、乡政府积极实施了一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破解了干旱问题。2016年,省、州、县三级投资5013万元,实施姜驿乡金沙江光伏提水项目,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把海拔950多米的金沙江水提到海拔1960多米的姜驿乡白塔山水厂,通过净化处理再分流到全乡的各家各户,解决了当地群众饮水难题,彻底改变了姜驿人民世世代代喝水靠人背马驮的艰辛历史。

“这是我家以前储水的‘神器’,以前吃水要到10多公里远的山箐里,人背骡子驮运回家里储存起来,半天拉一趟水还是浑浊的,要倒入桶里沉淀后才能用,太费时费力了。如今,水龙头一拧,清澈的自来水就流出来了,洗菜、煮饭、喂牛这些都不用担心了。水质好,价格也不贵。以前想都没想到能喝上金沙江水。”村民杨再斌顺势拧开水龙头高兴地说。金沙江抗旱应急提水及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姜驿乡6个村委会11590人和3140头大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改善农田灌溉面积4429亩,更为全乡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

姜驿乡最高海拔2398米,最低海拔898米,立体气候明显。过去,当地群众主要靠栽种烤烟、苞谷、水稻增加收入,但一些地方由于干旱缺水,传统作物无法栽种,土地只能撂荒。这十年来,姜驿乡按照“乡有特色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产业”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立体气候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以规模连片示范、大户带头种植的方式持续巩固发展“八万五千”工程(万亩蜜桃、万亩花椒、万亩核桃、万亩青豌豆、万亩高产玉米、万头猪、万只羊、万只鸡,千亩红梨、千亩其他特色林果、千亩烤烟、千头牛、千人搬迁),全乡逐步形成了金沙江畔“立体大果园”,林果产业逐渐成为全乡群众脱贫致富持续增收的“绿色银行”。

“我们村除了种植烤烟外,还种植4000多亩红梨、樱桃、蜜桃、核桃、甜杏。这几年举办蜜桃节打出了名气,一些农户单卖蜜桃就可以收入一万多元,对于经济林果的种植很有信心,村子变化也很大。”水平石村委会阿拉益村村民小组长刘海军介绍。

姜驿乡紧紧围绕“整治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这个主题,广大党员干部示范带头,积极发动乡、村、组三级干部、志愿者和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多轮志愿服务活动,清理房前屋后“五堆十乱”,实施绿化美化行动,积极开展植树造林,争创“美丽乡村”,常态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跟踪问效,营造了路路畅通、户户整洁、人人清爽的人居环境。(李颖、杨格)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