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协会入驻 助推西山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2021年03月21日10:57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近日,云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协会在昆明市西山区春雨937工业文化创意园举行了入驻揭牌仪式。“协会的入驻为西山区非遗文化和产业化落地提供了发展方向和建设性思路。”昆明市西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夏芳说,希望协会发挥资源和人才优势,促进更多非遗文化企业入驻,助推西山区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据了解,云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协会于2006年4月在昆明成立,该协会由作家、艺术家、学者、政府部门人士、企业家、教育工作者和宗教界人士等组成,是云南省的一家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在成立的15年间,协会在云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习、开发与利用、传播与传承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春雨937工业文化创意园前身为昆明冶炼厂,该厂始建于1937年,位于西山区春雨路西段,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该片区厂房不断外迁,这段工业文化历史正逐渐面临着被遗忘和消失的局面。为保护这份独特的工业文化遗产,云南某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在保留完整的老建筑、老厂房基础上进行修缮加固,通过文化创意包装及科学合理的业态规划布局,打造成了具有云南工业历史,民族特色,创意科技,休闲娱乐,康体文化,幸福产业为一体的工业文化街区,也是西山区首个以工业遗产为主题的文创街区。

夏芳在致辞中说,近年来,立足西山特色与优势,以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654”工程为抓手,集聚文化创意产业要素资源,西山区重点发展大文创、大健康、大旅游的思路,大力实施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工程,着力构建大文创产业发展格局,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壮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云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协会会长刘子源表示,协会入驻春雨937园区后,除目前已落户园区的正本考培基地、木雕、掐丝彩陶、皮雕、自由书写等协会会员项目外,还将引进更多非遗传承人和项目入驻园区,依托春雨937现有的规划,扶持和帮助更多的会员企业实现非遗产业化进程,立足西山辐射全省,以非遗为核心,打造融教育培训、旅游研学、科技创新、版权服务等于一体的非遗产业孵化平台。(李冰洁 付蕊宁 西山区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